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亮一、判断题1.(2023·增城期末)太阳和月球距离地球很远,它们的运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2.(2023·增城期末)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时,模拟形成的环形山是相同的( )。3.(2022·深圳期末)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本身形状的变化。( )4.(2022·龙岗期末)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不都是球体。 ( )5.(2022·龙岗期末)月相的变化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 ( 6.(2022·龙华期末)我们夜晚能看到月亮,说明月球也是一个会发光的球体。 ( )7.(2022·香洲期末)月相变化的规律与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关。( )8.(2023·青岛期末)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有变化,而影子的方向是没有变化的。( )9.(2023·青岛期末)做手影游戏时,手一动,手的影子就会随着动。( )10.(2023·青岛期末)在月光下也能找到影子。( )二、单选题11.(2023·增城期末)下列关于光源、遮挡物、屏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光源位于遮挡物和屏之间B.屏位于光源和遮挡物之间C.遮挡物位于光源和屏之间12.(2023·南山期末)小智在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时,利用如下图所示的维恩图来记录。“自己会发光”这一特点需要记录在维恩图的( )位置处。A.① B.② C.③13.(2023·南山期末)通过探究,小智发现了地球上陆地和海洋面积的不同,你认为下面哪个描述更准确?(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陆地海洋各占一半C.三分海洋,七分陆地14.(2023·南山期末)小智在进行“模拟制造环形山”探究实验时,为了更接近环形山的真实模样,最好选择( )来模拟陨石。A.大小、轻重都不同的小球B.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小球C.大小不同,轻重相同的小球15.(2022·龙岗期末)一天中“上午—中午—下午”阳光下的物体影子变化规律是( )。A.短—长—短 B.长—短—长 C.一样长16.(2022·龙岗期末)月相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它的变化周期是( )。A.一个月 B.半个月 C.一年17.(2022·罗湖期末)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从纸简观察到月球和太阳几乎一样大? ( )。A.B.C.18.(2022·罗湖期末)如图,小花和小君利用简易日晷记录了一天的影子。上午11点的影子最可能是( ) 。A.A影子 B.B影子 C.C影子19.下列关于太阳、 地球、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地球上看月球和太阳的大小差不多,是因为太阳距离地球很远,月球距离地球较近B.在地球上看月球很明亮,所以月球是一个会发光、发亮的星球C.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20.(2022·龙华期末)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叫做( )。A.月色 B.月海 C.月相三、综合题21.影子的变化。⑴光源和遮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长短、大小和方向的变化。⑵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 。⑶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 有关,在屏与物体不变时,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⑷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遮挡物和屏之间的距离一定时,光源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越 ,影子越 ;距离越 ,影子越 。⑸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四、实验探究题22.(2023·莲都期末)太阳、地球和月球。小科从地球上观察月球和太阳,发现两者的大小差不多,对此他展开了研究。(1)小科用图3中的材料进行了模拟实验,纸筒模拟( ),小圆纸片模拟( ),大圆纸片模拟( )。A.太阳 B.月球 C.地球上的观察视角(2)图3中,小科观察到两圆纸片靠近时, 圆纸片看起小圆纸片来比较大;当小圆纸片往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时,会和大圆纸纸筒大圆纸片片看起来差不多大。(3)通过模拟实验,推测我们看图3到的月球比星星大得多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错误【解析】 地球上的潮汐主要是来自月球牵引地球两侧引力强度的渐进变化的潮汐力造成的,所以月球的运动会对地球造成很明显的影响。2.【答案】错误【解析】在形成环形山的模拟实验中,用大的球撞击沙盘使形成的环形山会更大,用小的球撞击沙盘时形成的环形山相对较小。3.【答案】错误【解析】 月亮每天都会自西向东移动,随着反射太阳光面积的不同产生了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相的变化不是月球本身形状的变化,月球的形状是不发生变化的。4.【答案】错误【解析】 月球和太阳同属天体,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和卫星。 形状都是球体。5.【答案】正确【解析】 月相是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6.【答案】错误【解析】月球是反射太阳光才会变亮,自身不会发光。7.【答案】正确【解析】月亮是由太阳光照亮的,月相变化是因为地球、月亮、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变化的。8.【答案】错误【解析】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有变化,而影子的方向也是有变化的。9.【答案】正确【解析】影子形成的条件是光源和不透明的物体 做手影游戏时,手一动,手的影子就会随着动。10.【答案】正确【解析】影子的形成的条件是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因而在月光下也可以找到影子。11.【答案】C【解析】产生影子的条件为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12.【答案】A【解析】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太阳会自己发光,月球不会,所以“自己会发光”这一特点需要记录在维恩图的①位置处,属于太阳的特点。13.【答案】A【解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匀,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14.【答案】A【解析】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小智在进行“模拟制造环形山”探究实验时,最好选择大小、轻重都不同的小球来模拟陨石,这样造成的小坑也是大小、深浅不一的,接近环形山的真实模样。15.【答案】B【解析】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变长。16.【答案】A【解析】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这样周而复始,周期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也称为一个朔望月月相变化的周期月相变化。17.【答案】B【解析】月球比太阳小很多,要使观察到的月球和太阳几乎差不多大,需要月球距离观察点很近。18.【答案】B【解析】影子的方向是从西到东,且由长到短再到长,上午11点时,影子位于西方。19.【答案】B【解析】月亮是不发光的,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会反射太阳的光。20.【答案】C【解析】月相就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在农历一个月内呈现规律变化。21.【答案】相反;照射角度;远;小;近;大【解析】(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并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所以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3)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在屏与物体不变时,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光源与屏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长。所以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光源斜射的时候,影子较长。(4)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遮挡物和屏之间的距离一定时,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远影子小,距离近影子大;即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22.【答案】(1)C;B;A(2)大;左(3)月球距离地球较近【解析】(1)我们模拟站在地球上的人,把观察纸筒放在右眼观察,由于太阳体积大,所以大圆纸片模拟太阳;月球体积小,小圆纸片模拟月球。(2)从纸筒中观察两个圆纸片,当我们以相同的距离观察圆纸片时,由于大圆纸片体积较大,所以我们看到比较大的是大圆纸片;如果继续移动大圆纸片使距离更远一些,距离越远,看到的大圆纸片就越小。(3)星星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虽然比地球小很多,但是和星星比,要小更多。但是月亮离地球近,看起来就会大。因为星星比月亮离地球更远,所以我们月球比星星大得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