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2)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3)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体会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连接串、并联电路。教学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图,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利用串、并联电路特点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电路。◇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灯展上我们会看到五彩缤纷的灯光,它们时暗时亮,那么这些灯之间是怎样连接的?二、教学步骤探究点1 串联和并联[阅读课本]P41“串联和并联”[小组讨论]老师展示自己新家的模型,请同学们帮忙设计两盏床头灯,要求:开关闭合以后两盏灯都亮起来,开关断开后两盏灯均熄灭。可以有几种符合要求的接法?(可参考课本P41图示)[分析]有两种接法:[归纳提升]串联:两个用电器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就说这两个用电器是串联的(如同串糖葫芦)。并联:两个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就说这两个用电器是并联的(如河流中会出现分支一样)。干路:并联电路中两个用电器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做干路。支路:并联电路中某个用电器单独使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做支路。探究点2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阅读课本]P42“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思考]串、并联电路各有什么特点?床头灯用哪一种连接方式更好?[提示]串联电路的特点:(1)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发光。说明有电流经过灯泡,这里只有一条电流路径。(2)开关闭合,灯泡发光,开关断开,灯泡熄灭。说明开关控制整个电路。(3)改变开关的位置,把开关放在两灯的中间,闭合开关,灯泡发光,断开开关,灯泡熄灭。说明开关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它的控制作用。(4)取下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不亮。说明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的特点:(1)闭合开关,两个灯泡都发光。说明有电流经过灯泡,这里有两条电流路径。(2)把干路开关闭合,灯泡发光,开关断开,灯泡熄灭。说明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3)改变开关的位置,把开关放在L1的支路上,此时开关变成支路开关。我们发现,L2一直亮。闭合开关,L1发光;断开开关,L1熄灭。说明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的支路。(4)取下一个灯泡,另一个灯泡继续亮,说明用电器互不影响。综上所述,用电器之间应互不影响,一个灯坏了,另一个灯仍然能用,因此床头灯用并联的方式更好。[归纳提升]串联 并联电路图连接特点 用电器首尾相连 有分叉,用电器并列连接电流路径 一条 两条或两条以上开关作用 任意位置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控制该支路上的用电器用电器间是 否相互影响 相互影响 相互无影响 探究点3 生活中的电路[阅读课本]P43“生活中的电路”[思考]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电路是并联?哪些电路是串联呢?[提示]教室里的灯、家庭各用电器之间、路灯之间等都是并联的,节日小彩灯是串联的。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串联和并联是学生学习电路的基础。从整体上看,这节课首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突出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