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 题 《家的意味》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好教材教材内容 分 析 《家的意味》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的含义及家庭关系的确立,认识并了解中国人的“家”,帮助学生明白尽孝在当下。设计理念 整节课中利用希沃白板展示技术,比结合视频,音乐,图片等,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学情分析 随着学生成长,思维观念与父母开始有了显著差异,导致双方很容易发生冲突与碰撞,因为孩子与家长的和谐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我们的正确引导。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 1.体会家人对我们的付出,体验家人之间亲情的温暖和爱,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 是心灵的港湾。 2.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3.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 4.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理解中华文化中“孝” 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家庭对成长的意义,热爱自己的家庭。 难点:孝亲敬长的原因与做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播放视频《朗读者-家》。 导出新课《家的意味》。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设计意图 让学生初步感知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生命的居所 展示图片:《家》 思考:看到家,你想到了什么? 说一说:出示句子,“家”分别指什么? 我家在客天下阳明新城、那座房子就是我家、爸爸妈妈和弟弟,我们是一家人、七年级3班是我家、我们的大中国,好大的一个家。 思考:家庭是怎么建立的,你是怎么来到这个家的?爸爸妈妈的新家是怎么来的? 教师归纳:家庭建立包括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展示知识点: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提问:家庭建立了,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教师讲解知识点: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阅读感悟”的两则故事。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归纳:家不只是房子,家中有亲人亲情。 展示知识点: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展示知识点:2.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二、中国人的“家” 播放视频:《世界客诉属于第32届肯恳大会宣传片》 提问:在外的客家人为什么要回家? 展示知识点:3.在中华文化中,家的内涵 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提问:你家有什么家规或者你知道客家的哪些家规家训,与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有关孝的客家家规家训,学生一起读。引出孝亲敬长。 教师归纳知识点: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相关链接”中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归纳知识点: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展示知识点:4.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播放视频:《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思考:如何孝亲敬长? 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进行引导、点评、总结。 展示知识点:5.如何孝亲敬长? ①尽孝在当下。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用行动表达我们的孝敬之心。 ②尊敬。 ③聆听。 ④ 感恩。 现场小调查 播放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 爱要大声说出来--爱的告白 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在音乐声中写出想对父母和长辈说的话。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读故事并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齐读知识点。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齐读知识点。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指出成年子女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 学生齐读知识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与分享,总结说出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孝亲敬长。 学生齐读知识点。 学生拿出纸和笔,在音乐声中写出想对父母和长辈说的话,抒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之情。设计意图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更易懂得所学知识。 由于家庭的含义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通过先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家的感性认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家的广泛意味,由此引出家庭的含义。这一环节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己家庭的认识。 通过两则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家庭的重要意义(作用)。 通过观看春运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体会家对于中国人的非凡意义。 由家规家训引出孝亲敬长。 通过家规家训和法律法规,让学生感受中国人心中父慈子孝、孝亲敬长的重要家庭文化。 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探究,总结孝亲敬长的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去思考,加深对重点、难点的把握。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的认识、对亲情的体味。营造和谐的家庭。 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出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告诉学生在爱小家的同时也要爱我们的国家。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爱家爱国。设计意图 进行德育渗透,由爱家上升到爱国的高度。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出示图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王阳明先生告诉我们要知行合一。 践行孝的作业:周末为父母做一顿饭 试着每次离开家的时候给父母一个拥抱。 学生践行孝的作业。设计意图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营造和谐的家庭。教学反思 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满足效果、技术应用得到创新。但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要再熟练些更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