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到第2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卷(到第2章,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妙趣手影 B. 小孔成像
C.日食奇观 D.水中倒影
2.(2分)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产生触觉、痛觉的部位是皮肤
B.皮肤可接收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有差异的
D.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感觉器官
3.(2分)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C. D.
4.(2分)图中的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苹果味
B.橙子味
C.无味
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5.(2分)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结构2过度变凸,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结构4相当于数码照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6.(2分)下列动物中属于体内受精、卵生的是(  )
A.鲫鱼和青蛙 B.青蛙和蛇
C.蛇和鸡 D.蝴蝶和狗
7.(2分)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⑥处变蓝最明显
D.条件适宜时,结构②将发育成植株的茎和叶
8.(2分)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图中逻辑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A 子房 花柱 柱头
B 太阳光 可见光 紫外线
C 细菌 酵母菌 大肠杆菌
D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A.A B.B C.C D.D
9.(2分)校园里,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盛、整齐,需要对篱笆定期修剪(  )
A.抑制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其向光生长 D.促进其侧芽生长
10.(2分)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  )
A.小张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张的眼睛
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11.(2分)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根据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A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男孩的身高生长速度加快
B.从图B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迅速发育
C.从图B的曲线可知,10岁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D.从两幅曲线图中可知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晚
12.(2分)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发现你看到的(  )
A.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
B.纸是蓝色的,字是红色的
C.纸是白色的,字是蓝色的
D.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
13.(2分)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B.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C.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D.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14.(2分)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所示的技术路线,据图分析(  )
A.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的卵细胞
C.“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D.“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15.(2分)夏夜雨后,经验丰富的人们,能够灵活的借助月光走夜路,说法正确的是(  )
A.迎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亮的地方
B.迎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暗的地方
C.背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暗的地方
D.不论迎着还是背着月亮走,均踩较亮的地方
16.(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间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丁图: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调不同
17.(2分)下面是关于光的色散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紫色的
C.三棱镜可以把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
18.(2分)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9.(2分)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20.(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乙______不同,甲、乙、丙三者______相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音色;音调;响度 B.响度;音调;音色
C.音调;响度;音色 D.响度;音色;音调
二、填空题(共40分)
21.(3分)如图所示,是某司机在行驶时从倒车镜中看到的情景。汽车的倒车镜是    (选填“凹面镜”或“凸面镜”),其作用是    ,从倒车镜中看到后车B侧的转向灯闪烁,则该司机判断后车准备向    (选填“左”或“右”)侧转向。
22.(4分)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
(1)B是    期,D是    。
(2)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其发育类型属于    。
(3)下列关于昆虫的发育过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C→D
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C.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D.经过B期后昆虫形态发生很大改变,主要是由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3.(4分)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法,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
(1)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条的方法在生殖类型上属于无性生殖.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   .
(2)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
24.(4分)“新生命的诞生”相关概念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图2中的B的器官是    ,A形成的场所是图1中的    (填结构名称)。
(2)被称为胎儿发育的“摇篮”的是图1中的    (填序号),胎儿在这里发育的过程中是通过    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25.(5分)如图是桃花和桃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雌蕊包括哪几个结构?   (填序号)。
(2)桃树开花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正忙着给桃花进行    。要结出桃,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
(3)图中    (填序号)将发育成果实,桃的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原因是    。
26.(5分)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生物A的名称是    ,此图中的A正在进行    生殖。
(2)生物C的结构④是    ,C与A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3)图中的生物 B 和生物D都可以通过产生②   来繁殖后代。
27.(4分)运用声呐系统矿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6秒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千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米/秒)。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28.(3分)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则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的大小是    ,玻璃在界面的    边。(填“左”“右”“上”“下”)
29.(4分)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   而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    (填“甲”或“乙”);若没有大气层,则,日出时间将    (填“提前”或“推迟”)。
30.(2分)请作出光路图。
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31.(2分)请作出光路图。
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潜水员头上的照明灯B,但是感觉好像是从C点位置发出来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40分)
32.(8分)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菜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两个编号的种子进行对照。
(2)如果由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从实验的设计分析,这组对照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    。
33.(8分)为完成“探究平面镱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甲、乙是厚玻璃板。
(1)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该处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
(2)小芳应在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B,直至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芳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34.(8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1)实验时,小明先使E、F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原因可能是    。
(2)改正错误后,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如上图所示。同学们能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看到光的径迹   。
(3)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所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   。
35.(8分)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牙签塞住
温度 25℃ 5℃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   。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
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   。
36.(8分)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为进一步探究“眼睛的成像规律”,如图甲所示。水凸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自身厚度大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射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并调整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
(3)在所示实验场景下,小科把自己的眼镜给水凸透镜“戴上”,当从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后,由此判断小科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
A.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C.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缺失了下半部分
D.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像仍然存在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北苑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下列四种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妙趣手影 B. 小孔成像
C.日食奇观 D.水中倒影
【答案】D
【解答】解:A.妙趣手影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被物体挡住后,就是影子;
B.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倒立的实像。
C.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日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故选:D。
2.(2分)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产生触觉、痛觉的部位是皮肤
B.皮肤可接收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
C.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有差异的
D.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感觉器官
【答案】A
【解答】解:A、产生触觉,A错误。
B、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热、触、压等刺激、形状、冷热等多种信息。
C、人体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C正确。
D、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D正确。
故选:A。
3.(2分)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只有c是凸透镜,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
故选:C。
4.(2分)图中的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苹果味
B.橙子味
C.无味
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答案】D
【解答】解:人们对食物味道的判别不仅依靠味觉,也需要依靠嗅觉,患感冒的人往往吃什么都觉得没有味道,堵住耳朵,会产生橙子。
故选:D。
5.(2分)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A.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结构2过度变凸,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结构4相当于数码照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D.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答案】B
【解答】解:A、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如果角膜病变或受损,使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来使病人得到恢复;
B、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晶状体变凸,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B错误;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相当于数码照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故选:B.
6.(2分)下列动物中属于体内受精、卵生的是(  )
A.鲫鱼和青蛙 B.青蛙和蛇
C.蛇和鸡 D.蝴蝶和狗
【答案】C
【解答】解:A、鲫鱼属于鱼类,鲫鱼和青蛙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卵生。
B、青蛙是体外受精卵生,是体内受精,B不符合题意。
C、蛇和鸡(鸟类)都是体内受精,C符合题意。
D、蝴蝶是昆虫,卵生,是体内受精,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分)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⑥处变蓝最明显
D.条件适宜时,结构②将发育成植株的茎和叶
【答案】C
【解答】解:A、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B、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根。
C、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C正确。
D、种子萌发过程中。D错误。
故选:C。
8.(2分)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格中符合图中逻辑关系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A 子房 花柱 柱头
B 太阳光 可见光 紫外线
C 细菌 酵母菌 大肠杆菌
D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雌蕊包括柱头,可见柱头,A不符合题意;
B、太阳光里包含:红外线、可见光,B不符合题意;
C、细菌和酵母菌是并列关系;
D、嫁接属于营养繁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9.(2分)校园里,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盛、整齐,需要对篱笆定期修剪(  )
A.抑制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其向光生长 D.促进其侧芽生长
【答案】D
【解答】解: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如果摘除顶芽。在生产实践中,对作物、打杈或摘心,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其目的是去掉顶芽。
故选:D。
10.(2分)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  )
A.小张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再进入小张的眼睛
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
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A
【解答】解:A、小张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进入小张的眼睛;
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是因为小郑近视,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
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此时u>2f,可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故C正确;
D、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从B点靠近到A点时
因此,看到外面的景物范围逐渐变大,“取景”范围越小;
故选:A。
11.(2分)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根据如图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图A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男孩的身高生长速度加快
B.从图B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迅速发育
C.从图B的曲线可知,10岁以前生殖器官的发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D.从两幅曲线图中可知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晚
【答案】D
【解答】解: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男孩和女孩的身高生长速度开始加快;
B、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另一个主要特点,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开始迅速发育;
C、从图B的曲线可知,正确。
D、从两幅曲线图中可知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早。
故选:D。
12.(2分)你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的笔写下“科学”两个字,再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张纸,发现你看到的(  )
A.纸是蓝色的,字是黑色的
B.纸是蓝色的,字是红色的
C.纸是白色的,字是蓝色的
D.纸是白色的,字是红色的
【答案】A
【解答】解:蓝色玻璃只能透过白纸反射的各种色光中的蓝光,所以纸是蓝色的;
红字只能反射红光,红字反射的红光被蓝玻璃吸收。
故选:A。
13.(2分)如图是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①
B.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④两侧的气压平衡
C.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②和③过于敏感造成的
D.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⑤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
【答案】B
【解答】解:A、遇到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嘴或捂耳闭嘴,防止震破鼓膜。
B、飞机起降前,B错误。
C、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晕船,C正确。
D、病菌是沿着⑤咽鼓管侵入中耳,D正确。
故选:B。
14.(2分)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所示的技术路线,据图分析(  )
A.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
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捐献者的卵细胞
C.“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D.“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答案】C
【解答】解:A、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A正确。
B、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
C、“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C错误。
D、“三亲试管婴儿”的培育方式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15.(2分)夏夜雨后,经验丰富的人们,能够灵活的借助月光走夜路,说法正确的是(  )
A.迎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亮的地方
B.迎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暗的地方
C.背着月亮走,脚应该踩着较暗的地方
D.不论迎着还是背着月亮走,均踩较亮的地方
【答案】B
【解答】解:当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能够使更多的光进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进入人眼睛的光较少,因此脚不应该踩着较亮的地方,故A错误;
当人背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镜面反射,所以水面看起来较暗,总有一部分光进入人的眼睛,因此背着月亮走,故CD错误。
故选:B。
16.(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图乙: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间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丁图: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打开手机,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调不同
【答案】A
【解答】解:A、图甲:正在发声的音叉,故A正确;
B、图乙:击鼓时,听其发声;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丁图:手机声控密码解锁时,这一设置利用了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故选:A。
17.(2分)下面是关于光的色散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谱中的绿色光
B.课室里的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发出紫色的光,说明紫外线是紫色的
C.三棱镜可以把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D.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这个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就会增强
【答案】D
【解答】解:
A、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故A错误;
B、紫外线消毒灯在工作时,故B错误;
C、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散为各种颜色的光,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故D正确。
故选:D。
18.(2分)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
【解答】解:
A、高速公路安装隔音墙。故A正确;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故B错误;
C、关闭房间的门窗。故C错误;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故D错误。
故选:A。
19.(2分)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答案】A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视力表离平面镜为3m,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人离镜子2m时,正好符合要求。
分析过程示意图如下:
故选:A。
20.(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甲、乙______不同,甲、乙、丙三者______相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音色;音调;响度 B.响度;音调;音色
C.音调;响度;音色 D.响度;音色;音调
【答案】B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音调相同,响度不同,响度相同,音调不同;甲、乙,音色相同。
故选:B。
二、填空题(共40分)
21.(3分)如图所示,是某司机在行驶时从倒车镜中看到的情景。汽车的倒车镜是  凸面镜 (选填“凹面镜”或“凸面镜”),其作用是  扩大视野 ,从倒车镜中看到后车B侧的转向灯闪烁,则该司机判断后车准备向  右 (选填“左”或“右”)侧转向。
【答案】凸面镜;右。
【解答】解:汽车的倒车镜是凸面镜,能够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由于像与汽车关于镜面对称,所以B灯是汽车的右侧。
故答案为:凸面镜;右。
22.(4分)如图是昆虫个体发育过程模式图。
(1)B是  蛹 期,D是  受精卵 。
(2)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其发育类型属于  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 。
(3)下列关于昆虫的发育过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C→D
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C.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D.经过B期后昆虫形态发生很大改变,主要是由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1)蛹;受精卵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
(3)B
【解答】解:(1)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蛹、成虫四个时期。
所以,图中C ,D是受精卵,B是蛹。
(2)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若虫),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A、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A错误。
B、若用此图表示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蝗虫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A幼虫和C成虫三个时期,B正确。
C、家蚕是完全变态的昆虫。若通过蚕丝的产量,C错误。
D、B是蛹,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1)蛹;受精卵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
(3)B
23.(4分)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法,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须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
(1)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条的方法在生殖类型上属于无性生殖.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是 繁殖速度快并能保持优质枇杷品种的优良性状 .
(2)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软条白沙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嫁接和压条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
(2)以软条白沙作为接穗,长出的品种就是软条白沙.
故答案为:
(1)繁殖速度快并能保持优质枇杷品种的优良性状;
(2)软条白沙.
24.(4分)“新生命的诞生”相关概念图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图2中的B的器官是  睾丸 ,A形成的场所是图1中的  输卵管 (填结构名称)。
(2)被称为胎儿发育的“摇篮”的是图1中的  3 (填序号),胎儿在这里发育的过程中是通过  胎盘 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
【答案】(1)睾丸;输卵管
(2)3;胎盘
【解答】解:(1)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能够产生精子,所以产生图2中的B精子的器官是睾丸,其形成的场所是图1中的输卵管。
(2)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所以被称为胎儿发育的“摇篮”的是图5中的3子宫。
故答案为:(1)睾丸;输卵管
(2)3;胎盘
25.(5分)如图是桃花和桃果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雌蕊包括哪几个结构? ③④⑤ (填序号)。
(2)桃树开花时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它们正忙着给桃花进行  传粉 。要结出桃,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受精 。
(3)图中  ⑤ (填序号)将发育成果实,桃的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原因是  子房中只有一粒胚珠 。
【答案】(1)③④⑤
(2)传粉;受精
(3)⑤;子房中只有一粒胚珠
【解答】解:(1)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④花柱。
(2)桃花具有艳丽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属于虫媒花,桃树开花时常看到蜜蜂,它们正忙着给桃花进行传粉,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桃花传粉后,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受精。
(3)受精完成后,图中⑤子房发育成果实。桃的果实中只有一粒种子。
故答案为:(1)③④⑤
(2)传粉;受精
(3)⑤;子房中只有一粒胚珠
26.(5分)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生物A的名称是  酵母菌 ,此图中的A正在进行  出芽 生殖。
(2)生物C的结构④是  DNA ,C与A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C无成形的细胞核,A有成形的细胞核 。
(3)图中的生物 B 和生物D都可以通过产生② 孢子 来繁殖后代。
【答案】(1)酵母菌;出芽;
(2)DNA;C无成形的细胞核,A有成形的细胞核;
(3)孢子。
【解答】解:(1)观图可知,图中生物A的名称是酵母菌,长成一个新的酵母菌。
(2)观图可知,生物C细菌的结构④是DNA,最主要的区别是C无成形的细胞核;A有成形的细胞核。
(3)图中的生物B青霉和生物D蘑菇都属于真菌,都可以通过产生②孢子来繁殖后代。
故答案为:(1)酵母菌;出芽;
(2)DNA;C无成形的细胞核;
(3)孢子。
27.(4分)运用声呐系统矿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6秒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4500 千米(海水中声速是1500米/秒)。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
【答案】4500;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5s=3s,
由v=可得,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4500;真空不能传声。
28.(3分)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则入射光线是  CO ,折射角的大小是  30° ,玻璃在界面的  左 边。(填“左”“右”“上”“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上时,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OB是反射光线,法线是MN,M′N′的左边是玻璃。
故本题答案为:CO;30°;左。
29.(4分)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 折射 而形成的像,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  乙 (填“甲”或“乙”);若没有大气层,则,日出时间将  推迟 (填“提前”或“推迟”)。
【答案】折射;乙;推迟。
【解答】解:①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
②若没有大气层,由于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处在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太阳,白天时间将变短。
故答案为:折射;乙;推迟。
30.(2分)请作出光路图。
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用虚线连接A′,如图所示:
31.(2分)请作出光路图。
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潜水员头上的照明灯B,但是感觉好像是从C点位置发出来的
【答案】见解答图。
【解答】解:因为人在A点看到的是水中的照明灯B的虚像C点,所以连接AC,O就是入射点,OA为折射光线
故答案为:见解答图。
三、实验探究题(共40分)
32.(8分)如图为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标号①~⑥为菜豆种子),请仔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  ②号和⑤号 两个编号的种子进行对照。
(2)如果由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水分 ;从实验的设计分析,这组对照实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②号种子能萌发,①号种子不能萌发 。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  种子的数量过少 。
【答案】(1)②号和⑤号;
(2)水分;②号种子能萌发,①号种子不能萌发;
(3)种子的数量过少。
【解答】解:(1)②号和⑤号形成了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如果由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除了水分不同之外,因此;从实验的设计分析、适宜的温度,①号种子缺少一定的水分,①号种子不能萌发。
(3)该实验严重的不足之处是种子的数量过少,会有偶然性。
故答案为:(1)②号和⑤号;
(2)水分;②号种子能萌发;
(3)种子的数量过少。
33.(8分)为完成“探究平面镱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甲、乙是厚玻璃板。
(1)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该处运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C 。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类比法
(2)小芳应在  A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B,直至其与蜡烛A的像重合。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芳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转向自己 (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答案】(1)C;(2)A;(3)不变;(4)转向自己。
【解答】解:
(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可以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故选C;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A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
(4)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根据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转向自己了。
故答案为:(1)C;(2)A;(4)转向自己。
34.(8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1)实验时,小明先使E、F两部分位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原因可能是  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 。
(2)改正错误后,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如上图所示。同学们能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看到光的径迹 漫反射 。
(3)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所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 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
【答案】(1)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2)漫反射;(3)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
【解答】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纸板F上没有看到反射光的径迹;
(2)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的漫反射的缘故;
(3)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0°,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30°,不是70°、50°,60°。
故答案为:(1)纸板未与平面镜垂直;(2)漫反射。
35.(8分)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牙签塞住
温度 25℃ 5℃ 25℃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 高温灭菌,杀灭锥形瓶和肉汤中的细菌等 。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温度 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
A.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
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 酵母菌酿酒、制作馒头(或乳酸菌制作泡菜、酸奶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高温灭菌,以免锥形瓶和肉汤中原有细菌等对实验的影响。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
(3)A、丙瓶用消毒牙签塞住瓶口3天后肉汤不变质,错误;
B.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中的细菌能否进入肉汤,空气中的细菌能进入肉汤;丙瓶用消毒牙签塞住瓶口空气中的细菌不能进入肉汤,因此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乙瓶5℃5天后肉汤不变质,正确。
所以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故选A。
(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制作馒头(或乳酸菌制作泡菜。
故答案为:
(1)高温灭菌,杀灭锥形瓶和肉汤中的细菌等;
(2)温度;
(3)A;
(4)酵母菌酿酒、制作馒头(或乳酸菌制作泡菜。
36.(8分)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为进一步探究“眼睛的成像规律”,如图甲所示。水凸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自身厚度大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小,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射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并调整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请简要写出操作过程  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 。
(3)在所示实验场景下,小科把自己的眼镜给水凸透镜“戴上”,当从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后,由此判断小科戴的是  近视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有  ABD 。
A.在图中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C.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缺失了下半部分
D.如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撤去光屏,像仍然存在
【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3)近视;(4)ABD。
【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2)光屏和水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像会成在原来像的后方,因此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使其变厚,使像成在原来像的位置;
(3)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后凸度变大,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说明小科的眼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4)A、由图可知,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成倒立,故A正确;
B、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故B正确;
C、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故C错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并不会影响成像,只是没有光屏承接;
故选:ABD。
故答案为:(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4)A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