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2)通过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通过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做电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和一般方法。素养目标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数据表格及实验数据分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实验室里有些定值电阻没有标签了,你能帮老师贴上正确的标签吗?我们知道,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 伏安法测电阻的认识[阅读课本]P80~P81“电流可以用电流表……选择适当的量程”[小组讨论]思考用什么方法测电阻?给同学们一个例题:用电压表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 V时,电流表测得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0.2 A,则R的阻值为多少?[分析]R==10 Ω[思考]根据上面计算,如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提示]可以这样考虑:(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需要哪些测量工具?(3)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这也让我们找到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伏安法”测电阻。[归纳提升]伏安法测电阻(1)提出问题:运用欧姆定律的知识你能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吗?(2)设计实验电路图及实验方案(大部分学生设计的电路图没有滑动变阻器)。(3)教师提出问题:①如果只做一次实验,结果可靠吗?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怎么做?②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和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如何改进测量电路图?(4)学生思考、讨论并设计实验电路图(对于多次测量的方法,学生可能有用滑动变阻器的,也有改变电池个数的,教师对这些方法都应给予肯定)。(5)教师将学生设计的具有代表性的电路图用实物投影呈现给全班同学,师生共同对这些电路图进行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正确的电路图。(6)设计好电路图后,引导学生根据电路图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数据记录表。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平均值/Ω123 注意事项:(1)学生进行实验前教师提示: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的状态;②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③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④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并正确连接电表的正、负接线柱。(2)教师根据学生做实验的情况进行指导:如连接电路时出现的故障如何排除(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如何进行试触等。(3)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填入表中。学生操作,读数,填表,再分别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4)整理实验器材。探究点2 伏安法测电阻的适合范围[阅读课本]P81“想想做做”[思考]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吗?[提示]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电阻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阻值受温度影响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变大,灯丝的电阻变化不是实验误差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灯丝的电阻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求平均值。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是电学实验的经典电路,可实现多种电学实验。安排这个实验,在理论方面可以加深对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电路的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