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知识速记清单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单元重点字词梳理
故 乡
1.字音
猹(chá)    髀(bì)    廿(niàn)
黛(dài) 阴晦(huì) 祭祀(sì)
嗤笑(chī) 惘然(wǎng) 五行(xíng)
恣睢(zìsuī) 脚踝(huái) 颧骨(quán)
蜷缩(quán) 折本(shé) 模样(mú)
潮汛(xùn) 愕然(è) 伶仃(língdīng)
应酬(yìngchou) 瑟索(sè)
2.释义
【阴晦】 阴沉,昏暗。
【萧索】 缺乏生机,不热闹。
【无端】 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伶俐】 聪明,灵活。
【愕然】 吃惊的样子。
【伶仃】 形容瘦弱或细长。
【鄙夷】 轻视,看不起。
【嗤笑】 讥笑。
【障壁】 屏障,墙壁,这里指隔膜。
【惘然】 失意的样子;心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隔膜】 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一气】 声气相投,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展转】 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现在写作“辗转”。
【恣睢】 任意胡为。
【松松爽爽】 形容轻松畅快。
我的叔叔于勒
1.字音
撬开(qiào)  诧异(chà)   煞白(shà)
栈桥(zhàn) 阔绰(chuò) 拮据(jiéjū)
别墅(shù) 褴褛(lánlǚ)
2.释义
【拮据】 缺少钱,经济境况不好。
【诧异】 觉得奇怪。
【褴褛】 (衣服)破烂。
【阔绰】 排场大,生活奢侈。
【嘟囔】 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与日俱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郑重其事】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莫名其妙】 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名,说出。
孤独之旅
1.字音
眺望(tiào)  觅食(mì)   撩逗(liáo)
胆怯(qiè) 炊烟(chuī) 撅断(juē)
驱除(qū) 凹地(āo) 旧茬儿(chá)
蓬松(péng) 掺杂(chān) 给(jǐ)予
2.释义
【家底】 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撩逗】 挑逗;招惹。
【仓皇】 匆忙而慌张。
【一落千丈】 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快。
【歇斯底里】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1.小说常识
定义: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的刻画是中心。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
小说的分类:按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小说、公案小说、传奇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官宦小说等;按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2. 作者作品
(1)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讽刺了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3)曹文轩,当代作家。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
小说阅读考点详解
(一)环境描写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答题指要: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⑥揭示或深化主旨。
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二)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⒈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⑷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⑹刻画人物性格。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⒉情节的特点
⑴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
⑵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答题思路:
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①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个情节,制造悬念,情节更突出,照应前文情节)→②人物(丰富人物,表现人物性格,)→③主题(深化某种主题,突显某种主题)。当然,这个三级概念中,本级和上一级为最基本。按照顺序,与之相近的是答案的重点。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三)揣摩人物形象
⒈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 追求\爱好。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
④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⑤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⑥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
⒋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⒌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四)把握小说的主题。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XX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如《孔乙己》:通过对断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写(情节),刻画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控诉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五)分析写作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的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1.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2.解题思路
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识:
(1)表达方式
①描写的角度(直接描写、间接描写)
②人称运用(第一,第二人称的妙处)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③明确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外貌、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环境。)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④不同顺序的作用(顺叙、倒叙、插叙)
(2)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
(3)表现手法(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
3.小说常用开头结尾的作用
⑴小说常用的开头
A.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⑵小说的结局
※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3)答题模式:
小说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 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
4.分析小说的标题
解题思路:
一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二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三是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作用有: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六)品味语言特色
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⑴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⑵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从三方面入手:
1、注意鉴赏人物语言的个性特色,以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2、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3、鉴赏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4、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①描写要如见其人、如听其言 、令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②人物语言个性化,即显示性格。
③叙述语言要简洁、传神。
④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凝练等。
单元写作实践素材
单元写作任务:
1.了解什么是缩写,及各类文体缩写的要求。
2.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缩写,300字左右。
3.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缩写为200字左右的短文。
4.班上要编写一本“班级读书档案”,邀请每位同学用缩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此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实用写作素材积累:
1.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思想不变的前提下,压缩文章的篇幅,把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2.动笔缩写之前,要先认真阅读原文,深入体会作品的主旨,理清思路;缩写时,对原作进行高度概括,但不能改变中心思想,也不能随意增添内容。
3.要分清原作的主干和枝叶,遵循“保留主干,删除枝叶”的原则,确定取舍和详略。
4.“自成一文”是缩写的另一个要求。缩写而成的文章既是原文的缩微呈现,也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因此要以自己的话为,可适当摘取原句。
参考素材积累1:
《最后一课》缩写
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人们在布告前的交谈感到奇怪,到校后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教室里气氛严肃,有许多不应出现的人在教室内听课。韩麦尔先生穿上自己最好的礼服,然后向学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这使小弗郎士的思想发生变化,产生了对民族语言的眷恋,以及对侵略者的不满,并认真地上这最后一节课。韩麦尔先生首先讲了“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接着为同学们上了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和拼音练习。每一个在场听课的人都听得聚精会神。最后,韩麦尔先生悲痛地写下“法兰西万岁”,结束了这最后一课。
参考素材积累2: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傅雷家书》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书是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夫妇1954 年至1966 年写给儿子的书信,最长的一封多达7000 多字。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操。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信有好几种作用:(1 )讨论艺术;(2 )激发青年人的感想;(3) 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4 )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傅雷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还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越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该书是一本青年加强自身思想修养的优秀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影响既深且远。《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一个父亲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读来感人至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参考素材积累3:
向你推荐一本书《三国演义》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能可贵的忠。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得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单元实践写作范文
写作实践一:缩写小说
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缩写。
【提示】 :
1. 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列出缩写提纲。
2. 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
3. 语言要简明、通顺;不需要做评论或补充解释。
【佳作展示】:
《故乡》缩写
深冬,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阔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我回来是专为告别故乡的,所以本就没有什么好心情。
第二日清晨,我到了家门口。母亲出来迎接我,身后跟着八岁的侄儿——宏儿。到屋里后,母亲满脸笑容,和我坐着谈家事。说着说着,我们就提到了闰土。
一提到闰土,我的脑海里突然就闪出一幅月下刺猹的图画来。我认识那个刺猹英雄少年闰土时,也不过十多岁。他和我年岁差不多。那一年,他的父亲带他到我家来帮忙,他告诉我很多有趣的新鲜事,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至今,我们有很多年没有相见了。
正说着,屋外有人来了,母亲出去照看,我就和宏儿聊天。突然,我听到一声尖利的怪声,接着进来一个陌生女人。母亲跟进来介绍说,她就是以前开豆腐店的“豆腐西施”杨二嫂。杨二嫂愤愤地指责了我一通,还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拿走了。
一天午后,闰土来了。但是他的外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是我记忆中活泼的闰土了。我很兴奋,叫他“闰土哥”,可是闰土却恭敬地叫我“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着头,说生活非常艰难,随后便默默地吸烟了。我和母亲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 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又过了几天,我要回去了。闰土带着五岁的女儿来送我,但我们一直很忙,始终没有谈天的工夫。我终于上船离开了故乡,老屋里的东西,也都一扫而空了。
我在船上看见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我只觉得气闷,又觉得非常悲哀。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希望我们的后辈不要像我们一样产生隔阂,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写作实践二:缩写议论性文章
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进行缩写。
提示 :
1. 突出原文的论点,包括主论点和分论点。
2. 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的论证过程概括清楚。
3. 可以适当保留关键性的论据,但要删减其中的叙述或介绍性成分。
【佳作展示】:
《敬业与乐业》缩写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人人都要有正当的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第一要敬业。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凡做一件事,便要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第二要乐业。不要叹气“做工好苦”,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敬业即责任心,乐业即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写作实践三:介绍书籍
班上计划编一本“班级读书档案”,邀请每位同学用缩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此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 字。
【提示】 :
1. 要提供图书的基础信息,简要说明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如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月等。
2. 文章主体部分呈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整本书的篇幅一般较长,内容丰富,需要拟写比较详细的缩写提纲。
3. 可以单设一段,说说你对这本书的评价和推荐它的理由。
【佳作展示】:
向你推荐名著《水浒传》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这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结识少华山头领神机军师朱武等三人,被官府抓捕。出于无奈,史进焚毁了自己的庄园,投奔外乡,得遇鲁达、李忠。三人在酒楼饮酒,得知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欺凌金氏父女。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逃到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
鲁智深偶然结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两人甚为投机。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妻貌美,设计陷害林冲,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林冲才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晁盖得悉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和吴用设计同三阮兄弟等共计七人,在黄泥冈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山东郓城宋江,因杀了自己的外室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得以结识武松。后武松于景阳冈上打死猛虎而成名,又因为兄报仇,杀死西门庆和潘金莲,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 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亦辗转投二龙山安身。宋江一日喝酒结识李逵、戴宗等人,后因题“反诗”,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白虎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亦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安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统治者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几经征战,始得凯旋;接着又奉命至江南征讨方腊。结果,方腊被打败了,义军也伤亡惨重,一百零八条好汉折损大半。统治者眼见梁山义军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我之所以向大家推荐《水浒传》,是因为《水浒传》是一部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中国优秀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之一。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