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一、填空题1.(2023五上·玉环期末)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 和 信息。这些信息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 系统来完成。2.(2023五上·玉环期末)制作简易水钟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 和 来控制水流速度。3.(2023五上·玉环期末)我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与 的作用有关,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与 的作用有关。4.(2023五上·玉环期末)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和 会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 是根据日影的方向变化制成的计时器,而 是根据日影的长度变化制成的工具。5.(2023五上·玉环期末)雨后天空出现红、橙、黄、绿、 、 、 七色彩虹,这是阳光透过水珠发生 的原因。二、判断题6.(2023五上·玉环期末)猫在黑夜中能抓住老鼠,是因为它不需要光也能看见物体。( )7.(2023五上·玉环期末)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8.(2023五上·玉环期末)人体的心脏一般在胸腔的正中间位置。( )9.(2023五上·玉环期末)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 )10.(2023五上·玉环期末)机械摆钟比石英钟更加精确。( )11.(2023五上·玉环期末)完成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时,番茄酱模拟的是地壳。( )12.(2023五上·玉环期末)水钟计时是利用了滴水的等时性原理。( )13.(2023五上·玉环期末)摆锤从一边摆到另一边算摆动一次。( )14.(2023五上·玉环期末)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红、绿、蓝三色光可以合成白光。( )15.(2023五上·玉环期末)河流会侵蚀土地,但是不会侵蚀岩石。( )三、选择题16.(2023五上·玉环期末)当我们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应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光的折射原理 C.光的反射原理17.(2023五上·玉环期末) 下列物体中,( )一定是光源。A.月亮 B.太阳 C.日光灯18.(2023五上·玉环期末)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凹岸的形成是由于( )。A.水流的侵蚀作用 B.水流的沉积作用 C.地震的作用19.(2023五上·玉环期末)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 )形成的。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20.(2023五上·玉环期末)“人体负责感知外界刺激的是( )。A.脑神经 B.感觉神经 C.运动神经21.(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的( ) 属于沉积岩。A.大理岩 B.页岩 C.板岩22.(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对地形变化没有影响B.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C.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23.(2023五上·玉环期末)从右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B.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地势西高东低24.(2023五上·玉环期末)在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模拟实验中,判断土地被侵蚀程度的依据是( )。A.有无植被 B.土地的坡度 C.径流的浑浊度25.(2023五上·玉环期末)如右图,自制的受水型水钟的刻度是( )。A.上疏下密 B.上密下疏 C.上下均匀26.(2023五上·玉环期末)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是( )。A.食物中的营养 B.人的呼吸 C.心脏的收缩和舒张27.(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B.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C.火山喷发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有关。28.(2023五上·玉环期末)光在纯净水中是以( )传播的。A.直线 B.折线 C.波浪线29.(2023五上·玉环期末)古人燃香计时,主要是因为( )。A.香点燃后有烟,容易看B.香容易点燃C.香燃烧速度均匀30.(2023五上·玉环期末)手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我们会缩手,这个动作的信息传递路线是( )。A.传入神经→手→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B.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C.手→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手31.(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成语中和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32.(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图中,属于月食产生示意图的是( )A.B.C.33.(2023五上·玉环期末)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螺的化石,推断出这里很早以前是( )A.高原 B.平原 C.海洋34.(2023五上·玉环期末)水钟制作完毕后,小军对水钟的准确性进行了测试,这是属于( )环节。A.设计方案 B.测试 C.评估和改进35.(2023五上·玉环期末)曲臂举起哑铃的过程中,手臂上侧肌肉会( )。A.变硬 B.变软 C.不变四、探究题36.(2023五上·玉环期末)阳阳想做关于摆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阳阳同学选择甲和乙两个实验做对比,他研究的问题是摆的快与 是否有关。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件是 和摆幅大小。(2)实验结果: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多的是图中 的装置。(3)下表是乙实验的实验记录,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装置1分钟摆的次数 60次。(选填“多于”或“少于”)(4)如果乙实验连续摆动了40次,估计所用的时间最接近____秒。A.35 B.40 C.50(5)如果要使乙实验1分钟摆动60次,可以通过____实现。A.增加摆绳长度 B.缩短摆绳长度 C.减轻摆锤质量(6)阳阳同学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是否有关,应该选 和 两个实验做对比。估计丙实验30秒摆动 次。37.(2023五上·玉环期末)像图中那样,用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计时1分钟,数出挤压的次数,成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个____实验。A.对比 B.模拟 C.既是对比又是模拟(2)将表格补充完整。(3)从实验中看不到的现象有( )。A.挤压洗耳球时,水从塑料管排出来B.松开洗耳球时,水会被排出去C.挤压洗耳球的力越大,流出的水越多(4)心脏输送血液与这个实验的相同之处是( )。A.从心脏流出与流回是同一条血管B.从心脏流出和流回的血液颜色深浅相同C.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的跳动(5)写出保护我们心脏的措施 、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大脑;发送;接收;神经【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故答案为:大脑;发送;接收;神经。2.【答案】水位;速度【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水位的高低影响水流的稳定性。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制作简易水钟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水位和速度来控制水流速度。故答案为:水位;速度。3.【答案】水;风【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我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与水的作用有关,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与风的作用有关。故答案为:水;风。4.【答案】方向;长度;日晷;日影【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一天之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日晷是根据日影的方向变化制成的计时器,而日影是根据日影的长度变化制成的工具。故答案为:方向;长度;日晷;日影。5.【答案】蓝;靛;紫;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彩虹的形成原理和我们用三棱镜得到彩色光带的原理相同。这是阳光透过水珠发生折射的原因。故答案为:蓝、靛、紫;折射。6.【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猫在黑夜中抓老鼠也是因为光的反射,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7.【答案】正确【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8.【答案】错误【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人体的心脏一般在胸腔的左侧,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9.【答案】正确【知识点】情绪管理【解析】【分析】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善于调控情绪,避免情绪冲动。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0.【答案】错误【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一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石英钟表的计时原理: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石英钟比机械摆钟更加精确,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1.【答案】错误【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2.【答案】正确【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时间单位---天。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仪器,如:日晷、水钟、沙漏、钟表、机械摆钟、石英钟、电子表等,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水钟计时是利用了滴水的等时性原理。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3.【答案】错误【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一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钟摆往返一次记为摆动一次。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4.【答案】正确【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红、绿、蓝三色光可以合成白光,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5.【答案】错误【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侵蚀。河流会侵蚀土地,也会侵蚀岩石,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6.【答案】A【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当我们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7.【答案】B【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选项B一定是光源,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8.【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凹岸的形成是由于水流的沉积作用,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9.【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人体负责感知外界刺激的是感觉神经,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答案】B【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一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选项B属于沉积岩,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答案】C【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地震的成因: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选项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3.【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4.【答案】A【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研究“植被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我们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有无植被覆盖,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5.【答案】B【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如图中,自制的受水型水钟的刻度是上密下疏的,选项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6.【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7.【答案】A【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时,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有熔岩喷涌。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等,选项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8.【答案】A【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在纯净水中是以直线传播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9.【答案】C【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时间单位---天。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仪器,如:日晷、水钟、沙漏、钟表、机械摆钟、石英钟、电子表等,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古人燃香计时,主要是因为香燃烧速度均匀,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0.【答案】B【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神经系统【解析】【分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手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我们会缩手,这个动作的信息传递路线是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选项B传递路线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1.【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镜花水月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2.【答案】A【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选项A属于月食产生的正确示意图,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3.【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螺的化石,推断出这里很早以前是海洋,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4.【答案】B【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古代水钟,让水滴以均匀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用水滴的好处是流速较慢,计时更准确,而且不用频繁地进行加水等操作。制作我们的水钟的流程:设计方案: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制作:按照自己的设计,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测试: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评估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我们的水钟。水钟制作完毕后,小军对水钟的准确性进行了测试,这是属于测试环节,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5.【答案】A【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举哑铃活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曲臂举起哑铃的过程中,手臂上侧肌肉会变硬,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6.【答案】(1)摆长;摆绳的长度;摆锤重量(2)甲(3)小于(4)C(5)B(6)乙;丙;24【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1)结合对图片的分析,阳阳同学选择甲和乙两个实验做对比,他研究的问题是摆的快与摆长是否有关。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2)结合对实验的分析实验结果: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多的是图中甲的装置。(3)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装置1分钟摆的次数小于60次。(4)如果乙实验连续摆动了40次,估计所用的时间最接近50秒,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5)如果要使乙实验1分钟摆动60次,可以通过缩短摆绳长度,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6)阳阳同学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是否有关,应该选乙和丙两个实验做对比。估计丙实验30秒摆动24次。故答案为:(1)摆长;摆绳的长度;摆锤重量。(2)甲。(3)小于。(4)C。(5)B。(6)乙;丙;24 。37.【答案】(1)B(2)收缩 舒张 (3)B(4)C(5)合理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1)用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计时1分钟,数出挤压的次数,这是一个模拟实验,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2)血液不间断地流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3)结合对实验的分析,松开洗耳球时,水会被排出来,是从实验中看不到的现象,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4)结合实验,心脏输送血液与这个实验的相同之处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的跳动,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5)保护心脏的方法: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故答案为:(1)B。(2)收缩 舒张 (3)B。(4)C。(5)合理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1 / 1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一、填空题1.(2023五上·玉环期末) 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 和 信息。这些信息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 系统来完成。【答案】大脑;发送;接收;神经【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故答案为:大脑;发送;接收;神经。2.(2023五上·玉环期末)制作简易水钟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 和 来控制水流速度。【答案】水位;速度【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水钟是利用水流的稳定性来计时的,水位的高低影响水流的稳定性。水位越高,水流越快;水位越低,水流越慢。制作简易水钟时,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水位和速度来控制水流速度。故答案为:水位;速度。3.(2023五上·玉环期末)我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与 的作用有关,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与 的作用有关。【答案】水;风【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我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与水的作用有关,敦煌的雅丹地貌主要与风的作用有关。故答案为:水;风。4.(2023五上·玉环期末)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和 会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 是根据日影的方向变化制成的计时器,而 是根据日影的长度变化制成的工具。【答案】方向;长度;日晷;日影【知识点】影子【解析】【分析】一天之中阳光下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日晷是根据日影的方向变化制成的计时器,而日影是根据日影的长度变化制成的工具。故答案为:方向;长度;日晷;日影。5.(2023五上·玉环期末)雨后天空出现红、橙、黄、绿、 、 、 七色彩虹,这是阳光透过水珠发生 的原因。【答案】蓝;靛;紫;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彩虹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主要成因是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时,光发生色散,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彩虹的形成原理和我们用三棱镜得到彩色光带的原理相同。这是阳光透过水珠发生折射的原因。故答案为:蓝、靛、紫;折射。二、判断题6.(2023五上·玉环期末)猫在黑夜中能抓住老鼠,是因为它不需要光也能看见物体。( )【答案】错误【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猫在黑夜中抓老鼠也是因为光的反射,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7.(2023五上·玉环期末)长白山天池是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答案】正确【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在火山口处形成盆状凹陷,时间一长,积水成湖。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8.(2023五上·玉环期末)人体的心脏一般在胸腔的正中间位置。( )【答案】错误【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人体的心脏一般在胸腔的左侧,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9.(2023五上·玉环期末)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 )【答案】正确【知识点】情绪管理【解析】【分析】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心理状态,如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学会换位思考,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善于调控情绪,避免情绪冲动。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0.(2023五上·玉环期末)机械摆钟比石英钟更加精确。( )【答案】错误【知识点】计时工具【解析】【分析】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一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石英钟表的计时原理: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石英钟比机械摆钟更加精确,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1.(2023五上·玉环期末)完成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时,番茄酱模拟的是地壳。( )【答案】错误【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2.(2023五上·玉环期末)水钟计时是利用了滴水的等时性原理。( )【答案】正确【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时间单位---天。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仪器,如:日晷、水钟、沙漏、钟表、机械摆钟、石英钟、电子表等,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水钟计时是利用了滴水的等时性原理。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3.(2023五上·玉环期末)摆锤从一边摆到另一边算摆动一次。( )【答案】错误【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解析】【分析】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一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钟表的精确度。钟摆往返一次记为摆动一次。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14.(2023五上·玉环期末)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红、绿、蓝三色光可以合成白光。( )【答案】正确【知识点】光的折射【解析】【分析】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红、绿、蓝三色光可以合成白光,题干表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15.(2023五上·玉环期末)河流会侵蚀土地,但是不会侵蚀岩石。( )【答案】错误【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侵蚀。河流会侵蚀土地,也会侵蚀岩石,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三、选择题16.(2023五上·玉环期末)当我们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应用了( )。A.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光的折射原理 C.光的反射原理【答案】A【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当我们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7.(2023五上·玉环期末) 下列物体中,( )一定是光源。A.月亮 B.太阳 C.日光灯【答案】B【知识点】光源【解析】【分析】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选项B一定是光源,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8.(2023五上·玉环期末)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凹岸的形成是由于( )。A.水流的侵蚀作用 B.水流的沉积作用 C.地震的作用【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当河水流速快时,侵蚀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沉积作用为主。乾坤湾的凹岸(凹进去的河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凸出来的河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凹岸的形成是由于水流的沉积作用,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9.(2023五上·玉环期末)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 )形成的。A.光的直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照镜子时,我们看到的镜子里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2023五上·玉环期末)“人体负责感知外界刺激的是( )。A.脑神经 B.感觉神经 C.运动神经【答案】B【知识点】神经系统【解析】【分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人体负责感知外界刺激的是感觉神经,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1.(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的( ) 属于沉积岩。A.大理岩 B.页岩 C.板岩【答案】B【知识点】岩石、 沙和黏土的特征【解析】【分析】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一古代动植物的遗骸或痕迹,选项B属于沉积岩,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对地形变化没有影响B.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C.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答案】C【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地震的成因: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选项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3.(2023五上·玉环期末)从右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B.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地势西高东低【答案】B【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4.(2023五上·玉环期末)在探究植物对侵蚀的影响模拟实验中,判断土地被侵蚀程度的依据是( )。A.有无植被 B.土地的坡度 C.径流的浑浊度【答案】A【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解析】【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不变,才能找到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研究“植被对土地侵蚀的影响“,我们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有无植被覆盖,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5.(2023五上·玉环期末)如右图,自制的受水型水钟的刻度是( )。A.上疏下密 B.上密下疏 C.上下均匀【答案】B【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如图中,自制的受水型水钟的刻度是上密下疏的,选项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6.(2023五上·玉环期末)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是( )。A.食物中的营养 B.人的呼吸 C.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答案】C【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不间断地流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选项C表述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7.(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山喷发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B.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C.火山喷发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有关。【答案】A【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解析】【分析】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喷发时,会使地面产生裂缝,并有熔岩喷涌。火山喷发带来的危害: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火山喷发带来的好处: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等,选项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8.(2023五上·玉环期末)光在纯净水中是以( )传播的。A.直线 B.折线 C.波浪线【答案】A【知识点】光的传播【解析】【分析】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在纯净水中是以直线传播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9.(2023五上·玉环期末)古人燃香计时,主要是因为( )。A.香点燃后有烟,容易看B.香容易点燃C.香燃烧速度均匀【答案】C【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解析】【分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时间单位---天。从古至今人们发明了很多计时仪器,如:日晷、水钟、沙漏、钟表、机械摆钟、石英钟、电子表等,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古人燃香计时,主要是因为香燃烧速度均匀,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0.(2023五上·玉环期末)手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我们会缩手,这个动作的信息传递路线是( )。A.传入神经→手→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B.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C.手→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手【答案】B【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神经系统【解析】【分析】全身各系统、器官和细胞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相互配合,完成各自的功能。当人体受到环境中的各种刺激时,都会由传入神经将信号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传出神经使身体做出反应。手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我们会缩手,这个动作的信息传递路线是手→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手,选项B传递路线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1.(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成语中和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答案】C【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镜花水月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2.(2023五上·玉环期末)下列图中,属于月食产生示意图的是( )A.B.C.【答案】A【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选项A属于月食产生的正确示意图,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3.(2023五上·玉环期末)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螺的化石,推断出这里很早以前是( )A.高原 B.平原 C.海洋【答案】C【知识点】地形、地貌【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螺的化石,推断出这里很早以前是海洋,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4.(2023五上·玉环期末)水钟制作完毕后,小军对水钟的准确性进行了测试,这是属于( )环节。A.设计方案 B.测试 C.评估和改进【答案】B【知识点】水钟;制作并测试水钟【解析】【分析】古代水钟,让水滴以均匀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用水滴的好处是流速较慢,计时更准确,而且不用频繁地进行加水等操作。制作我们的水钟的流程:设计方案: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制作:按照自己的设计,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测试:用钟表测试自制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评估与改进: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我们的水钟。水钟制作完毕后,小军对水钟的准确性进行了测试,这是属于测试环节,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35.(2023五上·玉环期末)曲臂举起哑铃的过程中,手臂上侧肌肉会( )。A.变硬 B.变软 C.不变【答案】A【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解析】【分析】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举哑铃活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曲臂举起哑铃的过程中,手臂上侧肌肉会变硬,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四、探究题36.(2023五上·玉环期末)阳阳想做关于摆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阳阳同学选择甲和乙两个实验做对比,他研究的问题是摆的快与 是否有关。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保持不变的件是 和摆幅大小。(2)实验结果: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多的是图中 的装置。(3)下表是乙实验的实验记录,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装置1分钟摆的次数 60次。(选填“多于”或“少于”)(4)如果乙实验连续摆动了40次,估计所用的时间最接近____秒。A.35 B.40 C.50(5)如果要使乙实验1分钟摆动60次,可以通过____实现。A.增加摆绳长度 B.缩短摆绳长度 C.减轻摆锤质量(6)阳阳同学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是否有关,应该选 和 两个实验做对比。估计丙实验30秒摆动 次。【答案】(1)摆长;摆绳的长度;摆锤重量(2)甲(3)小于(4)C(5)B(6)乙;丙;24【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1)结合对图片的分析,阳阳同学选择甲和乙两个实验做对比,他研究的问题是摆的快与摆长是否有关。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摆绳的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重量和摆幅大小。(2)结合对实验的分析实验结果: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多的是图中甲的装置。(3)根据表中的数据推测,该装置1分钟摆的次数小于60次。(4)如果乙实验连续摆动了40次,估计所用的时间最接近50秒,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5)如果要使乙实验1分钟摆动60次,可以通过缩短摆绳长度,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6)阳阳同学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是否有关,应该选乙和丙两个实验做对比。估计丙实验30秒摆动24次。故答案为:(1)摆长;摆绳的长度;摆锤重量。(2)甲。(3)小于。(4)C。(5)B。(6)乙;丙;24 。37.(2023五上·玉环期末)像图中那样,用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计时1分钟,数出挤压的次数,成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一个____实验。A.对比 B.模拟 C.既是对比又是模拟(2)将表格补充完整。(3)从实验中看不到的现象有( )。A.挤压洗耳球时,水从塑料管排出来B.松开洗耳球时,水会被排出去C.挤压洗耳球的力越大,流出的水越多(4)心脏输送血液与这个实验的相同之处是( )。A.从心脏流出与流回是同一条血管B.从心脏流出和流回的血液颜色深浅相同C.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的跳动(5)写出保护我们心脏的措施 、 。【答案】(1)B(2)收缩 舒张 (3)B(4)C(5)合理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知识点】心脏的运动【解析】【分析】心脏与多条血管相连,心脏收缩,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舒张,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1)用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计时1分钟,数出挤压的次数,这是一个模拟实验,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2)血液不间断地流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3)结合对实验的分析,松开洗耳球时,水会被排出来,是从实验中看不到的现象,选项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4)结合实验,心脏输送血液与这个实验的相同之处是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于心脏的跳动,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5)保护心脏的方法:参加适宜的体育活动、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合理膳食等。故答案为:(1)B。(2)收缩 舒张 (3)B。(4)C。(5)合理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