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七下·永定期中)“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读亚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跨东、西两半球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温带C.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跨经度最广D.亚欧大陆西部,东临太平洋2.依据河流流向可推测出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四周高、中间低C.北高南低 D.中间高、四周低【答案】1.A2.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点评】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1.A、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跨东、西两半球,也跨南、北两半球,A正确;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错误;C、亚洲南北跨纬度大,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C错误;D、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D错误。故答案为:A。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边海洋,可推测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024七下·永定期中)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乔木,树干粗大,喜湿耐干,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是( )A.甲地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B.乙地 全年高温少雨C.甲地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乙地 全年高温多雨4.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答案】3.A4.A【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解析】【点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热带草原6-8月为湿季,南半球的热带草原12-次年2月为湿季,非洲气候分布特征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所以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有“定期迁徙”的习性。3.由材料可知,猴面包树树干粗大,喜湿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读图可知,甲地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4.读材料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故分布在甲地。读题可知,图中景观拍摄于湿季,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故选2月。故答案为:A。(2024七下·永定期中)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来自欧洲及其他大洲的移民及其后裔逐步成为美洲人口的主体。读16-20世纪美洲移民来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人种6.16-20世纪美洲移民除来自欧洲外,多来源于( )A.非洲、大洋洲 B.亚洲、大洋洲C.非洲、亚洲 D.亚洲、南极洲7.沿图示线路从A洲移民至B洲,需穿越(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答案】5.C6.C7.B【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不同的人种;美洲概况【解析】【点评】印第安人是除对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5.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6.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6-20世纪美洲移民除来自欧洲外,多来源于亚洲和非洲,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7.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非洲,B为北美洲,沿图示线路从A非洲移民至B北美洲,需穿越大西洋,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下·永定期中)龙卷风多形成于冷暖气流交汇的平坦地区。位于北美洲的美国,龙卷风数量多且强度大,被称为“龙卷风之乡”。读北美洲气流运动示意图和“北美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反映北美洲地势特征是( )A.东部高,西部低 B.东西高,中部低C.中间低,四周高 D.北高南低9.使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局限于西部沿海狭长地带的山脉A是( )A.落基山脉 B.阿特拉斯山脉C.乌拉尔山 D.阿尔卑斯山10.根据图文资料推测,美国龙卷风高发区位于示意图中的(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11.龙卷风是一种气象灾害,龙卷风来袭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迅速躲避到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B.空旷地区尽量伏于低洼地面C.野外远离电线杆和高大树木D.行车时提高车速尽快避开【答案】8.B9.A10.C11.D【知识点】美洲概况;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和从墨西哥湾北上的暖空气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即使在墨西哥湾沿海,冬季也会出现寒冷天气。8.读图可知,北美洲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部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9.A、北美洲西部沿海狭长地带的山脉A是落基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为南北走向,A正确;B、阿特拉斯山脉是非洲西北部的山脉,B错误;C、乌拉尔山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C错误;D、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D错误。故答案为:A。10.由材料可知,龙卷风多形成于冷暖气流交汇的平坦地区,丙区域为大平原,这里地形平坦,利于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和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交汇,在春季多发龙卷风,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1.A、迅速躲避到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A正确;B、在空旷区域,应就近寻找低洼地面伏于地面,B正确;C、在野外远离电线杆和高大树木,C正确;D、如果是行驶中遇到龙卷风,不要试图继续开车躲避,龙卷风不仅可以将沿途的汽车和人吸起“吞食”,还能使汽车内外产生很大的气压差而引起爆炸,这时尽量把车停到低洼地、涵洞、隧道等安全地带,下车躲避,D错误;故答案为:D。(2024七下·永定期中)读南美洲局部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2.对甲、乙两地气候特点与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地B.甲地气候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较多C.乙地的夏季(6、7、8月)气温低D.乙地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少13.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答案】12.B13.C【知识点】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两侧的水分、气温状况也会产生差异。比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2.A、据图分析可知,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A错误;B、甲地位于迎风坡,气候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较多,B正确;C、乙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位于南半球,6、7、8月为乙地的冬季,气温低,C错误;D、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较少,D错误。故答案为:B。1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人类活动等都不是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2024七下·永定期中)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通常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甲海峡是( )A.英吉利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15.对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天然水道B.位于马来群岛和大洋洲之间C.地处亚、非、欧“十字路口”位置D.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16.一艘从我国出发的轮船经甲海峡西行能到达( )①印度 ②日本 ③非洲 ④阿拉伯半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7.甲海峡所在区域是地震多发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处在( )A.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B.欧亚、太平洋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D.欧亚、大洋洲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答案】14.C15.D16.C17.B【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点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被称为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咽喉”。14.读图可知,甲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位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答案为:C。15.A、读图可知,甲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水道,A错误;B、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B错误;C、地处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置,C错误;D、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D正确。故答案为:D。16.一艘从我国出发的轮船经甲海峡西行能到达①印度 ③非洲 ④阿拉伯半岛,①③④正确; ②日本在我国东部,从我国出发去日本,不经过马六甲海峡,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7.甲马六甲海峡地处欧亚、太平洋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024七下·永定期中)2021年建成通车的中老铁路连接我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劲推动力。但其修建难度极大,全线约87%路段为桥梁和隧洞。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简图和万象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8.老挝( )A.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B.地势南高北低C.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D.是发展中国家19.因桥梁、隧洞多,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主要因该铁路沿线( )A.气候湿热,洪涝多发 B.地表崎岖,河流众多C.植被茂盛,野生动物袭扰 D.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大20.中老铁路上运行的“澜沧号”动车组由中国制造,与“澜沧号”命名有关的河流是( )A.多瑙河 B.红河 C.长江 D.湄公河21.从万象开往昆明的火车货运列车上,不可能大批量运载的货物是( )A.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B.稻米C.香蕉 D.榴莲22.暑假期间乘坐“澜沧号”动车前往老挝旅游,不必携带( )A.清凉衣物 B.羽绒服 C.雨具 D.防晒用品【答案】18.D19.B20.D21.A22.B【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内陆国。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多瑙河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18.A、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老挝位于北回归线以南,A错误;B、根据河流流向可以判断老挝地势为北高南低,B错误;C、老挝处于越南和缅甸包围之中,不临海,是一个内陆国,C错误;D、老挝是发展中国家,D正确。故答案为:D。19.读图可知,中老铁路经过山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地质条件复杂,因此遇山建隧道,遇河谷架桥梁,所以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B正确,排除ACD.故答案为:B。20.根据所学知识,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出中国后称为“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因此与“澜沧号”命名有关的是湄公河,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21.万象地处热带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和热带水果(香蕉、榴等莲)生长,因此,稻米、香蕉、榴莲都有可能是运往昆明的货物,BCD不符合题意;老挝经济相对落后,应该是从中国进口先进机械和电子产品,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A、读图可知,老挝全年高温,需要带清凉衣物,A不符合题意;B、老挝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因此到老挝旅游不必携带羽绒服,B符合题意;C、老挝热带季风气候,多雨,需带雨具,C不符合题意;D、老挝纬度低,光照强烈,需带防晒用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24七下·永定期中)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又是世界古老聚落的代表。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四大文明古国均位于( )A.亚洲 B.降水丰富的地区C.热带地区 D.河流沿岸24.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与泰姬陵有关的文明古国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埃及25.古老聚落是珍稀的文化遗产,对古老聚落的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修旧如旧 B.修旧如新 C.拆旧建新 D.建新如旧【答案】23.D24.B25.A【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为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等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由于不断的战争以及入侵已导致其文明与历史的中断,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与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23.四大文明古国指代亚洲的古巴比伦沿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分布、古代中国沿黄河流域分布、古印度沿印度河流域分布和非洲的古埃及沿尼罗河流域分布,D正确,ABC错。故答案为:D。24.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故答案为:B。25.古老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古老聚落是文化遗产,保持特色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二、综合题(50分)26.(2024七下·永定期中)水稻喜温喜湿,是依托于水环境生长的作物,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尤其在夏季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同时,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读亚洲水稻分布简图(左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探究亚洲水稻种植的条件。(1)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在东亚、 和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多地处 (高/中/低)纬度地区,光照 ,有利于水稻生长。(2)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 和 气候区,这两种气候对亚洲水稻种植的共同有利影响是 。(3)亚洲河流众多,甲和乙 河等河流,以及大量的湖泊和地下水,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 。(4)亚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有利于水稻种植,由此可推测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在 (地形类型)地区。(5)结论:适宜的 、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等为亚洲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6)你还能例举亚洲其他利于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吗 (至少两点)。【答案】(1)东南亚;低;充足(2)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3)恒;灌溉水源(4)平原(5)气候(6)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等【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处于赤道到30°N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2)亚洲东部主要以季风气候为主,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这两种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3)亚洲河流众多,甲长江和乙恒河等河流,以及大量的湖泊和地下水,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4)亚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有利于水稻种植,由此可推测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区。(5)雨热同期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等为亚洲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6)亚洲种植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地区。27.(2024七下·永定期中)中国是许多非洲国家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投资是非洲发展的助推器。读非洲地形分布图、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和矿产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描述非洲海陆位置特征: 。(2)据非洲地形分布图判断非洲地形类型以 为主;分析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的主要原因是 。(3)非洲被誉为“热带大陆”,请从图示信息中找出理论依据 ;图示资料还显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呈现 特点。(4)据图分析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甲河流流向是 ;甲、乙两河流水量大的是 ,你的判断理由是 (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5)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资企业聘用的当地员工多为 种人;图示显示,中非合作中非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中国投资给非洲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至少两点)。【答案】(1)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相邻(2)高原;海拔高(3)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4)自南向北流;乙;乙河流经刚果盆地,便于集水;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5)黑;矿产资源丰富;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相邻。(2)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南部和东部分布着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3)读图分析,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被誉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基本对称;赤道附近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4)读非洲地形图可知,甲河为尼罗河,流经区域的地势南高北低,所以尼罗河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甲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水量小;而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且流经刚果盆地,便于集水,所以水量大。(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种人为主,被誉为“黑种人的故乡”。图中能看出中非合作中非洲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中国展开对非洲的投资,能够给非洲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等。【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8.(2024七下·永定期中)南美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最繁茂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丰富,为人类提供多种价值很高的木材、药材。同时还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读南美洲地形分布图和橡胶园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东临 洋,北以甲 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邻。(2)南美洲地形分东、西两部分,西部是 (地形区),东部高原和 相间分布。(3)根据图示橡胶园的分布和气候资料推测,橡胶生长喜 (高温多雨/温和湿润)环境。(4)南美洲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地区,其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主要原因是 。(5)南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其应该开发还是保护,人们争论不休。正确的做法是 ,请你说出理由 。【答案】(1)热;大西;巴拿马(2)安第斯山脉;平原(3)高温多雨(4)亚马孙平原;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5)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①环境要保护,当地居民也要有更好的生活,②森林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③开发时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以甲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邻,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地形分东、西两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3)据橡胶园的分布和气候资料图可知,橡胶园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橡胶生长喜高温多雨的环境。(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其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主要原因是它可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5)南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其应该开发还是保护,人们争论不休。正确的做法是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原因是环境要保护,当地居民也要有更好的生活;森林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更新森林资源;开发时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点评】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其中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29.(2024七下·永定期中)地图既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读南亚地形分布图、南亚农作物分布图和孟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小明同学在学习南亚时将南亚位置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据图写出“南洋”指 洋,“东湾”指 。(2)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甲 山脉、中部为乙 平原和丙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3)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其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原因是 。(4)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请据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5)据图分析孟买气候特征是 ;当南亚盛行图示季风时,孟买正值 (热/雨/凉)季;该盛行风对南亚农业生产影响大,当该盛行风弱、来的晚、退的早时,易发生 (自然灾害),农业可能歉收。(6)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据图判断孟买适宜发展 (棉纺织/麻纺织)业。【答案】(1)印度;孟加拉湾(2)喜马拉雅;印度河(3)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4)①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中部,②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③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5)全年高温,分热、雨、凉三季或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干旱(6)棉纺织【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洋”指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东湾”指孟加拉湾,位于印度洋北部。(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甲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中部为乙印度河平原和丙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南亚地势南北高,中部低。(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是世界“雨极”,其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原因是地处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其主要原因是南亚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冷空气入侵,南部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热、雨、凉三季;当南亚盛行图示西南季风时,孟买正值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该盛行风即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影响大,当该盛行风弱、来的晚、退的早时,易发生旱灾,当该盛行风强、来的早、退的晚时,易发生涝灾,农业可能歉收。(6)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孟买适宜发展棉纺织业,因为孟买靠近棉花产地,可以为棉纺织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点评】南亚其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1 / 1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2024七下·永定期中)“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读亚洲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跨东、西两半球B.大部分地区位于南温带C.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跨经度最广D.亚欧大陆西部,东临太平洋2.依据河流流向可推测出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四周高、中间低C.北高南低 D.中间高、四周低(2024七下·永定期中)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乔木,树干粗大,喜湿耐干,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是( )A.甲地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B.乙地 全年高温少雨C.甲地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乙地 全年高温多雨4.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2024七下·永定期中)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来自欧洲及其他大洲的移民及其后裔逐步成为美洲人口的主体。读16-20世纪美洲移民来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是(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人种6.16-20世纪美洲移民除来自欧洲外,多来源于( )A.非洲、大洋洲 B.亚洲、大洋洲C.非洲、亚洲 D.亚洲、南极洲7.沿图示线路从A洲移民至B洲,需穿越(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2024七下·永定期中)龙卷风多形成于冷暖气流交汇的平坦地区。位于北美洲的美国,龙卷风数量多且强度大,被称为“龙卷风之乡”。读北美洲气流运动示意图和“北美大陆沿4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反映北美洲地势特征是( )A.东部高,西部低 B.东西高,中部低C.中间低,四周高 D.北高南低9.使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局限于西部沿海狭长地带的山脉A是( )A.落基山脉 B.阿特拉斯山脉C.乌拉尔山 D.阿尔卑斯山10.根据图文资料推测,美国龙卷风高发区位于示意图中的(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11.龙卷风是一种气象灾害,龙卷风来袭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迅速躲避到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B.空旷地区尽量伏于低洼地面C.野外远离电线杆和高大树木D.行车时提高车速尽快避开(2024七下·永定期中)读南美洲局部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2.对甲、乙两地气候特点与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乙地B.甲地气候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较多C.乙地的夏季(6、7、8月)气温低D.乙地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较少13.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2024七下·永定期中)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通常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甲海峡是( )A.英吉利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15.对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天然水道B.位于马来群岛和大洋洲之间C.地处亚、非、欧“十字路口”位置D.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16.一艘从我国出发的轮船经甲海峡西行能到达( )①印度 ②日本 ③非洲 ④阿拉伯半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7.甲海峡所在区域是地震多发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处在( )A.板块内部,地壳不稳定B.欧亚、太平洋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板块交界地带,地壳稳定D.欧亚、大洋洲与非洲板块交界处(2024七下·永定期中)2021年建成通车的中老铁路连接我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了强劲推动力。但其修建难度极大,全线约87%路段为桥梁和隧洞。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简图和万象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8.老挝( )A.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B.地势南高北低C.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D.是发展中国家19.因桥梁、隧洞多,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主要因该铁路沿线( )A.气候湿热,洪涝多发 B.地表崎岖,河流众多C.植被茂盛,野生动物袭扰 D.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大20.中老铁路上运行的“澜沧号”动车组由中国制造,与“澜沧号”命名有关的河流是( )A.多瑙河 B.红河 C.长江 D.湄公河21.从万象开往昆明的火车货运列车上,不可能大批量运载的货物是( )A.先进机械、电子产品 B.稻米C.香蕉 D.榴莲22.暑假期间乘坐“澜沧号”动车前往老挝旅游,不必携带( )A.清凉衣物 B.羽绒服 C.雨具 D.防晒用品(2024七下·永定期中)四大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又是世界古老聚落的代表。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3.四大文明古国均位于( )A.亚洲 B.降水丰富的地区C.热带地区 D.河流沿岸24.四大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与泰姬陵有关的文明古国是( )A.古中国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埃及25.古老聚落是珍稀的文化遗产,对古老聚落的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修旧如旧 B.修旧如新 C.拆旧建新 D.建新如旧二、综合题(50分)26.(2024七下·永定期中)水稻喜温喜湿,是依托于水环境生长的作物,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尤其在夏季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同时,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读亚洲水稻分布简图(左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探究亚洲水稻种植的条件。(1)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在东亚、 和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多地处 (高/中/低)纬度地区,光照 ,有利于水稻生长。(2)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 和 气候区,这两种气候对亚洲水稻种植的共同有利影响是 。(3)亚洲河流众多,甲和乙 河等河流,以及大量的湖泊和地下水,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 。(4)亚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有利于水稻种植,由此可推测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在 (地形类型)地区。(5)结论:适宜的 、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等为亚洲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6)你还能例举亚洲其他利于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吗 (至少两点)。27.(2024七下·永定期中)中国是许多非洲国家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投资是非洲发展的助推器。读非洲地形分布图、非洲主要气候类型和矿产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据图描述非洲海陆位置特征: 。(2)据非洲地形分布图判断非洲地形类型以 为主;分析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的主要原因是 。(3)非洲被誉为“热带大陆”,请从图示信息中找出理论依据 ;图示资料还显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呈现 特点。(4)据图分析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受地形地势因素影响,甲河流流向是 ;甲、乙两河流水量大的是 ,你的判断理由是 (请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5)中非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中资企业聘用的当地员工多为 种人;图示显示,中非合作中非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中国投资给非洲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至少两点)。28.(2024七下·永定期中)南美洲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最繁茂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丰富,为人类提供多种价值很高的木材、药材。同时还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读南美洲地形分布图和橡胶园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东临 洋,北以甲 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邻。(2)南美洲地形分东、西两部分,西部是 (地形区),东部高原和 相间分布。(3)根据图示橡胶园的分布和气候资料推测,橡胶生长喜 (高温多雨/温和湿润)环境。(4)南美洲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地形区)地区,其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主要原因是 。(5)南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其应该开发还是保护,人们争论不休。正确的做法是 ,请你说出理由 。29.(2024七下·永定期中)地图既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读南亚地形分布图、南亚农作物分布图和孟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小明同学在学习南亚时将南亚位置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据图写出“南洋”指 洋,“东湾”指 。(2)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甲 山脉、中部为乙 平原和丙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3)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其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原因是 。(4)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请据图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5)据图分析孟买气候特征是 ;当南亚盛行图示季风时,孟买正值 (热/雨/凉)季;该盛行风对南亚农业生产影响大,当该盛行风弱、来的晚、退的早时,易发生 (自然灾害),农业可能歉收。(6)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据图判断孟买适宜发展 (棉纺织/麻纺织)业。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A2.D【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解析】【点评】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1.A、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跨东、西两半球,也跨南、北两半球,A正确;B、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B错误;C、亚洲南北跨纬度大,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C错误;D、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D错误。故答案为:A。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边海洋,可推测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3.A4.A【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解析】【点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的夏季是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的热带草原6-8月为湿季,南半球的热带草原12-次年2月为湿季,非洲气候分布特征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所以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有“定期迁徙”的习性。3.由材料可知,猴面包树树干粗大,喜湿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其分布地区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读图可知,甲地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4.读材料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故分布在甲地。读题可知,图中景观拍摄于湿季,甲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故选2月。故答案为:A。【答案】5.C6.C7.B【知识点】七大洲的位置、分布及轮廓特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不同的人种;美洲概况【解析】【点评】印第安人是除对因纽特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5.据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是黄种人,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6.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16-20世纪美洲移民除来自欧洲外,多来源于亚洲和非洲,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7.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A为非洲,B为北美洲,沿图示线路从A非洲移民至B北美洲,需穿越大西洋,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8.B9.A10.C11.D【知识点】美洲概况;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山地;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和从墨西哥湾北上的暖空气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即使在墨西哥湾沿海,冬季也会出现寒冷天气。8.读图可知,北美洲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部低,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9.A、北美洲西部沿海狭长地带的山脉A是落基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为南北走向,A正确;B、阿特拉斯山脉是非洲西北部的山脉,B错误;C、乌拉尔山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C错误;D、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D错误。故答案为:A。10.由材料可知,龙卷风多形成于冷暖气流交汇的平坦地区,丙区域为大平原,这里地形平坦,利于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和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交汇,在春季多发龙卷风,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1.A、迅速躲避到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A正确;B、在空旷区域,应就近寻找低洼地面伏于地面,B正确;C、在野外远离电线杆和高大树木,C正确;D、如果是行驶中遇到龙卷风,不要试图继续开车躲避,龙卷风不仅可以将沿途的汽车和人吸起“吞食”,还能使汽车内外产生很大的气压差而引起爆炸,这时尽量把车停到低洼地、涵洞、隧道等安全地带,下车躲避,D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12.B13.C【知识点】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点评】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两侧的水分、气温状况也会产生差异。比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2.A、据图分析可知,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A错误;B、甲地位于迎风坡,气候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较多,B正确;C、乙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位于南半球,6、7、8月为乙地的冬季,气温低,C错误;D、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较少,D错误。故答案为:B。1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人类活动等都不是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14.C15.D16.C17.B【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解析】【点评】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被称为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咽喉”。14.读图可知,甲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位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答案为:C。15.A、读图可知,甲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水道,A错误;B、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B错误;C、地处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位置,C错误;D、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D正确。故答案为:D。16.一艘从我国出发的轮船经甲海峡西行能到达①印度 ③非洲 ④阿拉伯半岛,①③④正确; ②日本在我国东部,从我国出发去日本,不经过马六甲海峡,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17.甲马六甲海峡地处欧亚、太平洋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18.D19.B20.D21.A22.B【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的湿热的气候与丰富的物产;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解析】【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可以概括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内陆国。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多瑙河是世界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18.A、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老挝位于北回归线以南,A错误;B、根据河流流向可以判断老挝地势为北高南低,B错误;C、老挝处于越南和缅甸包围之中,不临海,是一个内陆国,C错误;D、老挝是发展中国家,D正确。故答案为:D。19.读图可知,中老铁路经过山区,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地质条件复杂,因此遇山建隧道,遇河谷架桥梁,所以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B正确,排除ACD.故答案为:B。20.根据所学知识,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出中国后称为“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因此与“澜沧号”命名有关的是湄公河,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21.万象地处热带地区,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和热带水果(香蕉、榴等莲)生长,因此,稻米、香蕉、榴莲都有可能是运往昆明的货物,BCD不符合题意;老挝经济相对落后,应该是从中国进口先进机械和电子产品,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2.A、读图可知,老挝全年高温,需要带清凉衣物,A不符合题意;B、老挝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全年高温,因此到老挝旅游不必携带羽绒服,B符合题意;C、老挝热带季风气候,多雨,需带雨具,C不符合题意;D、老挝纬度低,光照强烈,需带防晒用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答案】23.D24.B25.A【知识点】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亚洲的人口与国家【解析】【点评】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为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这四个大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而稍后的爱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等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由于不断的战争以及入侵已导致其文明与历史的中断,而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与文明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23.四大文明古国指代亚洲的古巴比伦沿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分布、古代中国沿黄河流域分布、古印度沿印度河流域分布和非洲的古埃及沿尼罗河流域分布,D正确,ABC错。故答案为:D。24.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故答案为:B。25.古老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古老聚落是文化遗产,保持特色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6.【答案】(1)东南亚;低;充足(2)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3)恒;灌溉水源(4)平原(5)气候(6)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等【知识点】亚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处于赤道到30°N之间,位于低纬度地区,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2)亚洲东部主要以季风气候为主,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这两种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水稻生长。(3)亚洲河流众多,甲长江和乙恒河等河流,以及大量的湖泊和地下水,为水稻种植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4)亚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区有利于水稻种植,由此可推测出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区。(5)雨热同期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等为亚洲水稻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6)亚洲种植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地区。27.【答案】(1)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相邻(2)高原;海拔高(3)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沿赤道南北对称分布(4)自南向北流;乙;乙河流经刚果盆地,便于集水;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5)黑;矿产资源丰富;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等【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红海与亚洲相邻。(2)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南部和东部分布着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乞力马扎罗山成为“赤道雪峰”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温低。(3)读图分析,非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被誉为“热带大陆”。非洲的气候类型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基本对称;赤道附近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4)读非洲地形图可知,甲河为尼罗河,流经区域的地势南高北低,所以尼罗河的流向是自南向北流。甲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水量小;而乙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且流经刚果盆地,便于集水,所以水量大。(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种人为主,被誉为“黑种人的故乡”。图中能看出中非合作中非洲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中国展开对非洲的投资,能够给非洲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等。【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8.【答案】(1)热;大西;巴拿马(2)安第斯山脉;平原(3)高温多雨(4)亚马孙平原;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氧气(5)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①环境要保护,当地居民也要有更好的生活,②森林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③开发时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知识点】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南美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解析】【分析】(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以甲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北美洲相邻,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地形分东、西两部分,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3)据橡胶园的分布和气候资料图可知,橡胶园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橡胶生长喜高温多雨的环境。(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其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主要原因是它可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氧气,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5)南美洲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其应该开发还是保护,人们争论不休。正确的做法是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或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原因是环境要保护,当地居民也要有更好的生活;森林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可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更新森林资源;开发时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点评】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其中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29.【答案】(1)印度;孟加拉湾(2)喜马拉雅;印度河(3)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4)①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中部,②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③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5)全年高温,分热、雨、凉三季或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干旱(6)棉纺织【知识点】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分析】(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洋”指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东湾”指孟加拉湾,位于印度洋北部。(2)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甲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中部为乙印度河平原和丙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南亚地势南北高,中部低。(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乞拉朋齐位于印度东北部,是世界“雨极”,其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原因是地处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多地形雨。(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其主要原因是南亚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中部;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冷空气入侵,南部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热、雨、凉三季;当南亚盛行图示西南季风时,孟买正值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该盛行风即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影响大,当该盛行风弱、来的晚、退的早时,易发生旱灾,当该盛行风强、来的早、退的晚时,易发生涝灾,农业可能歉收。(6)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孟买适宜发展棉纺织业,因为孟买靠近棉花产地,可以为棉纺织业提供充足的原料。【点评】南亚其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学生版).docx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