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人类的活动既能改善环境,也会破坏环境。下列人类活动中属于破坏环境的是A.发展生态农业B.开展植树造林C.建立自然保护区D.排放高射核污水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细胞模型,①~④表示的结构中,能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是A.①B.②C.③D.④3.某蔬菜工厂计划采取适当增大登夜温差的措施来提高蔬菜的产量。下列对白天和夜间温度的处理,正确的是A,白天和夜间都升温B.白天升温,夜间降温C.白天和夜间都降温D.白天降温,夜间升温4.某同学在“发豆芽”的实践活动中,先将大豆种子浸泡一段时间,再放到合适的装置中,此后的正确操作是A.定期洒水,保持湿度B.装置始终充满水,保证水分供应C.定时光照,保持温度D.装置始终密封,防止微生物侵人5.将清洗干净,换水后的鱼缸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一段时间后,缸壁和水中出现了一些丝状的水绵。下列关于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单细胞生物B.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体内有输导组织D.产生的氧气利于鱼生长6.跳绳是一项青少年喜爱的健身运动,也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内容之一。下列关于跳绳运动的分析,错误的是A.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B.心跳加快及呼吸加强增加了氧气的供应C.消耗的能盘主要来自肌细胞的无氧呼吸D.身体及动作的协调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7.“试管婴儿"技术是解决不孕和实现优生的一项有效措施,与正常生育相比,该技术中的受精过程和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均在体外进行。正常生育时,这些过程主要发生在母体的A.输卵管中B.胎盘中C.子宫中D.卵巢中8.医生在抢救呼吸衰竭的急危重症患者时,使用某种体外膜氧合器(俗称“人工肺”)的急救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图(血液泵将患者的血液泵人氧合器,再输回到上腔静脉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合器为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B.输回的血液先流人心脏的右心房C.血液泵替代肺的气体交换功能D.输回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利辛八中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公众号出品。欢迎关注公众号鲢鱼浮游植物,辅鱼浮游动物<、鲤鱼第2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9.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能增加鱼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下图是某鱼塘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鲢鱼、辅鱼和鲤鱼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C.鱼类的混养提高了鱼塘中资源的利用率D.能量可沿“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一鲤鱼”流动10.将两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壮薄荷苗,分别培养在加土壤的雨水和未加土壤的雨水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长势差别很大,实验前后植株称重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植株质量(g)组别培养液实验前实验后①加土壤的雨水92378②未加土壤的雨水91145A.上述实验中的变量为培养液里是否添加了土壤B.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是杭株质量增加的因素之一C.组①植株质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机物D.此实验结果能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提供证据支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5分)右图是某双子叶植物的生命周期示意图,①-④成年植表示器官,据图回答:(1)种子萌发时,先吸水胀大,种皮变软,然后突破种皮,进而发育成根。(2)幼苗和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作用散失,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等生理过程主要发生在(填数字标号)中。(3)植株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开花,结果,雌蕊中的子房发育成(填数字标号),子房内的发育成种子。12.(⑤分)《健康安徽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实施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