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五)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 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最根本方法是减少____的排放,同时采用____、____等手段对污染物进行处理。2.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____后代人____的发展。3. 地表形态的变化是一个______的过程,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4. 人类活动也会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例如______和______等工程会改变地表形态。5.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了许多未知的领域和现象,这激发了我们对______的无限好奇和向往。6.宇宙是无穷的,人类的探索也是无止境的。我们应该保持对宇宙的热爱和敬畏,不断努力学习,为未来的______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7. ________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和质量都远远超过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8. 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获得了大量有关宇宙的知识,还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等航天技术。9.火箭是靠________高速喷射产生的反冲力升空的。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1.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D. 生物圈中的生物都能适应任何环境2.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B. 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C. 科学探究只需要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两个步骤D. 科学探究需要逻辑推理和判断,需要正确的表达与交流3.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A. 气候条件 B. 植被覆盖C. 人类活动 D. 地球自转4. 地球上最大的地貌单元是什么?A. 大陆架 B. 大陆坡C. 大洋中脊 D. 大陆和大洋5.下列关于宇宙膨胀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宇宙在不断缩小 B. 宇宙的大小保持不变C. 宇宙在不断膨胀 D. 宇宙膨胀和收缩交替进行6. 黑洞的特性不包括:A. 强大的引力 B. 吸收周围一切物质C. 能够发射光线 D. 密度极大,体积极小7.关于黑洞的描述,正确的是:A. 黑洞是一个发光的天体 B. 黑洞是宇宙中的空洞C. 黑洞具有极强的引力 D. 黑洞可以随意穿越时空8.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A. 木星 B. 土星C. 天王星 D. 海王星9.关于卫星的说法,错误的是:A. 卫星绕行星运行 B. 卫星的速度比行星快C. 卫星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 D. 卫星可以是人造的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8分。请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 )2. 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完全控制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沉积岩是地表形态变化的直接证据。( )4. 地表形态的变化对人类生活没有影响。( )5.人类目前还无法直接登陆其他行星进行探索。( )6. 宇宙是无限大的,人类对它的探索永无止境。( )7. 卫星按用途可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 )8. 目前人类还没有建立起直接通往太空的交通工具。( )9.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什么是生态系统?2.为什么说地震是地表形态变化的重要内力作用?3.什么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4.火箭是如何升空的?五、连线题。请将下列科学概念与其对应的描述正确连线。(每题2分,共8分)1. 生态系统 A. 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2. 物种 B. 生物体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并发生遗传性状变化的过程。3. 遗传 C. 同一类生物的所有个体。4. 进化 D. 生物体通过生殖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5. 能量守恒 E.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六、传统文化试题。(6分)地表形态的变化与传统文化地表形态的变化,包括风化、侵蚀、沉积等多种自然过程。这些过程不仅塑造了地球上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利用,往往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息息相关。例如,在古代农耕文明中,人们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土地进行耕种。山地、平原、河流等不同的地表形态,决定了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水利设施的布局。同时,人们还通过观察地表形态的变化,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此外,传统文化中的建筑艺术也体现了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巧妙运用。如古代的建筑师们会根据地形地势,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这些建筑不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还充分展示了人类智慧的结晶。(2)请列举一个传统文化中利用地表形态变化的例子,并说明其意义。七、实验操作题(6分)模拟风力沉积作用实验操作:1. 准备一堆细沙,代表风携带的沙尘。2. 使用电风扇模拟风力。3. 打开电风扇,观察沙尘的沉积情况。问题: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污染物;生物净化;物理净化2. 不损害;需求3.缓慢且持续4. 采矿;筑路5.科学知识6.科学探索(或宇宙探索)7. 木星8.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9.燃料燃烧二、选择题1.C 2.C 3.D 4.D 5.C 6.C 7.C 8.A 9.B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四、简答题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自然系统。它包括了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它会导致地壳的断裂、错动和隆起,从而改变地表形态。因此,地震是地表形态变化的重要内力作用之一。3.哈勃太空望远镜是一台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空间望远镜。它的主要用途是观测遥远的星系、恒星和其他天体,帮助科学家了解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4.火箭升空是通过其内部的燃料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来实现的。当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高压气体,这些气体从火箭的尾部喷出,产生向上的推力,使火箭升空。五、连线题。1. 生态系统 - A. 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2. 物种 - C. 同一类生物的所有个体。3. 遗传 - D. 生物体通过生殖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4. 进化 - B. 生物体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并发生遗传性状变化的过程。5. 能量守恒 - E.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六、传统文化试题一个传统文化中利用地表形态变化的例子是古代的梯田。梯田是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田地。它充分利用了地形地貌的特点,通过逐级升高的方式,将雨水汇集到低处的田地里,实现了雨水的有效利用和农田的灌溉。同时,梯田的修建还改善了山地的土壤条件,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这一例子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中人们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巧妙利用,也体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七、实验操作题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当电风扇开启时,沙尘被风吹起并在一定距离后沉积下来。这些现象说明了风力的沉积作用,即风力可以将沙尘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并在风速减缓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等风积地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