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应用题专项:观察物体(二)、图形的运动典型例题与跟踪训练-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典型例题1.摆一摆,看一看。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图形相同?是什么图形?2.操作。(1)如图4个物体中( )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2)把(1)中几个立体图形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画在如图的方格中。(3)给④号物体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图①和图④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在如图中画或标注你所添加的小正方体)3.操作。(1)先补全图中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整个图形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A。(2)图形A(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度。4.巧算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跟踪训练1.把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物体。从哪两个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2.如图是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到的一个立体图形的形状,摆这样的立体图形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3.找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在( )画上“√”,并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横着放3个,在最右边的正方体上面再放1个。①②4.仔细观察,回答问题。(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有哪几个?(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哪几个?(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哪几个?5.数一数,下面的物体分别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搭成的?把结果填在物体下面的括号里,再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前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6.找一找,画一画。1.哪几个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将看到的形状画在下图中。2.给图④再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图①和图④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画在下图中)。7.填一填。(1)图中三角形向( )平移了( )格。(2)图中正方形向( )平移了( )格。(3)画出长方形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8.描述与画图。(1)上图中,图②是由图①向( )平移( )格得到的。(2)在方格图中画出图②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9.下面的方格纸上,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1)图中长方形①的周长是( )厘米,长方形②的周长是( )厘米。(2)将长方形②先往南平移1格,再往西平移5格。此时平移后的长方形与长方形①拼成( )(填图形名称),这个图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小( )厘米。(3)在空白部分画一个与新图形周长相等的长方形。10.按要求填空并在方格纸中作图。(1)图形A有( )条对称轴。(2)画出图形A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3)右图中的B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请你根据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11.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画出这个图形向右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12.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用数对表示分别是(6,7),(2,4),(7,4)。(1)将这个三角形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4格,得到新的三角形A'B′C′,请在方格图上画出这个新的三角形。(2)找出点D,并在右边方格上标出来,使这个点与原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并在图上标出D点的数对,这样的点有( )个。13.下面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请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1)根据A图的对称轴补全图A这个对称轴图形。(2)图B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画出图C向右平移6格后的图形。14.如图所示,在长为50米,宽为30米的长方形地块上,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小路,宽均为2米。(1)请你试着算一算,小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 如果其余部分均种植花草,则种植花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5.用5个小正方体可以搭成如下4种立体图形。根据这些图形解决以下问题:(1)方格图中的图形A可以是从( )号立体图形的( )面看到的。(2)以直线m为对称轴,请画出图形A的另一半。(3)③号图形从上面看是什么样子,请画在虚线方框内。再把所画图形向右平移6格。16.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1)根据对称轴补全图A这个轴对称图形。(2)画出图B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3)图B向( )平移( )格后可以得到图C。典型例题解析1.前面;图形见详解【分析】观察,从前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右面看到。观察,从前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右面看到。观察,从前面看到,从上面看到,从左面看到,从右面看到。【详解】由分析得:这3个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是。2.(1)①、②、③(2)、(3)见详解【分析】(1)、(2)图①、②、③从上面看,都可看到2排,第1排都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2排都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都是左齐;图④从上面看,可看到2排,第1排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第2排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与第1排交错对齐;依此解答。(3)图①从左面看,可看到2层,第1层可看到2个小正方形,第2层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左齐;因此这个正方体可以加在第2排的任意一个小正方体的上面,依此画图。【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如图4个物体中①、②、③从上面观察到的形状相同。(2)画图如下:(3)画图如下:3.(1)见详解(2)360【分析】(1)轴对称图形如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条直线叫对称轴,依此画出另一半。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作图时将4个顶点依次向右平移6格,再顺次连接即可。(2)任意一个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因为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内角和就是2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即180×2=360度。【详解】(1)如图:(2)图形A(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4.336平方米【分析】如下图,把路平移到右边,西红柿菜地平移到与黄瓜菜地连在一起,求菜地的面积就等于求长为(30-2)米,宽为12米的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详解】(30-2)×12=28×12=336(平方米)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有336平方米。跟踪训练解析1.正面和上面【分析】(1)从正面看到,左边:上下两排,上面一个正方形,下面两个正方形,右面:一个正方形;(2)从右面看,左面上下个一个正方形,右面一个正方形;(3)从左面看,右面上下个一个正方形,左面一个正方形;(4)从上面看,左边:上下两排,上面一个正方形,下面两个正方形,右面:一个正方形;(5)从后面看,右边:上下两排,上面一个正方形,下面两个正方形,左面:一个正方形;【详解】由分析可知,从正面或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点睛】认真观察比较,注意看到的图形左右的区别。2.5个【分析】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并标号如下所示:,则该立体图形一共由4摞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看到的是,则第1摞或2摞有2个小正方体,第3摞、和第4摞均有1个小正方体。从左面看到的是,则是第1摞有2个小正方体,第2摞有1个小正方体。所以该立体图形共有2+1+1+1个小正方体组成。【详解】该立体图形一共由4摞小正方体组成,从上面看如下所示:根据分析可知,第1摞有2个小正方体,第2摞、第3摞、和第4摞均有1个小正方体。2+1+1+1=5(个)答:这样的立体图形需要5个小正方体。【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准确把握空间几何体的几何特征,建立良好的空间想像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①②【分析】(1)横着放3个,在最右边的正方体上面再放1个,如图:(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有2层,下层有3块,上层有1块,在最右端;如图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上下2块。如图。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一排3块;如图。【详解】①②【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4.(1)有图①、图③、图④和图⑤(2)有图③、图④和图⑤(3)有图②和图④【分析】首先判断出每个图形从左面和前面、上面看到的形状各是什么;然后判断出哪个图形从左面和前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以及从左面看形状相同的是哪个即可。【详解】是前面是,左面是,上面是;是前面是,左面是,上面是;是前面是,左面是,上面是;是前面是,左面是,上面是;是前面是,左面是,上面是;是前面是,左面是,上面是;由图可得:(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有图①、图③、图④和图⑤。(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图③、图④和图⑤。(3)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图②和图④。【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要熟练掌握,注意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图形也不同。5.8;【解析】略6.(1)①②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2)【分析】(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可能不同;由此找到相同的图形画在图上即可;(2)首先观察图①可知,从左侧观察,左边是上下两个正方形,右下相邻一个正方形,由此可知,图④上可任意位置放一个正方体即可。【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①②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如下图:(2)【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是解题的关键。7.(1)下;4;(2)左;5;(3)见详解【分析】(1)、(2)判断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先确定关键点,然后找准箭头指向,数出关键点平移的格数即可;(3)根据平移的特征,把长方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详解】(1)观察图形可知,图中三角形向下平移了4格;(2)图中正方形向左平移了5格;(3)画出长方形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如下:【点睛】平移作图的步骤: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2.找出能表示图形的关键点;3.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4.按原图的顺序,连接各对应点,据此作图。8.(1)右;6;(2)见详解【分析】(1)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的过程,称为平移;据此可知,如图:图②是由图①向右平移6格得到的。(2)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图②的各个顶点分别向下平移3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如图:图②是由图①向右平移6格得到的。(2)在方格中画出图②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如下:【点睛】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或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1)14,10;(2)正方形,8;(3)见详解【分析】(1)根据题意,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那么从给出的图中得到长方形①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周长;从给出的图中得到长方形②的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周长;(2)根据平移的方法,在原图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观察它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求出周长,再把(1)中求出的长方形①的周长和长方形② 的周长相加,最后作差求出相差几厘米;(3)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所以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求出只要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8厘米即可(所画的长方形不唯一),只要它的周长是16厘米即可,据此解答。【详解】(1)长方形①的周长:长方形②的周长:图中长方形①的周长是(14)厘米,长方形②的周长是(10)厘米。(2)平移后正方形的周长:原来长方形①和长方形② 的周长和:它们相差:将长方形②先往南平移1格,再往西平移5格。此时平移后的长方形与长方形①拼成(正方形)(填图形名称),这个图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小(8)厘米。(3)新图形的周长:【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和长方形的周长以及平移,熟记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1)1(2)(3)见详解【分析】(1)如图所示,图形A有1条对称轴。(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3)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详解】(1)图形A有1条对称轴。(2)(3)【点睛】补全轴对称图形和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和对称点或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12;画图见详解【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通过平移,这个图形的面积相当于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求出它的面积;根据平移的特征,把这个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10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据此可以画出这个图形向右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详解】4×3=12(平方厘米)所以这个图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画出这个图形向右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如图:【点睛】作平移后的图形,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是关键。12.(1)(2)图见详解(3)3【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据此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可知,D点的位置可能与A点在同一行,AD的长等于BC的长,D的位置也可能在第3列,第1行,CD的长等于A B的长,据此在图找到这个点,并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3)根据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列数在前,行数在后。这样的点有3个,据此解答。【详解】(1)(2)作图如下:(3)D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7)或(3,1)或(11,7),这样的点有3个。【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图形平移的性质及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应用,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及应用。13.(1)、(3)均见详解(2)16【分析】(1)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叠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依此补全轴对称图形;(2)通过平移,将这个图形变成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图见详解),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依此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即可;(3)物体平移的方法是点对点平移,然后将所有点依次连接起来,依此画图即可。【详解】(1)、(3)画图如下:(2)通过平移,如下图所示:8×2=16(平方厘米)【点睛】此图考查的是利用平移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补全轴对称图形,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应熟练掌握。14.(1)156平方米;(2)1344平方米【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平移后图中小路相当于一条长50米、一条长30米,宽都是2米的两条小路,如下图;再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即可求出小路的面积,注意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2)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这块地的面积,再减去小路的面积,即可种植花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详解】(1)50×2+30×2-2×2=100+60-4=156(平方米)答:小路的占地面积是156平方米。(2)50×30-156=1500-156=1344(平方米)答:种植花草的面积是1344平方米。【点睛】熟记: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1)④;前;(2)、(3)均见详解【分析】(1)图形A为2层,第一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为1个小正方形,左齐;②号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可看到2层,第一层为4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为1个小正方形,左齐;③号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可看到2层,第一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为1个小正方形,居中对齐;④号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可看到2层,第一层为3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为1个小正方形,左齐;依此根据对三视图的认识进行填空即可。(2)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叠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依此画图;(3)③号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可看到2排,第2排可看到3个小正方形,第1排可看到1个小正方形,居中对齐;物体平移的方法是点对点平移,然后将所有点依次连接起来;依此画图;【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方格图中的图形A可以是从④号立体图形的前面看到的。(2)、(3)画图如下:【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三视图的认识,三视图的画法,补全轴对称图形,以及作平移后的图形,应熟练掌握。16.(1)、(2)见详解(2)右;7【分析】(1)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找出图形的关键点,依据对称轴画出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点,画出最终的轴对称图形。(2)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再依据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出最终的图形。(3)从图B中找一个点,再从图C中找出这个点的对应点,分辨出这两个点的位置关系,判断图B是怎么平移到图C的。【详解】(1)(2)如下图:(3)图B向右平移7格后可以得到图C。【点睛】补全轴对称图形和作平移后图形时,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及对称点或对应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