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电流和电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电流、电路及电路图。(2)知道电源和用电器。(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能力目标(1)会连接简单电路,通过实验,了解短路和短接的差别,并知道其危害。(2)通过实验,经历从观察现象到提出问题的过程、经历规范画电路图的过程。素养目标(1)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学难点对电流概念的理解,对通路、断路和短路的理解和识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一组五彩缤纷的灯光视频,激发同学们的感官兴趣,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灯发光都需要用到电,那么电是怎样使灯发光的呢?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 回路[阅读课本]P36“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利用桌子上的实验器材,使小灯泡发光。如何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分析]要想让灯泡亮,必须有电池,还要用导线把各实验器材连接起来,闭合开关,构成闭合的回路。[归纳提升]构成闭合回路才能使灯泡发光。(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2)开关能控制灯泡,开关闭合,灯泡发光;开关断开,灯泡熄灭。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探究点2 电流[阅读课本]P37“电流”[思考]电流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规定电流的方向?[提示]金属导体中有大量能移动的自由电子,平时这些电子的运动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当接上电源后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或者说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阅读课本]P37“想想做做”[思考]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简称LED,具有单向导电性。如何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提示]发光二极管的引脚中较长的为正极,较短的为负极。[思考]如何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判断电流的方向?[提示]如图,当电流由LED的正极流向LED负极时,LED发光,表明它处于导通状态;反之,电流不能从LED负极流向LED正极,LED不会发光。所以,根据其发光与否可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及电流的方向。[归纳提升](1)按照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2)电池的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探究点3 电路的构成[阅读课本]P38“电路的构成”[思考]电路由哪几部分构成?[提示]电路主要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组成。[归纳提升](1)电路元件的作用①电源:提供电能②用电器: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③导线:输送电能④开关:控制电路通断(2)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探究点4 电路图[阅读课本]P38~P39“电路图”[思考]人们为了便于研究电路的构造,常用图形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常用的电学符号有哪些?[提示]如图所示[归纳提升]画电路图时的注意事项:(1)画电路图时,用铅笔画,便于修改。(2)必须用统一电路符号表示元件,不能用实物图形,也不能自己随意改造。(3)整个电路图画成方框图,横平竖直,美观大方;除滑动变阻器外,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4)按照实物图元件排列顺序画电路图,元件状态要一一对应(如开关是断开还是闭合;滑动变阻器下边的接线柱接左侧还是右侧)。(5)导线的中间不能有间隔,各连接处不要形成开路,节点要点好。(6)养成随时将各元件的字母名称标记的习惯。一般来说,灯泡用L表示,开关用S表示。探究点5 通路 断路 短路[阅读课本]P39“通路 断路 短路”[思考]能否用导线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提示]不能将电源两极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否则可能会烧毁电源。[归纳提升]定义 特点通路 正常接通的电路 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断(开)路 某处被切断的电路 无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电源短路 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 危害大,会烧毁电源,绝对不允许用电器被短接 电路中有多个用电器,某个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 被短接的用电器不能工作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课标的要求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理解用电器的作用,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为此,本节教案的设计完全是在领会了新教材设置意图的基础上采用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从连接基本的电路开始,认识电路的基本构成,接着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探究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再利用电路的元件符号替代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并实际动手操作,认识电路的三种状态。但是电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可能比较难理解,需多让学生动手实验。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