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共4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共4份)

资源简介

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二)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奇葩(pā) 媲美(bì) 祛除(q ) 休戚与共(qì)
B.围绕(rào) 关卡(qiǎ) 琴弦(xián) 鬼鬼祟祟(suì)
C.倔强(jué) 泥淖(zhào) 烙印(luò) 强词夺理(qiǎng)
D.埋怨(mái) 喟然(kuì) 蹒跚(pán) 翘首远望(qiáo)
答案:B【解析】A项中“媲”应读作“pì”,“戚”应读作“qī”。C“淖”应读作 “nào”,“烙”应读作 “lào”。D项“埋”应读作“m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碜 报歉 化妆 受益非浅 B.震憾 拆封 泄露 怡笑大方
C.申辩 嘉奖 既然 集思广益 D.妨碍 松驰 丰采 名副其实
答案:C【解析】A项“报”应为“抱”,“非”应为“匪”。B项“憾”应为“撼”,“怡”应为“贻”。D项 “弛”应为“弛”,“丰”应为“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孙超重新回到陈教练麾下,两人破镜重圆,开始系统备战比赛。
B.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
C.连日来,华北持续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广大干部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恢复美丽家园。
D.中国男篮对阵德国队表现差强人意,这也不都是教练组的过错,应该公平看待。
答案:B【解析】A项“破镜重圆”只能用在夫妻之间。C项“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贬义词。D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让人满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不对孩子们加以引导,网络热词不仅不会影响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还会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B.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这能促进我们的语言向健康、规范、高雅的方向。
C.不仅阅读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D.我们有理由相信,劳动者的干劲会更足,全社会的氛围会更暖,明天的生活会更好。
答案:D【解析】A项否定不当,删去“不会”中的“不”。B项成分残缺,“促进……发展”。C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造成主语失,把“不仅”放在“阅读”后面。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禺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龙须沟》《北京人》等
B.《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和“赋”、“比”、“兴”六部分。
C.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项链》的作者是巴尔扎克,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解析】A项中“《龙须沟》”应为老舍的作品。B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D项《项链》的作者是莫泊桑。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锲而舍之, 。(荀子《劝学》)
(2)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4)杜甫仰望落叶,俯视江水,在《登高》中写下了“ , ”的著名诗句。
(5)舒婷在《致橡树》中鲜明地表示自己不当附属品,而要成为一株木棉,与对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的诗句是“ , ”。
答案:(1)朽木不折 (2)人生如梦 (3)杨柳岸晓风残月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林黛玉进贾府》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见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②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7.选段①描写贾母采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8.选段②画线句子描写的“三个姊妹”分别是 、 、
9.选段①中画线句子“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中“侍立之人掩面涕泣”是否都是发自内心的?侧面表现了什么?
答案:7.C 8.迎春、探春、惜春
9.不都是发自内心的,主要是众人为了迎合贾母,侧面表现了贾母在贾府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二)阅读《人脑与电脑》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30万个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旁,日夜不停地从事焊接、油漆、抛光、安装等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在巴黎地铁车站内,一队机器清洁工天天在打扫卫生,它们用履带行走,还可以上下楼梯。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一个名叫“全天候清洁工”的机器人为汉莎航空公司擦洗远航归来的飞机,它可以在两小时之内把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机擦洗得一干二净,这项工作原先由16个清洁工干上十个小时才能完成。在日本,机器人在建筑行业大显身手,高楼机器人用它们脚下的吸盘牢牢地“站”在大楼的玻璃墙面上,进行擦玻璃窗的危险工作。在美国,机器护士小姐已经在医院里代替护理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性工作,如送衣、送饭、送药送病人及护理人员需要的一切东西。更神的是侦探机器人,它体积极小,行动方便,简直可以无孔不入。它嗅觉灵敏,不仅能嗅到埋藏于地下的炸弹,还能发现核技术装置的位置,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它还能带上摄像机,深入敌巢或有放射性物质的建筑物中,向远在安全地带的人传递图像及情报。在德国、日本和美国,还制造出了一些会走路、看书、写字、听话和说话的机器佣人,它们能认识自己的主人。早晨主人起床时,它会礼貌地问安,然后送上早点,主人不在家时它能按主人的吩咐熟练地料理家务,主人回来时,又有礼貌地迎接,殷勤地为主人做这做那,真像一个忠心耿耿又聪明乖巧的仆人。
10.选段所列举的机器人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法国——机器人清洁工 B.日本—高楼机器人
C.美国——机器人护士小姐 D.中国——机器佣人
11.选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并举例说明。
12.选段主要介绍的内容是什么?未来机器人能否完全取代人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0. D【解析】“中国”应改为“德国、日本、美国”
11.示例:举例子。在日本,机器人在建筑行业大显身手,高楼机器人用它们脚下的吸盘牢牢地“站”在大楼的玻璃墙面上,进行擦玻璃窗的危险工作。(此外还有列数字、打比方)
12.主要列举了机器人的应用种类。(第二问言之成理,意对即可)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內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日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13.阅读并观察上面节气时间表,下列选项关于节气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连的两个节气间隔大约15天。 B.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
C.每年节气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D.有些节气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14.学校准备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实践活动,你认为可以组织开展哪些活动?
15.请你替“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实践活动的主持人写一则活动开场白。
16.活动结束后,你准备在朋友圈发布你的活动体验与感悟,请你将它写出来。
答案:13. C
14.朗诵节气歌比赛、讲述节气故事、节气习俗分享会、体验节气农事等。
15.大家好!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代表着中国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今天就让我们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领略岁月的变幻和自然的律动。
16.体验节气文化盛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四季更迭,二十四节气轮转,感受自然的韵味和生命的活力。/走进节气,了解节气,传承传统文化。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元旦即将来临,匠心职业学校决定举办元旦文娱晚会。
①时间:2023年12月31日晚7点
②地点:学校大礼堂
③晚会主题:“执梦远航”
④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17. 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则通知(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体,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
答案:
通知
全校师生:
为了喜迎元旦佳节,丰富广大师生文化生活,学校团委决定于2023年12月31日晚7点在校大礼堂举办“执梦远航”元旦文娱晚会。望全校师生准时参加。
特此通知!
匠心职业学校团委
2023年12月28日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暴秦之欲无厌 厌:
(2)诸侯之所亡 亡:
(3)此言得之 得:
2.下列句子中的“以”作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 B.以有尺寸之地
C.以地事秦 D.至丹以荆卿为计
3.下列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答案:1.(1)厌:通“餍”,满足 (2)亡:失去 (3)得:对,正确
2.B【解析】B项“以”的意思是才,A、C、D项“以”的意思是用。
3.B【解析】B项名词战争;A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C项名词作动词,侍奉;D项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4.所以不用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判定了。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5. 请以“不一样的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案:略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二)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奇葩(pā) 媲美(bì) 祛除(q ) 休戚与共(qì)
B.围绕(rào) 关卡(qiǎ) 琴弦(xián) 鬼鬼祟祟(suì)
C.倔强(jué) 泥淖(zhào) 烙印(luò) 强词夺理(qiǎng)
D.埋怨(mái) 喟然(kuì) 蹒跚(pán) 翘首远望(q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碜 报歉 化妆 受益非浅 B.震憾 拆封 泄露 怡笑大方
C.申辩 嘉奖 既然 集思广益 D.妨碍 松驰 丰采 名副其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孙超重新回到陈教练麾下,两人破镜重圆,开始系统备战比赛。
B.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
C.连日来,华北持续推动灾后重建工作,广大干部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恢复美丽家园。
D.中国男篮对阵德国队表现差强人意,这也不都是教练组的过错,应该公平看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不对孩子们加以引导,网络热词不仅不会影响书写规范和语言表达,还会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B.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这能促进我们的语言向健康、规范、高雅的方向。
C.不仅阅读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D.我们有理由相信,劳动者的干劲会更足,全社会的氛围会更暖,明天的生活会更好。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曹禺是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龙须沟》《北京人》等
B.《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和“赋”、“比”、“兴”六部分。
C.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项链》的作者是巴尔扎克,他在世界文学史上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锲而舍之, 。(荀子《劝学》)
(2)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4)杜甫仰望落叶,俯视江水,在《登高》中写下了“ , ”的著名诗句。
(5)舒婷在《致橡树》中鲜明地表示自己不当附属品,而要成为一株木棉,与对方站在同等的地位上的诗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林黛玉进贾府》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见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黛玉一一拜见过。贾母又说:“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众人答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
②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7.选段①描写贾母采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8.选段②画线句子描写的“三个姊妹”分别是 、 、
9.选段①中画线句子“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中“侍立之人掩面涕泣”是否都是发自内心的?侧面表现了什么?
(二)阅读《人脑与电脑》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30万个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旁,日夜不停地从事焊接、油漆、抛光、安装等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在巴黎地铁车站内,一队机器清洁工天天在打扫卫生,它们用履带行走,还可以上下楼梯。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一个名叫“全天候清洁工”的机器人为汉莎航空公司擦洗远航归来的飞机,它可以在两小时之内把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机擦洗得一干二净,这项工作原先由16个清洁工干上十个小时才能完成。在日本,机器人在建筑行业大显身手,高楼机器人用它们脚下的吸盘牢牢地“站”在大楼的玻璃墙面上,进行擦玻璃窗的危险工作。在美国,机器护士小姐已经在医院里代替护理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性工作,如送衣、送饭、送药送病人及护理人员需要的一切东西。更神的是侦探机器人,它体积极小,行动方便,简直可以无孔不入。它嗅觉灵敏,不仅能嗅到埋藏于地下的炸弹,还能发现核技术装置的位置,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它还能带上摄像机,深入敌巢或有放射性物质的建筑物中,向远在安全地带的人传递图像及情报。在德国、日本和美国,还制造出了一些会走路、看书、写字、听话和说话的机器佣人,它们能认识自己的主人。早晨主人起床时,它会礼貌地问安,然后送上早点,主人不在家时它能按主人的吩咐熟练地料理家务,主人回来时,又有礼貌地迎接,殷勤地为主人做这做那,真像一个忠心耿耿又聪明乖巧的仆人。
10.选段所列举的机器人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法国——机器人清洁工 B.日本—高楼机器人
C.美国——机器人护士小姐 D.中国——机器佣人
11.选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一种,并举例说明。
12.选段主要介绍的内容是什么?未来机器人能否完全取代人类?谈谈你的看法。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一个节段,是一段时间的表示;而“气”则指的是气候,是天气变化的概述。是古人根据每个阶段內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农事活动定出的名称。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节气 日期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 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 10月23—24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日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13.阅读并观察上面节气时间表,下列选项关于节气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连的两个节气间隔大约15天。 B.每个月都有两个节气。
C.每年节气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D.有些节气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14.学校准备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实践活动,你认为可以组织开展哪些活动?
15.请你替“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化实践活动的主持人写一则活动开场白。
16.活动结束后,你准备在朋友圈发布你的活动体验与感悟,请你将它写出来。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元旦即将来临,匠心职业学校决定举办元旦文娱晚会。
①时间:2023年12月31日晚7点
②地点:学校大礼堂
③晚会主题:“执梦远航”
④参加对象:全校师生
17. 请你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则通知(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体,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暴秦之欲无厌 厌:
(2)诸侯之所亡 亡:
(3)此言得之 得:
2.下列句子中的“以”作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 B.以有尺寸之地
C.以地事秦 D.至丹以荆卿为计
3.下列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5. 请以“不一样的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三)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陨(yǔn) 纤细(xiān) 肉眼(lòu) 皓月(hào)
B.勉强(qiáng) 嗜好(shì) 卑鄙(bǐ) 陶冶(yě)
C.厌恶(è) 睿智(ruì) 星宿(xiù) 差遣(chā)
D.敕造(chì) 忖度(cǔn) 放诞(dàn) 赦免(shè)
答案:D【解析】A项“肉”应读作“ròu”。B项“强”应读作“qiǎng”。C项中“恶”应读作“wù”,“差”应读作“ch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视查 悠闲 表率 苦心孤诣 B.堪称 题词 博爱 光采夺目
C.炫耀 振撼 勘测 精美绝伦 D.慰藉 启迪 辛辣 断壁残垣
答案:D【解析】A项“查”应为“察”。B项“采”应为“彩”。C项“振”应为“震”。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街对面站着一个人,看上去十八、九岁,失魂落魄的样子。
B.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C.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
D.“看呀,”他说:“这里有东西给你。”
答案:B【解析】A项删去顿号。C项第二三个逗号改顿号。D项冒号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入夜,扩建后的朝阳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B.《哈利 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人胜。
C.在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答案:C【解析】C项“济济一堂”是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在这里不合适。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阕,也叫片。
B.《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
“长沙”是标题,揭示了词的内容。
C.《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D.舒婷的《致橡树》诗中的“我”即橡树,是新时代男性的象征。
答案:D【解析】D项中“我”是木棉,是新时代女性的象征。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将进酒》)
(3)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暄声笑语的生活场景的句子是: ,
”的著名诗句。
(5)《沁园春·长沙》里,面对大千世界,诗入发出感慨,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答案:(1)一尊还酹江月 (2)奔流到海不复回 (3)周公吐哺
(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一碗清汤荞麦面》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老板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
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
“大儿,淳儿,你们也知道,你们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了八个人的钱。我把抚恤金全部还了债,还不够的部分,就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剩下的债,本来约定到明年三月还清,可实际上,今天就可以全部还清了。”
“啊,这是真的吗,妈妈 ”
“是真的。大儿每天送报支持我,淳儿每天买菜烧饭帮我忙,所以我能够安心工作。因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所以现在能够全部还清债款。”
“好啊!妈妈,哥哥,从现在起,每天烧饭的事还是包给我了!”
“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真是谢……谢……”
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作为年夜饭的清汤荞麦面吃完了,付了300元。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深深地低头道谢,走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大声向他们祝福,目送他们远去……
7.选段中主要运用哪种写人手法?(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
8.“老板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为什么店老板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两碗里?
9.从选段里看出母子三人能够渡过难关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案:7.C 8.店老板偷偷多下了面,用善良给予母子三人温暖与尊重。
9.母子三人一起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最终从逆境走向光明。
(二)阅读《创造宣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0.画线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设问 C.反问 D.对比
11.作者在批驳错误观点时,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12.作为驳论文,本文反驳了错误观点,也树立了自己的观点是
答案:10. C 11.举例论证 12.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技能水平是关键,因而更需要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工匠精神,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树立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和决心,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在校内筹备一次专题座谈会。
13.请你为本次专题座谈会写一句宣传标语。(不超过15字)
14.请你本次专题座谈会拟一份参会人员名单。
15.请你以参会学生的身份拟三个问题,向专家提问。
16.请你写出本次专题座谈会筹备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至少写三项)
答案:13.弘扬工匠精神,助推中国制造。弘扬工匠精神,成就精彩人生。
14.专业人才,大国工匠、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毕业生代表、学校专业教师、校领导。(言之成理即可)
15.①成才之路有什么难题。②学习上有什么好建议?③专业发展方向是什么?(意近即可)
16.①确定并邀请参加专题座谈会的嘉宾、主持人等人员。②确定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地等。③采访校内同学,了解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④设计本次专题座谈会的活动内容。⑤制作本次专题座谈会需要的 PPT。(意近即可)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陈倩要在2023年6月15日出差,因而需向公司财务借款7000元。
17. 请你以借款人陈情的身份出具一份借条。(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明)
答案:
借条
今借到公司财务室人民币柒仟圆整,用于出差,保证于出差回来两周内归还。
此据
借款人:陈倩
2023年6月15日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带点字“师”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动词用作名词
C.名词用作状语 D.名词用作动词
3. 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大王来何操
C.生乎吾前 D.不拘于时,学于余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答案:1.(1)受:通“授”,传授。(2)道:道理。(3)无:无论。
2.D【解析】“师”,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学习。
3.B【解析】B项与题目给出的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状语后置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被动句、状语后置句。
4.不通晓断句不解除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没有看出他的明智。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人生就像跑道上的选手,要在起点处做好一切准备,才会在终点露出胜利的笑容。
5. 请以“起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案:略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三)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陨(yǔn) 纤细(xiān) 肉眼(lòu) 皓月(hào)
B.勉强(qiáng) 嗜好(shì) 卑鄙(bǐ) 陶冶(yě)
C.厌恶(è) 睿智(ruì) 星宿(xiù) 差遣(chā)
D.敕造(chì) 忖度(cǔn) 放诞(dàn) 赦免(s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视查 悠闲 表率 苦心孤诣 B.堪称 题词 博爱 光采夺目
C.炫耀 振撼 勘测 精美绝伦 D.慰藉 启迪 辛辣 断壁残垣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街对面站着一个人,看上去十八、九岁,失魂落魄的样子。
B.我不禁热泪盈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C.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
D.“看呀,”他说:“这里有东西给你。”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入夜,扩建后的朝阳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B.《哈利 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引人人胜。
C.在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阕,也叫片。
B.《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
“长沙”是标题,揭示了词的内容。
C.《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D.舒婷的《致橡树》诗中的“我”即橡树,是新时代男性的象征。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将进酒》)
(3)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暄声笑语的生活场景的句子是: ,
”的著名诗句。
(5)《沁园春·长沙》里,面对大千世界,诗入发出感慨,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一碗清汤荞麦面》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老板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
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
“大儿,淳儿,你们也知道,你们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了八个人的钱。我把抚恤金全部还了债,还不够的部分,就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剩下的债,本来约定到明年三月还清,可实际上,今天就可以全部还清了。”
“啊,这是真的吗,妈妈 ”
“是真的。大儿每天送报支持我,淳儿每天买菜烧饭帮我忙,所以我能够安心工作。因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所以现在能够全部还清债款。”
“好啊!妈妈,哥哥,从现在起,每天烧饭的事还是包给我了!”
“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真是谢……谢……”
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作为年夜饭的清汤荞麦面吃完了,付了300元。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深深地低头道谢,走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大声向他们祝福,目送他们远去……
7.选段中主要运用哪种写人手法?( )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 D.细节描写
8.“老板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为什么店老板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两碗里?
9.从选段里看出母子三人能够渡过难关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二)阅读《创造宣言》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10.画线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设问 C.反问 D.对比
11.作者在批驳错误观点时,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12.作为驳论文,本文反驳了错误观点,也树立了自己的观点是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艺制造大国,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技能水平是关键,因而更需要将工匠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工匠精神,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树立学好本专业的信心和决心,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在校内筹备一次专题座谈会。
13.请你为本次专题座谈会写一句宣传标语。(不超过15字)
14.请你本次专题座谈会拟一份参会人员名单。
15.请你以参会学生的身份拟三个问题,向专家提问。
16.请你写出本次专题座谈会筹备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至少写三项)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陈倩要在2023年6月15日出差,因而需向公司财务借款7000元。
17. 请你以借款人陈情的身份出具一份借条。(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明)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道: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带点字“师”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B.动词用作名词
C.名词用作状语 D.名词用作动词
3. 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大王来何操
C.生乎吾前 D.不拘于时,学于余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人生就像跑道上的选手,要在起点处做好一切准备,才会在终点露出胜利的笑容。
5. 请以“起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四)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糙(zào) 花蕊(ruǐ) 夺眶而出(kuàng)
B.祭祀(sì) 模样(mú) 脍炙人口(kuài)
C.媲美(pì) 机械(jiè) 游目骋怀(chěng)
D.婀娜(ē) 繁衍(yǎn) 垂涎三尺(yán)
答案:B【解析】A项“糙”应读作“cāo”。C项“械”应读作“xiè”。D项“诞”应读作“x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副员辽阔 宠幸 吹嘘 进贡 B.一笔勾消 震惊 瞬间 茁壮
C.走头无路 寂寥 嗜好 无垠 D.不知所措 惋惜 徘徊 惆怅
答案:D【解析】A项“副”应为“幅”。B项“消”应为“销”。C项“头”应为“投”。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就快到了,”队伍鼓励大家说,“坚持就是胜利,大家加油啊!”
C.她买了许多水果,有香蕉,苹果,西瓜……等等
D.《后汉书 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
答案:C【解析】C项省略号与“等等”重复。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D.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疫情再扩散。
答案:A【解析】A项“革命精神”不能浮现眼前。
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朱自清——《荷塘月色》——小说
B.舒婷——《再别康桥》——诗歌
C.陶行知——《创造宣言》——说明文
D.陈启佑——《永远的蝴蝶》——小说
答案:D【解析】A项散文。B项《再别康桥》诗人是徐志摩。C项《创造宣言》为议论文。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归园田居》诗中描写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的诗句:“ , 。”
(2)随意春芳歇,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4)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5)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答案:(1)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王孙自可留
(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金石可镂 (5)竟无语凝噎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那一年,面包飘香》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学生虽然从来没有回过我的信,却始终对我未能忘情。我当年劝他要学得一技随身,他现在岂止一技随身,他应该是绝技随身了。
在我要离开以前,我又考了他几题心算的题目,他都答对了。他送我上车的时候问我:“李老师,你有好多博士学生,我可只有初中毕业,你肯不肯承认我也是你的学生呢 ”我告诉他,他当然是我的学生,而且将永远是我的得意高徒,我只担心他不把我当老师,毕竟我只是他的家教老师而已。
他知道我将他看成我的学生,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带给了我无比的温暖。我其实什么也没有教他,只教了他两件事,“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没有想到这两句话如此有用。
7. 文章中对“我”的学生主要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8.为什么我称面包师傅是“我”的得意高徒?
9.“他知道我将他看成我的学生,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他”为什么露出灿烂的笑容?
答案:7. C 8.“我”只是他的家庭教师,但他不忘“我”的教诲,创业成功。
9.因为我把他当作我的学生,与博士学生同列,他感到自豪。
(二)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0.两个选段都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引用论证 D.对比论证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 选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 ,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驳斥了 的呼声,然后列举了两等苦人,再从四个方面证实了 的论点。
答案:10.C
11.过渡句,承上启下,前半句总结上文内容,后半句引出下文所写内容。
12.要乐业,做工好苦,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现请你策划“防止餐饮浪费”的系列主题活动。
13.请为主题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4.围绕主题可以有几种活动形式?请你举出三项。
15.在食堂,你看到一位同学的餐盘里剩下了大量食物没有吃完并准备倒掉,你应该如何去劝说他?
16.如果请你做本次主题班会总结,请你写一段话进行总结。
答案:13.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14.以“珍惜粮食”为主题的班会课、黑板报、宣传栏、演讲比赛、讲座等。
15.同学你好!珍惜粮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饭都是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吃不完我们可以打包带走,谢谢。
16.节约粮食,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和所有人的号召与呼吁,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情结,熔铸在你与我的心中,从而自觉地做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粒米!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2023年9月15日,王华同学要参加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物流项目的比赛,不能到校上课了。
17.请你代王华同学向班主任陈老师写这张请假条。(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明)
答案:
请假条
尊敬的陈老师:
本人因参加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职业技能竞赛物流项目的比赛,不能到校上课,特向您请假一天(2023年9月 15日),望批准。
此致
敬礼
王华
2023年9月12日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2)故幸来告良 幸:
(3)要项伯 要:
2. 下列加点字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顶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吾得兄事之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④/②⑤/③⑥
3. 下列加点词与“约为婚姻”的“婚姻”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小学而大遗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与君少长?
答案:1. (1)故:老交情。(2)幸:幸亏。(3)要:通“邀”,邀请。
2.B【解析】①④名作动,①称王,④驻军;②③使动用法,②使……活,使……跟从;⑤⑥名作状,⑤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⑥像对待兄长那样。
3.B【解析】B为通假字,其余为古今异义。
4.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浸润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5. 请以“相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案:略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四)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糙(zào) 花蕊(ruǐ) 夺眶而出(kuàng)
B.祭祀(sì) 模样(mú) 脍炙人口(kuài)
C.媲美(pì) 机械(jiè) 游目骋怀(chěng)
D.婀娜(ē) 繁衍(yǎn) 垂涎三尺(y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副员辽阔 宠幸 吹嘘 进贡 B.一笔勾消 震惊 瞬间 茁壮
C.走头无路 寂寥 嗜好 无垠 D.不知所措 惋惜 徘徊 惆怅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就快到了,”队伍鼓励大家说,“坚持就是胜利,大家加油啊!”
C.她买了许多水果,有香蕉,苹果,西瓜……等等
D.《后汉书 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B.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C.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D.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疫情再扩散。
5.下列作家、作品、体裁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A.朱自清——《荷塘月色》——小说
B.舒婷——《再别康桥》——诗歌
C.陶行知——《创造宣言》——说明文
D.陈启佑——《永远的蝴蝶》——小说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归园田居》诗中描写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的诗句:“ , 。”
(2)随意春芳歇,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4)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5)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那一年,面包飘香》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学生虽然从来没有回过我的信,却始终对我未能忘情。我当年劝他要学得一技随身,他现在岂止一技随身,他应该是绝技随身了。
在我要离开以前,我又考了他几题心算的题目,他都答对了。他送我上车的时候问我:“李老师,你有好多博士学生,我可只有初中毕业,你肯不肯承认我也是你的学生呢 ”我告诉他,他当然是我的学生,而且将永远是我的得意高徒,我只担心他不把我当老师,毕竟我只是他的家教老师而已。
他知道我将他看成我的学生,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带给了我无比的温暖。我其实什么也没有教他,只教了他两件事,“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没有想到这两句话如此有用。
7. 文章中对“我”的学生主要采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C.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8.为什么我称面包师傅是“我”的得意高徒?
9.“他知道我将他看成我的学生,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他”为什么露出灿烂的笑容?
(二)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哭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0.两个选段都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举例论证 B.比喻论证 C.引用论证 D.对比论证
11.“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2. 选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 ,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驳斥了 的呼声,然后列举了两等苦人,再从四个方面证实了 的论点。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中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现请你策划“防止餐饮浪费”的系列主题活动。
13.请为主题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14.围绕主题可以有几种活动形式?请你举出三项。
15.在食堂,你看到一位同学的餐盘里剩下了大量食物没有吃完并准备倒掉,你应该如何去劝说他?
16.如果请你做本次主题班会总结,请你写一段话进行总结。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2023年9月15日,王华同学要参加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物流项目的比赛,不能到校上课了。
17.请你代王华同学向班主任陈老师写这张请假条。(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明)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2)故幸来告良 幸:
(3)要项伯 要:
2. 下列加点字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顶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吾得兄事之
A.①⑤/②③④/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④/②⑤/③⑥
3. 下列加点词与“约为婚姻”的“婚姻”用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小学而大遗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孰与君少长?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人物、感怀的事情、沉醉的美景与我们相伴。这些点,点滴滴如甘泉浸润着我们成长的岁月,丰盈着我们年轻的生命。
5. 请以“相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一)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坍塌(dān) 迂回(yū) 刹车(shā)
B.逶迤(yí) 湍急(tuān) 倒挂(dǎo)
C.粟米(sù) 游说(shuì) 湖泊(pō)
D.参与(yù) 拘泥(ní) 愤懑(mèn)
答案:C【解析】A项“坍”应读作“tān”。B 项“倒”应读作“dào”。D项中“泥”应读作“n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惆怅 譬如 搬门弄斧 B.融洽 图像 脉搏微弱
C.观察 气慨 三番五次 D.寂寞 愤努 喜上眉梢
答案:B【解析】A项“搬”应为“班”。C项“慨”应为“概”。D项“努”应为“怒”。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夜会的日子近了,但是路瓦栽夫人显得郁闷,不安,忧愁。
B.“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喊说。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答案:B【解析】A项第二、三处逗号改顿号。C项第一个逗号改句号。D项删去顿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个村庄居民纷纷表态支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B.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我们要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赋能,把农业科技转化为丰收的果实。
D.我们乐意看到,今后有更多的书店融入乡村、走进乡村,点亮乡村的未来。
答案:B【解析】A项有歧义,“几个村庄居民”表意不明。C.项成分残缺,“发挥 作用”。D项语序不当,改为“走进乡村、融入乡村”。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
B.《我的母亲》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等。
C.《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
D.《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作者是孔子。
答案:D【解析】D项中“该书作者是孔子”应改成“该书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何以解忧, 。(曹操《短歌行》)
(2)一种相思, 。(李清照《一剪梅》)
(3) ,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李白《将进酒》中的“ ,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5)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描写金柳的比喻句是“ , ”。
答案:(1)唯有杜康 (2)两处闲愁 (3)误落尘网中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雷雨》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周朴园 (①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②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
7.选段画横线句子①和②分别属于戏剧的是( )。
A.台词 舞台说明 B.舞台说明 台词
C.旁白 舞台说明 D.舞台说明 旁白
8.选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潜台词是什么?
9.选段塑造了周朴园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答案:7.B
8.她没有死,现在就站在你面前。
9.周朴园是一位表里不一、虚伪的人。
(二)阅读《牛郎织女》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织女,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之真女。”《史记》:“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记》:“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氏之下,谓之织女。”天河就是我们在夜里看到的那条横贯天空的光带;我国古人也把它叫做“银汉”“星河”“天杭”“银潢”“明河”“高寒”等等。现在天文学家叫它“银河”。织女星在银河的东边,它的西名是Vega。古人把天空分做二十八宿和三垣,现在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公定把天空分做88个“星座”。织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恒星。附近银河里有五个几乎一样亮的恒星排成十字架的形状,那五个星属天鹅座。银河的西边稍微南一点有三个星排得很近,中间那个比较亮一些的星就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我国古称“河鼓”“何鼓”“黄姑”,西名叫Altair。牛郎星是天鹰座里最亮的恒星。它和两旁那两个亮度小一点的星,有时候被人合起来称为“扁担星”。神话里说旁边那两个星是牛郎和织女所生的孩子。天鹅在银河里飘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织布,对岸有一个牧人带着两个小孩子在放牛。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
10.该选段主要介绍的对象是( )。
A.天河 B.织女星 C.牛郎星 D.牛郎星和织女星
11.选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该选段既有说明性的文字,又有神话传说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0.D
11.运用了引资料,可以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趣味性。
12.这样写既提倡科学的严谨,又突出神话的浪漫。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2023年5月16日发布了最新报告《关掉水龙头: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并创造循环经济》。该报告呼吁,如果各国和公司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的政策和市场转变,到2040年,全球塑料污染有望减少80%。这份报告强调了终结塑料污染和创建循环经济所需的行动和变革方向,以及需要采取的市场举措和政策导向。
13.[宣传]阅读上面这则新闻,请替它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
14.[策划]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形式的一项是( )。
A.制作环境保护主题板报 B.举办环境保护主题知识竞答
C.深入社区发放环境保护知识手册 D.到福利院打扫卫生
15.[建议]为了达成在2040年前将全球塑料污染减少80%的目标,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16.[劝导]当你在超市买菜,看到一位阿姨买了一个胡萝卜套用了三个塑料袋时,你该如何劝导?
答案:13. 联合国环境署呼吁世界各国积极治理塑料污染。 14.D(不属于宣传活动)
15.①消除不必要的塑料使用。②对现有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③用其他材料(如纸张或可堆肥材料)替代塑料产品。
16.阿姨,您好!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看到很多新闻报道说现在塑料污染很严重,而且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您能不能只用一个塑料袋来装萝卜呢?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2023年10月18日中午,黃雪儿在学校操场拾到一个蓝色女式挎包,里面有现金 375元和一张校园一卡通。
17. 请你代黄雪儿写一份启事,告知失主到黄雪儿处认领,联系电话:13712345678。(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明)
答案:
招领启事
2023年10月18日中午,本人在学校操场拾到一个挎包,内有现金若干和卡一张,请失主速与本人联系,联系电话:13712345678。
启事人:黄雪儿
2023年10月18日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风雨兴焉 兴:
(2)无以至千里 无以:
(3)功在不舍 舍: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案:1.(1)兴:起,兴盛 (2)无以:没有用来 的(办法) (3)舍:放弃、停止
2.C【解析】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3.B
4.(如果)雕刻一下便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被折断;(如果)雕刻并且持之以恒,就是金石也能被雕刻。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礼记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询问、彻底搞懂、慎重思考、明白辨别、切实力行。“笃行”作为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5. 请以“笃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案:略2024年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一)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
试卷Ⅰ(共6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坍塌(dān) 迂回(yū) 刹车(shā)
B.逶迤(yí) 湍急(tuān) 倒挂(dǎo)
C.粟米(sù) 游说(shuì) 湖泊(pō)
D.参与(yù) 拘泥(ní) 愤懑(m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惆怅 譬如 搬门弄斧 B.融洽 图像 脉搏微弱
C.观察 气慨 三番五次 D.寂寞 愤努 喜上眉梢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夜会的日子近了,但是路瓦栽夫人显得郁闷,不安,忧愁。
B.“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喊说。
C.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D.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个村庄居民纷纷表态支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
B.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我们要全力以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赋能,把农业科技转化为丰收的果实。
D.我们乐意看到,今后有更多的书店融入乡村、走进乡村,点亮乡村的未来。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
B.《我的母亲》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等。
C.《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家。
D.《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作者是孔子。
6.默写下列常见名句:(每小题1分,共5分)
(1)何以解忧, 。(曹操《短歌行》)
(2)一种相思, 。(李清照《一剪梅》)
(3) ,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李白《将进酒》中的“ , ”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充满了自信。
(5)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描写金柳的比喻句是“ , ”。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一)阅读《雷雨》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周朴园 (①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
周朴园 ②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
7.选段画横线句子①和②分别属于戏剧的是( )。
A.台词 舞台说明 B.舞台说明 台词
C.旁白 舞台说明 D.舞台说明 旁白
8.选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潜台词是什么?
9.选段塑造了周朴园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二)阅读《牛郎织女》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织女,古书里还有几处提到她。《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之真女。”《史记》:“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焦林大斗记》:“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氏之下,谓之织女。”天河就是我们在夜里看到的那条横贯天空的光带;我国古人也把它叫做“银汉”“星河”“天杭”“银潢”“明河”“高寒”等等。现在天文学家叫它“银河”。织女星在银河的东边,它的西名是Vega。古人把天空分做二十八宿和三垣,现在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公定把天空分做88个“星座”。织女星是天琴星座里最亮的恒星。附近银河里有五个几乎一样亮的恒星排成十字架的形状,那五个星属天鹅座。银河的西边稍微南一点有三个星排得很近,中间那个比较亮一些的星就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我国古称“河鼓”“何鼓”“黄姑”,西名叫Altair。牛郎星是天鹰座里最亮的恒星。它和两旁那两个亮度小一点的星,有时候被人合起来称为“扁担星”。神话里说旁边那两个星是牛郎和织女所生的孩子。天鹅在银河里飘游,河畔有一位姑娘在织布,对岸有一个牧人带着两个小孩子在放牛。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图画。
10.该选段主要介绍的对象是( )。
A.天河 B.织女星 C.牛郎星 D.牛郎星和织女星
11.选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该选段既有说明性的文字,又有神话传说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完成第13-16小题。
“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2023年5月16日发布了最新报告《关掉水龙头:世界如何终结塑料污染并创造循环经济》。该报告呼吁,如果各国和公司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深入的政策和市场转变,到2040年,全球塑料污染有望减少80%。这份报告强调了终结塑料污染和创建循环经济所需的行动和变革方向,以及需要采取的市场举措和政策导向。
13.[宣传]阅读上面这则新闻,请替它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
14.[策划]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形式的一项是( )。
A.制作环境保护主题板报 B.举办环境保护主题知识竞答
C.深入社区发放环境保护知识手册 D.到福利院打扫卫生
15.[建议]为了达成在2040年前将全球塑料污染减少80%的目标,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16.[劝导]当你在超市买菜,看到一位阿姨买了一个胡萝卜套用了三个塑料袋时,你该如何劝导?
四、应用文写作(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17小题。
2023年10月18日中午,黃雪儿在学校操场拾到一个蓝色女式挎包,里面有现金 375元和一张校园一卡通。
17. 请你代黄雪儿写一份启事,告知失主到黄雪儿处认领,联系电话:13712345678。(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明)
试卷Ⅱ(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第1小题3分,第2、3小题每小题2分,第4小题3分,共10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风雨兴焉 兴:
(2)无以至千里 无以:
(3)功在不舍 舍: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将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文体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完成第5小题。
《礼记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辦之,笃行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询问、彻底搞懂、慎重思考、明白辨别、切实力行。“笃行”作为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5. 请以“笃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在试卷上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信息。④字数不少于3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