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11.3 电荷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2)了解静电现象。(3)了解生产生活中关于静电防止和利用技术。2.科学思维:(1)通过摩擦起电的实验与观察,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物体带电的实质。(2)通过观察与讨论,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科学探究: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电荷间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工作原理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及良好的节能习惯。导学重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导学难点: 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或玻璃棒能够吸引 物体,我们就说硬橡胶棒或玻璃棒带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作摩擦 。2. 两硬橡胶棒上的电荷互相 ,两玻璃棒上的电荷互相 ,但硬橡胶棒上的电荷与玻璃棒上的电荷却互相 ,这说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和玻璃棒上的电荷是 的。3.大量实验表明,对任何物体,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它们所带的电荷或者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相同,或者与玻璃棒上的电荷 。这就是说,自然界中只存在 种电荷。4.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课堂导学(一)摩擦起电1.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或玻璃棒能够吸引 物体,我们就说硬橡胶棒或玻璃棒带了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作摩擦 。(二)两种电荷2.大量实验表明,对任何物体,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它们所带的电荷或者与硬橡胶棒上的电荷相同,或者与玻璃棒上的电荷 。这就是说,自然界中只存在 种电荷。3.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三)验电器4. 实验室用 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当带电的物体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 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 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越 。(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5.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带电的 物体在 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的原理,完成了许多工作。人们给空气中的尘埃带上电,让它飞向某一个方向,就可以达到“静电 ”的目的;给喷出的雾状油漆带电,让它飞向带有异种电荷的待喷涂物件,这就是“静电 ”;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上,这就是“静电 ”。6.有时物体带电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 。 运输汽油的油罐车会因汽油与罐体的 而产生静电,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火花放 ,从而引发 事故。为此需要在油罐车下面拖一条铁链, 使其接地,随时释放 产生的静电荷,以防止电荷的 和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B.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毛皮不带电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电荷B.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C.两个轻小物体相互排斥,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D.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可能一个带电或两个带异种电荷3.关于验电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箔片张开是因为带有同种电荷B.两箔片张开是因为带有异种电荷C.所带电荷越多,箔片张开角度越小D.两箔片所带电荷与带电体所电荷不同4.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B.只有两个小球带电,且带异种电荷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D.只有两个小球带电,且带同种电荷5.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了正电荷,这是因为( )A.丝绸束缚电子能力比较弱B.玻璃棒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D.玻璃棒上缺少了电子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轻小、电荷、起电。2.排斥,排斥,吸引,不同。3.相同,两。4.正,负,排斥,吸引。课堂导学1.轻小、电荷、起电。2.相同,两。3.正,负,排斥,吸引。4.验电器,电荷,同,多,大。5.微小,异,除尘,喷涂,植绒。6.麻烦,摩擦,电,安全,摩擦,积累,放电。课堂练习:1.D;2.B;3.A;4.B;5.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