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用如图模型可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的物质交换,ABCD代表交换的各物质,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A﹣﹣氧气 B.B﹣﹣母乳C.C﹣﹣营养物质 D.D﹣﹣二氧化碳2.(3分)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B.出现两性生殖器官C.神经系统功能增强D.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3.(3分)下列关于水螅和变形虫的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②都能进行无性生殖③都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④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3分)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不正确的是( )A. B.C. D.5.(3分)大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B.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尤其对气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C.听觉形成的途径是: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D.“久闻不觉其臭”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6.(3分)高架道路的路面通常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B.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7.(3分)如图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纸杯,膜上黏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上(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B.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8.(3分)有经验的果农在果树开花时节,常常给果树人工授粉。关于人工授粉描述正确的是( )A.人工授粉只适用于依靠昆虫传粉的虫媒花B.人工授粉是人为收集雌蕊的花粉涂抹到雄蕊的柱头上C.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果树的结实率D.人工授粉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9.(3分)有关试管婴儿的生殖方式、受精方式及胚胎发育的方式分别是( )A.无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B.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胎生D.无性生殖、体内受精,胎生10.(3分)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徐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11.(3分)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压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B.②是无土栽培,具有产量高、节约水肥等优点C.③是嫁接,所结果实的性状由接穗和砧木共同决定D.以上三种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12.(3分)每年八月份,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总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结出莲蓬,内有多个莲子,可见两片子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荷花属于被子植物,其雌花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B.经历传粉和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莲子C.荷花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营养主要来自胚乳D.荷花有鲜艳的花瓣,能吸引昆虫是虫媒花13.(3分)自古英雄出少年!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10m跳台冠军。全红婵入水前的下落过程中,她在平静水面所成的像( )A.与水面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越来越大B.与水面的距离变大,像的大小不变C.与水面的距离变大,像的大小越来越大D.与水面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14.(3分)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 )A.来自空气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15.(3分)如图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丝的产量,应延长A阶B.作茧自缚指的是阶段B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危害最大的是C阶段D.蜜蜂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A→B→C→D16.(3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17.(3分)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按下遥控器时,我们看见遥控器上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期杀菌消毒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18.(3分)如图,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形成菌落( )A. B.C. D.19.(3分)“刷脸支付”已成为人们购物付款的一种常用方式。如图所示,顾客只需面对付款设备,该设备就会利用摄像头自动进行人脸识别( )A.摄像头对光有发散作用B.人脸识别时,人脸要处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C.人脸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当人脸远离摄像头时,人脸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小20.(3分)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合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A 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用放大镜观察 观察种子B 潜入水下,用力敲击两块铁块是否能听到声音 探究液体能否传声C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音,观察振动快慢 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 光反射实验中,绕法线前后转动纸板 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A.A B.B C.C D.D二、简答题(21-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8分)21.(2分)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1)智能手机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声音,这主要是利用声音的 特性。(2)如图是一个商品条形码,用手机扫描时是主要是通过 (选填“白色”或“黑色”)部分获取商品信息的,它反射光的能力较强。22.(3分)如图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和图乙、丙、丁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图乙、丁所示生物通过产生a (写名称)来繁殖后代。(3)在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图丙 (写名称)所示生物。23.(5分)图甲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是 ,其特点是 (选项字母)。A.体积大,营养多B.体积小,能游动,有细胞核C.体积大,不能游动D.体积小,能游动,无细胞核(2)[C] 形成的场所在图乙中的[ ](填数字)。(3)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 ](填数字)。24.(4分)请对下列动物的生殖方式进行分类(填序号)。①猫 ②青蛙 ③狗 ④金鱼 ⑤蝙蝠 ⑥蝗虫 ⑦麻雀 ⑧鳄鱼 ⑨鸭嘴兽属于卵生的动物是 ,属于体外受精的动物是 。25.(2分)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填写字母即可)A.用久了的黑板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B.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C.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D.太阳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E.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F.在万花筒里看到五颜六色的图案G.太阳灶可以将光会聚到一点对物体进行加热26.(12分)如图所示,根据对声音的传播及特性的学习,完成以下填空。(1)如图1所示,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填字母)。A.推理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转换法(2)如图2所示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此现象说明 。(3)如图3示,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 的振动产生,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 。(4)图4是人耳结构图。听觉感受器位于 (填序号),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填结构名称)开放,空气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27.(10分)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植株、雌蕊、果实和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发育而来(填写数字),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 ]发育而来的(填写数字),图丁中的①会发育成植株中 的部位。(2)图乙要结出图丙,必需依次经历传粉、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3)若图丁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丁中的[ ](填写数字)。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54分)28.(8分)育苗工厂的建立可以让“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在车间内完成。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小黄参观了某花卉公司育苗车间后,决定自己动手材料器具:锥形瓶4个、清水、恒温箱、绿豆种子若干。小黄设结实验方案(如图)及预测结果(如表):装置 数量 条件 温度 时间 预测结果① 10粒 干燥、充足的空气 25℃ 3天 0粒萌发② 10粒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25℃ 3天 0粒萌发③ 10粒 潮湿、充足的空气 25℃ 3天 10粒萌发④ 10粒 潮湿、充足的空气 2℃ 3天 0粒萌发(1)比较①和③的结果可得出种子萌发需要 。(2)若要验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应该选择 两组构成对照。(3)小黄设计的实验中为何每瓶要放10粒种子,而不只放1粒种子,原因是 。(4)如果③最后的实验结果是一粒也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29.(6分)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将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制成100%大蒜提取液。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③吸取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18~24小时。⑤拍照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1)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 (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2)如图甲所示,含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 ;据图乙可知,抑菌效果最佳的大蒜提取液浓度是100%。(3)小组成员经查阅资料得:大蒜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请你说说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 。30.(6分)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甲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平面镜)(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表格以下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材料 特性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B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2)请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图丙画出定日镜的位置。(3)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为了准确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平面镜应绕O点为轴 旋转。31.(8分)小楼在树底下看到地面上除了轮廓分明的树叶影子外,还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1)树叶影子的形成的原理是 。(2)小楼对圆形光斑大小不同产生了疑问,并由此产生了四种猜想;①可能与树叶缝隙的大小有关;③可能与地面到缝隙的距离有关;④可能与缝隙到太阳的距离有关。小周马上就否定了猜想④ 。(3)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楼准备了一个简易的小孔成像仪(如图1)和如图2的材料。(开着四种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覆盖在上面的卡片乙按照箭头方向移动),小楼应该选择卡片 组合(填“A”“B”“C”或“D”)。在实验过程中,在改变小孔大小的同时 (填“物距”“像距”或“物距和像距”)相同。32.(16分)小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小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保持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中心在 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cm。(2)随着蜡烛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 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调整(选填“上”、“下”、“左”、“右”)。(3)将如图中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可运用于 (举一个例子)。(4)若实验中改用发绿光的电子蜡烛作光源,也恰好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有清晰的像。然后将光源换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发红光的电子蜡烛,理论上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到合适位置,这是因为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更 (选填“强”或“弱”)。33.(10分)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张进行了图甲所示实验: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拿开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请观察眼球结构(如图乙所示),回答:(1)你认为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甲实验中的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矫正近视眼要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 (选填“丙”或“丁”)。(3)拿开眼镜后,为了再次呈现出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4)为预防近视眼,我校提倡课间同学们远眺。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晶状体曲度生的变化是 。(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四、作图题(共8分,其中34题、35题2分,36题4分)34.(2分)如图所示,两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缺失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35.(2分)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点P,请你作出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完整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36.(4分)如图为一辆车中的司机通过后视镜过程汽车后方情况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2023-2024学年浙江省杭州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用如图模型可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的物质交换,ABCD代表交换的各物质,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A﹣﹣氧气 B.B﹣﹣母乳C.C﹣﹣营养物质 D.D﹣﹣二氧化碳【答案】B【解答】解: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可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不是在胎盘处进行交换的,符合题意。故选:B。2.(3分)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A.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B.出现两性生殖器官C.神经系统功能增强D.内脏器官功能日渐健全【答案】B【解答】解:A、进入青春期以后,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B、在胚胎发育时就形成两性生殖器官。CD、神经系统和心,脑的功能也趋于完善,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3分)下列关于水螅和变形虫的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②都能进行无性生殖③都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④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答】解: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④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属于②无性生殖;水螅属于低等的多细胞腔肠动物,在营养条件好的情况下能进行出芽生殖。其中出芽生殖是④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属于②无性生殖;因此,水螅和变形虫生殖的共同点是②都能进行无性生殖。故选:D。4.(3分)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不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A【解答】解:A、胚由胚轴、胚根,A错误。B、植物的根、运输和制造有关,植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压条、嫁接。C、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花药里有许多花粉、花柱和子房,C正确。D、耳的结构包括外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鼓室和听小骨、前庭和耳蜗。故选:A。5.(3分)大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B.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尤其对气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C.听觉形成的途径是: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D.“久闻不觉其臭”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答案】D【解答】解:A、皮肤的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热、触、压等刺激、痛觉,但是不能产生这些感觉,A错误;B、人体的舌上有许多乳头状小凸点的味蕾,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C、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产生神经冲动,就形成了听觉,C错误;D、嗅觉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D正确。故选:D。6.(3分)高架道路的路面通常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B.保护车辆行驶安全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答案】A【解答】解: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故选:A。7.(3分)如图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纸杯,膜上黏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上(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该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B.光点的晃动是由于激光笔晃动引起的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答案】A【解答】解:A、小明对着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B、光点的晃动是由于纸杯振动引起的;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固体棉线实现的;D、月球是真空,故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故选:A。8.(3分)有经验的果农在果树开花时节,常常给果树人工授粉。关于人工授粉描述正确的是( )A.人工授粉只适用于依靠昆虫传粉的虫媒花B.人工授粉是人为收集雌蕊的花粉涂抹到雄蕊的柱头上C.人工辅助授粉可以大大提高果树的结实率D.人工授粉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答案】C【解答】解:A、自然状态下花一般通过昆虫或风等媒介进行传粉,往往会传粉不足,故人工授粉并不是只适用于依靠昆虫传粉的虫媒花。B、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B错误。C、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果树的结实率。D、人工授粉属于有性生殖,D错误。故选:C。9.(3分)有关试管婴儿的生殖方式、受精方式及胚胎发育的方式分别是( )A.无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B.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卵生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胎生D.无性生殖、体内受精,胎生【答案】C【解答】解:有关试管婴儿的生殖方式、受精方式及胚胎发育的方式分别是有性生殖,胎生故选:C。10.(3分)在杭州太子湾公园里,小徐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蓝花的郁金香,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 )A.无色 B.绿色 C.红色 D.蓝色【答案】C【解答】解:A、滤色镜如果是无色的,所以得到的照片是绿叶蓝花的郁金香;B、滤色镜如果是绿色的,蓝光不能通过,故B错误;C、滤色镜如果是红色的,所以得到的照片是黑叶黑花的郁金香;D、滤色镜如果是蓝色的,蓝光能够通过,故D错误。故选:C。11.(3分)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压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培育植物新品种B.②是无土栽培,具有产量高、节约水肥等优点C.③是嫁接,所结果实的性状由接穗和砧木共同决定D.以上三种繁殖方式都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答案】D【解答】解:A、①是压条、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形成新植株的方法,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A错误;B、②是组织培养,将植物的茎尖,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能保持亲本优良性状,B错误;C、③是嫁接,以确保成活,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C错误;D、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①压条,③嫁接都是无性生殖。故选:D。12.(3分)每年八月份,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总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结出莲蓬,内有多个莲子,可见两片子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荷花属于被子植物,其雌花的子房中只有一个胚珠B.经历传粉和受精后,受精卵发育成莲子C.荷花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营养主要来自胚乳D.荷花有鲜艳的花瓣,能吸引昆虫是虫媒花【答案】D【解答】解:A.胚珠发育成种子,其雌花的子房中有多个胚珠;B.经历传粉和受精后,错误;C.荷花有两片子叶,种子萌发所需营养主要来自子叶;D.荷花有鲜艳的花瓣,属于虫媒花。故选:D。13.(3分)自古英雄出少年!14岁的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10m跳台冠军。全红婵入水前的下落过程中,她在平静水面所成的像( )A.与水面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越来越大B.与水面的距离变大,像的大小不变C.与水面的距离变大,像的大小越来越大D.与水面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答案】D【解答】解:全红婵入水前的下落过程中,她与水面的距离变小,与她大小相等,D正确。故选:D。14.(3分)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 )A.来自空气B.来自土壤C.来自种子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答案】C【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时,发育成根,不能吸收有机物,而是来自于种子本身,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一般储存在子叶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是由胚乳提供。等发育出叶后。故选:C。15.(3分)如图表示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丝的产量,应延长A阶B.作茧自缚指的是阶段B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危害最大的是C阶段D.蜜蜂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A→B→C→D【答案】D【解答】解:A、若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应延长A幼虫阶段。B、作茧自缚指的是阶段B蛹期。C、若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C正确。D、蜜蜂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故选:D。16.(3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前应先将其点燃D.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答案】C【解答】解:A、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影响到实验效果,故本选项正确。B、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故本选项正确。C、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如果移动蜡烛c前先将其点燃,实验很难进行,符合题意。D、因蜡烛是点燃的,能保证实验效果,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7.(3分)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按下遥控器时,我们看见遥控器上发出的红光就是红外线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期杀菌消毒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命【答案】A【解答】解:A、按下遥控器时,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学生不在校期间可用紫外线对教室进行定期杀菌消毒;C、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后,故C正确;D、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故D正确。故选:A。18.(3分)如图,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形成菌落( )A. B.C. D.【答案】C【解答】解:A、培养基中含有抗生素A和含有抗生素B的两组对照,A错误。B、在三组实验中,而另一组实验是无细菌的条件,因此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此方案中包含三组实验,一组空白对照实验只有细菌(用不加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D、此方案中包含四组实验,另外两组只含有抗生素,因此不能形成对照实验。故选:C。19.(3分)“刷脸支付”已成为人们购物付款的一种常用方式。如图所示,顾客只需面对付款设备,该设备就会利用摄像头自动进行人脸识别( )A.摄像头对光有发散作用B.人脸识别时,人脸要处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C.人脸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当人脸远离摄像头时,人脸经摄像头所成的像会变小【答案】D【解答】解:ABC、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缩小的实像的规律工作的;D、当人脸远离摄像头时,像距变小,故D正确。故选:D。20.(3分)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相符合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A 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用放大镜观察 观察种子B 潜入水下,用力敲击两块铁块是否能听到声音 探究液体能否传声C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音,观察振动快慢 探究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 光反射实验中,绕法线前后转动纸板 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不能看到种子,胚珠完成受精才能发育成种子,故A错误;B.潜入水下,用力敲击两块铁块,可以探究液体能否传声,故B正确;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音,可以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合;D.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绕法线前后转动纸板,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合。故选:B。二、简答题(21-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8分)21.(2分)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1)智能手机可以自动识别用户的声音,这主要是利用声音的 音色 特性。(2)如图是一个商品条形码,用手机扫描时是主要是通过 白色 (选填“白色”或“黑色”)部分获取商品信息的,它反射光的能力较强。【答案】(1)音色;(2)白色。【解答】解:(1)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智能手机可以根据音色自动识别用户的声音;(2)如图是一个商品条形码,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因此用手机扫描时是主要是通过白色部分获取商品信息的。故答案为:(1)音色;(2)白色。22.(3分)如图是四种微生物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和图乙、丙、丁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图乙、丁所示生物通过产生a 孢子 (写名称)来繁殖后代。(3)在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图丙 酵母菌 (写名称)所示生物。【答案】(1)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孢子。(3)酵母菌。【解答】解:(1)甲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丙酵母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甲细菌与青霉。(2)图丁中的a是孢子,乙、丁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丙既可以孢子生殖也可以出芽生殖。(3)在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利用的微生物是图丙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故答案为:(1)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孢子。(3)酵母菌。23.(5分)图甲为人类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乙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A]是 精子 ,其特点是 B (选项字母)。A.体积大,营养多B.体积小,能游动,有细胞核C.体积大,不能游动D.体积小,能游动,无细胞核(2)[C] 受精卵 形成的场所在图乙中的[ 2 ](填数字)。(3)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 3 ](填数字)。【答案】(1)精子;B。(2)受精卵;2。(3)3。【解答】解:(1)A精子的形状与蝌蚪非常相似,全长只有0.05mm,有细胞核,在尾部的快速摆动下。(2)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C受精卵。(3)3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也是通过脐带。故答案为:(1)精子;B。(2)受精卵;2。(3)3。24.(4分)请对下列动物的生殖方式进行分类(填序号)。①猫 ②青蛙 ③狗 ④金鱼 ⑤蝙蝠 ⑥蝗虫 ⑦麻雀 ⑧鳄鱼 ⑨鸭嘴兽属于卵生的动物是 ②④⑥⑦⑧⑨ ,属于体外受精的动物是 ②④ 。【答案】②④⑥⑦⑧⑨;②④。【解答】解:哺乳动物绝大多数是胎生,体内受精、体外受精、体外受精,体内受精、体内受精,属于卵生的动物是:②青蛙、⑥蝗虫、⑧鳄鱼。属于体外受精的动物是:②青蛙。故答案为:②④⑥⑦⑧⑨;②④。25.(2分)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ACEFG 。(填写字母即可)A.用久了的黑板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B.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C.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D.太阳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E.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F.在万花筒里看到五颜六色的图案G.太阳灶可以将光会聚到一点对物体进行加热【答案】ACEFG。【解答】解:A.用久了的黑板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是光的镜面反射;B.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是光的折射形成;C.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是平面镜成像;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E.看到平面镜中自己的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F.在万花筒里看到五颜六色的图案是光多次反射形成的;G.太阳灶可以将光会聚到一点对物体进行加热是光的反射;故答案为:ACEFG。26.(12分)如图所示,根据对声音的传播及特性的学习,完成以下填空。(1)如图1所示,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B (填字母)。A.推理法B.类比法C.控制变量法D.转换法(2)如图2所示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此现象说明 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3)如图3示,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则发出的声音主要是 瓶子和水 的振动产生,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 丙、乙、甲、丁 。(4)图4是人耳结构图。听觉感受器位于 8 (填序号),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咽鼓管 (填结构名称)开放,空气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答案】(1)B;(2)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3)瓶子和水;丙、乙、甲、丁;(4)8;咽鼓管。【解答】解:(1)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类比法,B正确。故选B。(2)敲打右侧音叉,发现左侧音叉与它接触的乒乓球会被弹起。(3)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量的水,可以产生声音,水越少振动频率越快、甲、乙、丙。(4)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听觉感受器位于8耳蜗,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故答案为:(1)B;(2)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丙、乙、甲、丁;(4)8。27.(10分)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植株、雌蕊、果实和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丁中的[ ② ]发育而来(填写数字),而图丙中的②是由图乙中的[ ④ ]发育而来的(填写数字),图丁中的①会发育成植株中 连接根和茎 的部位。(2)图乙要结出图丙,必需依次经历传粉、 受精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3)若图丁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丁中的[ ④ ](填写数字)。【答案】(1)②;④;连接根和茎。(2)受精。(3)④。【解答】解:(1)种子中的胚芽发育成植物体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依据花与果实的对应关系,图丁中的①胚轴将会发育成植株中连接根和茎的部位。(2)图乙中的雌蕊要结出图丙中的果实,必需依次经历传粉。(3)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所以大豆油主要来自图丁中④子叶。故答案为:(1)②;④;连接根和茎。(2)受精。(3)④。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54分)28.(8分)育苗工厂的建立可以让“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在车间内完成。种子萌发,需要什么外界条件?小黄参观了某花卉公司育苗车间后,决定自己动手材料器具:锥形瓶4个、清水、恒温箱、绿豆种子若干。小黄设结实验方案(如图)及预测结果(如表):装置 数量 条件 温度 时间 预测结果① 10粒 干燥、充足的空气 25℃ 3天 0粒萌发② 10粒 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25℃ 3天 0粒萌发③ 10粒 潮湿、充足的空气 25℃ 3天 10粒萌发④ 10粒 潮湿、充足的空气 2℃ 3天 0粒萌发(1)比较①和③的结果可得出种子萌发需要 适量的水分 。(2)若要验证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应该选择 ③和④ 两组构成对照。(3)小黄设计的实验中为何每瓶要放10粒种子,而不只放1粒种子,原因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可信度 。(4)如果③最后的实验结果是一粒也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已经死亡或种子正处在休眠期 。【答案】(1)适量的水分;(2)③和④;(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可信度;(4)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已经死亡或种子正处在休眠期。【解答】解:(1)(2)③号瓶萌发具备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即: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③号瓶可起到对照作用、②和③,变量分别是水、温度、充足的空气。由题可知3号瓶满足条件应为对照组。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说明了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需要的必要条件,说明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需要的必要条件,说明了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需要的必要条件。(3)实验过程用10粒种子,而不只放1粒种子,减少实验误差。(4)③号装置种子在满足了环境条件的情况下仍然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已经死亡或种子正处在休眠期。故答案为:(1)适量的水分;(2)③和④;(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4)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已经死亡或种子正处在休眠期。29.(6分)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①将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制成100%大蒜提取液。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③吸取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18~24小时。⑤拍照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1)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将等量的 无菌水 (填“自来水”或“无菌水”)滴入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2)如图甲所示,含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 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据图乙可知,抑菌效果最佳的大蒜提取液浓度是100%。(3)小组成员经查阅资料得:大蒜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请你说说能充分发挥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 将大蒜切碎食用 。【答案】(1)无菌水(2)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3)将大蒜切碎食用【解答】解:(1)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实验变量是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2)图甲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围出现了抑菌圈。据图乙可知,抑菌圈直径最大。(3)因为完整的大蒜瓣破坏后才会形成大蒜素,因此我们可以将大蒜切碎食用。故答案为:(1)无菌水(2)大蒜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生长(3)将大蒜切碎食用30.(6分)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太阳能热发电站。如图甲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平面镜)(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定日镜有表格以下三种材料可选,请选择最适合的材料 选用材料C;该材料不透光,光反射率高,能将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 。材料 特性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B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凹凸不平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2)请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图丙画出定日镜的位置。(3)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为了准确将太阳光反射到接收器上,平面镜应绕O点为轴 顺时针 旋转。【答案】(1)选用材料C;该材料不透光,光反射率高,能将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2)见解答;(3)顺时针。【解答】解:(1)为了提高太阳能反射率,且把太阳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使太阳光发生镜面反射),应该选择不透明、表面光滑的材料C。(2)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再作法线的垂线,如图所示:(3)太阳落山时即太阳光AO在纸面顺时针转动,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为法线可知,结合(2)的图片可知。故答案为:(1)选用材料C;该材料不透光,能将光定向反射到接收器;(3)顺时针。31.(8分)小楼在树底下看到地面上除了轮廓分明的树叶影子外,还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1)树叶影子的形成的原理是 光沿直线的传播 。(2)小楼对圆形光斑大小不同产生了疑问,并由此产生了四种猜想;①可能与树叶缝隙的大小有关;③可能与地面到缝隙的距离有关;④可能与缝隙到太阳的距离有关。小周马上就否定了猜想④ 大树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较大,缝隙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似认为是相等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楼准备了一个简易的小孔成像仪(如图1)和如图2的材料。(开着四种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覆盖在上面的卡片乙按照箭头方向移动),小楼应该选择卡片 A 组合(填“A”“B”“C”或“D”)。在实验过程中,在改变小孔大小的同时 物距和像距 (填“物距”“像距”或“物距和像距”)相同。【答案】(1)光沿直线的传播;(2)大树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较大,缝隙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似认为是相等的;(3)A;物距和像距。【解答】解:(1)树叶影子的形成表明了光沿直线的传播特点;(2)由于大树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较大,缝隙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可以近似认为是相等的;(3)A图中随着卡片乙向沿着箭头方向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故A符合要求,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故答案为:(1)光沿直线的传播;(2)大树和太阳之间的距离较大;(3)A。32.(16分)小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小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保持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0 cm。(2)随着蜡烛燃烧,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 上 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下 调整(选填“上”、“下”、“左”、“右”)。(3)将如图中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可运用于 投影仪 (举一个例子)。(4)若实验中改用发绿光的电子蜡烛作光源,也恰好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有清晰的像。然后将光源换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发红光的电子蜡烛,理论上应将光屏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到合适位置,这是因为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更 弱 (选填“强”或“弱”)。【答案】(1)同一高度;10;(2)上;下;(3)放大;投影仪;(4)右;弱。【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由图可知,此时u>v,说明u=30cm>2f,即15cm>f>7.5cm;(2)随着蜡烛燃烧,蜡烛变短,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向上移动,应将凸透镜向下调整;(3)将如图中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成倒立,应用于投影仪;(4)若实验中改用发绿光的电子蜡烛作光源,也恰好在图示位置;然后将光源换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理论上应将光屏向右移到合适位置。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10;下;(3)放大;(4)右;弱。33.(10分)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小张进行了图甲所示实验: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拿开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请观察眼球结构(如图乙所示),回答:(1)你认为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甲实验中的 光屏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矫正近视眼要佩戴的眼镜镜片应该是 丁 (选填“丙”或“丁”)。(3)拿开眼镜后,为了再次呈现出清晰的像,光屏应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4)为预防近视眼,我校提倡课间同学们远眺。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晶状体曲度生的变化是 由大变小 。(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答案】(1)光屏;(2)前方;丁;(3)靠近;(4)由大变小。【解答】解:(1)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当看物体时会将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3)拿开眼镜后,像会提前会聚,光屏应靠近凸透镜。(4)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视远物时。人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故答案为:(1)光屏;(2)前方;丁;(4)由大变小。四、作图题(共8分,其中34题、35题2分,36题4分)34.(2分)如图所示,两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缺失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答案】【解答】解:平行于光轴光线经过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5.(2分)如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线经过点P,请你作出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完整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S在水中成的像S′,所以连接AS′。分别连接SO、OA,可以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36.(4分)如图为一辆车中的司机通过后视镜过程汽车后方情况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司机眼睛看到C点的光路图。【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先延长AB,然后作C点关于AB的对称点,并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并标出光线的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