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2合订同步练习题--必修1综合拔高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2合订同步练习题--必修1综合拔高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2合订
必修1综合拔高练
五年高考练
考点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1.(2023江苏,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2023海南,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
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福建,1)1923年,年仅31岁的林祥谦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被捕后英勇就义,是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烈士。一百多年来,无数像林祥谦这样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  )
①符合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2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4.(2023北京,1)红色文化主题游——“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示意图重走“进京赶考之路”,是追忆也是洗礼,其意义在于(  )
①感受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开启
②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
③了解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④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湖南,3)
从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昭示(  )
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
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
③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
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江苏,1)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理论成就的一段论述:
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该理论成就的时代价值是(  )
A.凝练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
B.提供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C.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时代特点
D.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2023辽宁,1)习近平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这印证了(  )
①中国的现代化成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
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④中国的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2北京,3)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共青团的百年征程表明(  )
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
②共青团作为青年运动的先锋队,引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
④奋斗是一场历史接力赛,精神传承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2辽宁,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改革开放必须突破制度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③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三年模拟练
应用实践
1.(2024河北保定期中)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
①“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òu,古同‘肉’)”描述了图一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②“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阐明了图二中农民受剥削的根源
③《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图三中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在帮助被剥削阶级脱离苦难方面,马克思主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辽宁兴城高级中学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克服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中共中央积极引导“一化三改”。1956年以后,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改善,政权得到巩固。可见,社会主义改造(  )
①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使我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4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期中)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72年10月,湘黔铁路建成通车,这条铁路成为当时横贯我国东西的第二条交通大动脉。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一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由此可以推断出(  )
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
④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优越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河北邢台一中期中)下图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菜篮子”产品和产量对比图。据此可知,改革开放(  )
①必须向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进
②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产品产量的增加
③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我国农业生产力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美好前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4山东青岛期中)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是一场极具中国特色的“精神盛宴”。它向世界呈现出了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也向世界传达出“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①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③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力量
④是面向世界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24广东深圳期末)电影《我本是高山》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她以“教书救人”为人生理想,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们热烈生长、打破命运牢笼的动人故事。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张桂梅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要把国家和民族的梦想融入人生理想之中
②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③为新时代作出贡献是每个人的正确选择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九省联考安徽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  )
①科学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
②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
③完整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④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湖南湘潭期末)思想凝聚力量,旗帜昭示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②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③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④为我们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思想遵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迁移创新
9.(2024北京海淀检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某班同学开展了探究性学习,绘制了下面导图。
依据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对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启示。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必修1综合拔高练
1.B 2.C 3.D 4.C 5.D 6.B 7.C 8.A
9.B
1.B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不可克服的,因此通过科技创新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B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科技创新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科技创新一定程度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自我调节的体现,C与题意不符;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D不符合题意。
2.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错误;《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错误。
3.D 共产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②④符合题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共产主义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排除①;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③。
4.C 重走“进京赶考之路”,重温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感悟共产党人“赶考”的清醒与坚定,有利于不忘初心,汲取前行力量,②④符合题意;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不符合题意;“进京赶考之路”中,生产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③不符合题意。
5.D “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的说法过于绝对,①不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②不选。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③④符合题意。
6.B 材料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A说的是其来源,与题意不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这说明它提供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制度优势,C排除;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排除。
7.C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①不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即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前景,②④入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③不选。
8.A 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说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①正确。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②错误。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表明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③正确。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④错误。
9.B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伟大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贡献者,①③符合题意。改革开放要突破旧的体制机制的约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错误。
1.B 2.A 3.D 4.C 5.B 6.D 7.D 8.D
1.B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是先秦时期的歌谣《弹歌》,描写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过程,图一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①解读正确。图二描绘的是奴隶社会的状况,而②说的是封建社会,②解读错误。图三描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压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③错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在帮助被剥削阶级脱离苦难方面,马克思主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④正确。
2.A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改善,政权得到巩固,可见社会主义改造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①正确;“1956年以后,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改善”,说明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②正确;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④排除。
3.D 材料反映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果,这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④符合题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而材料中的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①②不符合题意。
4.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改革开放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我国农业生产力,②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改革开放的成就,没有强调改革开放必须向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推进,①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展示了美好前景,④错误。
5.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①③错误;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是一场极具中国特色的“精神盛宴”,向世界传达出“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符合题意;杭州亚运会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世界的并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其办赛理念彰显其科学性,④符合题意。
6.D 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之中,①错误;坚定理想信念并付诸实践才能实现中国梦,②说法太绝对;张桂梅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告诉我们,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为新时代作出贡献是每个人的正确选择,③④符合题意。
7.D “两个结合”有力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机理,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并未阐明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与逻辑旨归,且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排除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排除③。
8.D “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①解读错误。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②解读错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论述极为深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我们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文化工作新局面提供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③④符合题意。
9.答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若从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角度回答亦可)
解析 
关键信息 教材知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 发扬斗争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图中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