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期末考试(含答案 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下科学期末考试(含答案 PDF版)

资源简介

丽水市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C B B D D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D C B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9 小题,20 空,每空 1分,共 20 分)
16.② ③
17.24 甲
18.(1)N2 (2)Al2O3
19.(1)上表皮 吸水 蒸腾 (2)筛管
20.(1)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P2O5
21.叶绿体 根毛区
点燃
22.黄绿 2Na+Cl2 2NaCl
23.(1)受到力的作用 (2)电
24.(1)氧气 (2)B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5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除注明分数外,每空 1 分)

25.(1)B (2)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2KMnO4 K2MnO4+ MnO2+O2↑ (2 分)
26.(1)平行
(2)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直导线周围的磁场越强(2分)
(3)断开开关,将电源正负两极对调,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偏转方向
27.(1)斜面
(2)温暖的、光照充足的、通风良好的(写出其中一个就给分)
(3)韧皮部的水分及无机盐是由木质部运输过去的(2 分)
28.(1)使菠菜只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足够的能被检测的产物(CO2),使实验现象更明
显 (2 分)
(2)C (2 分)
29.(1)原子核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乙 模型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 小题,共 30 分)
30.(1)干旱
(2)因为多肉植物叶肉细胞里有叶绿素(叶绿体),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多肉植物
能利用光能自己合成有机物,所以能光合作用) (2 分)(如果答“能光合作用”
等,没有给出详细原因的不给分)
(3)叶圆片 B进行了一个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所以 B较轻(2 分)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 2页
31.正确(1分)
①多次拨动钢棒,发现静止后钢棒的 a 端均指向北方,说明钢棒具有磁性(1分);
②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1 分);
③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1分);
④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钢棒 a 端为 N 极。
(1分)
32.(1)560(1 分)
(2)430(2 分)
(3)每片葡萄糖酸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为:0.5g×40/430×100%=46.5mg,则服
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 3 次,每次服用的片数为 560mg ÷46.5mg/片÷3=4 片
(3分)
33.(1)80% (1 分)
(2)7.04 (2 分)
(3)设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x
CaCO3 + 2HCl === CaCl2+H2O+ CO2↑ (1分)
100 73
10g 100g x
100:73 ==10:100g x (2分)
解得 x= 7.3% (1分)
34.(1) (2分)
(2)解:U 源=9V I=60mA=0.06A,

电路的总电阻: 源 tΩ (1分)总 t
此时 R1=热敏电阻的阻值:R1=R 总-R2=150Ω-50Ω=100Ω (1分)
由图象知,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100Ω时,对应的温度为 50℃ (1分)
(3)BC (2分)
八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 2页丽水市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大题,34小题,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 9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
案必须用 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卷Ⅰ
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 小题,共 30 分。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7年 11月 14日丽水市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丽水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和生态
文明理念,下列做法与文明城市形象不.符.的是
A.随意乱扔废旧电池
B.人走不忘关电灯,洗手不忘关龙头
C.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送纸质贺卡
D.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2.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深信电磁间有联系并坚持研究,最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
科学家是
A. 牛顿 B. 奥斯特 C. 安培 D. 法拉第
3.小科在探究土壤由哪些成分组成时,做了如下四个实验,用于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的是
A. B. C. D.
4.人体内大约含有 30多种元素,如碳、氢、氧、钙、镁、钠、钾等,这些元素最本质的
不同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1页 共 8页
5.科学研究发现,用适量的“汽水”(一种能释放 CO2的溶液)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生长,
原因是它能增强
A.植物呼吸作用 B.植物光合作用 C.植物蒸腾作用 D.土壤肥力
6.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乙属于单质,甲和丙属于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 1:2
D.1个丙分子由 1个甲分子和 2个乙分子构成
7.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
作用。植物缺氮时,它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叶色暗绿带红 B.只开花不结果
C.生长矮小,叶有褐斑 D.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8.关于人体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部气体交换在肺泡中完成
B.呼气时,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
C.呼吸就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D.呼吸时,吸进的空气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9.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磁铁 A的上端是 N极
B.电磁铁 B 的下端是 N 极
C.电磁铁 B 的磁性强于电磁铁 A的磁性
D.向左移动滑片 P,电磁铁 A、B磁性都减弱
10.大气中氧气的含量能维持稳定,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稳定的氧循环。以下对自然界
氧循环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会消耗氧气 B.绿色植物时刻都在产生氧气
C.生物的呼吸作用在产生氧气 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在产生氧气
11.在 NH4NO3、N2、NO2、NH3、N2O5这 5种物质中 N元素的化合价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2.某同学在验证空气成分时采用了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观察细铁丝是否在空气中燃烧,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B.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呼气,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C.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在空气中复燃,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D.用大针筒向小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注气,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2页 共 8页
1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下列属于④的物质是
A.红磷 B.空气
C.水 D.高锰酸钾
14.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些情况:①控制灯的开关中两个线头相碰;
②插座中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的两个线头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
④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在上述情况中,可能引起家庭电路中断路器自动断开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5.金属单质 X与非金属单质 Y可发生反应 2X+Y=X2Y。实验探究小组进行了两次实验,
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则参加反应的 X与 Y的质量比为
实验序号 X的用量/克 Y的用量/克 生成 X2Y的质量/克
1 5.4 1.6 6.4
2 9.6 4.8 12.8
A.2:1 B.3:1 C.27:5 D.27:8
卷Ⅱ
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19 小题,共 70 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
纸”的相应位置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9小题,20空,每空 1分,共 20分)
16.判断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并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2H ②Mg2+ ③SO2 ④2CH4 ⑤2OH-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 ▲ 。
17.通常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 30毫安时就会有生命危险,若潮湿时人体的电阻为 800欧,
此时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 伏。如图是手拿测电笔检测电 笔尾金属体
路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图 ▲ 。
18.物质可以用所组成元素的符号来表示,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甲 乙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3页 共 8页
19.处州白莲是浙江省著名特产,因原产丽水,丽水古称“处州”而得名。
(1)兴趣小组在观察莲花时,拍摄到一种浮水莲花, B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该莲花叶片上下表皮中气孔较
多的是 ▲ 。气孔结构如图,图中的 A ▲
使气孔处于开放状态(填“失水”或“吸水”),此时 A
该植物通过 ▲ 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
(2)莲出淤泥而不染,藕是莲的地下茎,其中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食用,这些营养
物质中的淀粉是莲叶制造由 ▲ 运输而来。
20.为研究物质燃烧条件,将白磷和红磷分别装入 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一气球,
将两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 80℃热水中(如图),发
现只有 a处白磷燃烧。
(1)b处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 ;
(2)管口气球可防止生成的 ▲ 进入空气。
21.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其根本原因是根细胞结构中没有 ▲ 。在根尖结构的四个区域中,吸收水分和无机
盐的区域是 ▲ 。
22.在“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氯气呈 ▲ 色,用镊子夹一小块钠放入玻璃燃
烧匙中,点燃钠,将玻璃燃烧匙迅速伸入氯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写出瓶内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3.小科把白炽灯泡放在 U形磁铁的两个磁极之间(如图),闭合开关后发
现灯丝在晃动;移去磁铁后,灯丝不再晃动。请回答:
(1)灯丝晃动是因为通电的灯丝在磁场中 ▲ ;
(2)灯丝晃动过程中 ▲ 能转化为机械能。
24.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适宜且恒定温度条件下,
改变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分别测得金鱼藻 1分钟内放出的气泡数如下表。请回答:
灯与烧杯的距离/厘米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气泡数/个 18 15 10 8 6 4 2 0
(1)实验中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主要成分是 ▲ ;
(2)当灯与烧杯的距离为 45厘米时,气泡数为零的原因
是 ▲ (填字母)。
A.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4页 共 8页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
25.熟悉和使用科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学习科学的基本要求。下图是几种实验室
制取气体的装置。
A B C D E
(1)实验室制取 CO2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用 A装置,则还需要在 A装置的试管口放置一
团棉花,目的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
用如图电路(ab为直导线)和小磁针验证奥斯特实验。
(1)小磁针静止后,应将直导线 ab ▲ 置于小磁针上方;
(2)该兴趣小组正确放置小磁针和直导线后,闭合开关,并没有观察到小磁针发生明
显偏转。经小组讨论后改进如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果然观察到小磁针
发生明显偏转。他们的改进基于的假设是 ▲ ;
(3)若他们想继续验证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是否与电流方向有关,接下去的具体
操作是 ▲ 。
27.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选择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相
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 3根。处理好后,将三根枝条同时插入同一瓶盛有适量稀释的
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三个夹子将三根枝条分别固定,置于适宜的环境,十分钟后取
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
记录如下: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
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
C.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韧皮部和木质部均未被染色
(1)为了让枝条更好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处理方法是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
面积相似的 ▲ ;
(2)适宜的环境是指 ▲ ;
(3)A、B组韧皮部也被染色,原因是 ▲ 。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5页 共 8页
28. 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把新鲜菠菜装入黑色大塑料袋中,并用绳子扎紧袋口,在黑暗处放置 12小时。
②把塑料袋口稍松开,在塑料袋口处连接上导管后再重新扎紧袋口,挤压塑料袋,让
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所示)。请回答:
(1)菠菜要在黑暗处放置 12小时的目的是 ▲ ;
(2)若要设置对照实验,则应在黑色塑料袋中放入
▲ (填字母)。
塑料袋
A.放入等量的新鲜白菜 澄清
石灰水
B.放入更多的新鲜菠菜
菠菜
C.放入等量煮熟的菠菜
29.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
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
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
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
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
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
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
构”指的是 ▲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是 ▲ ,该图属于 ▲ (填“符号”或“模型”)。
甲 乙 丙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6页 共 8页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5小题,共 30分)
30.(5 分)多肉植物近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它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外形
肥厚多汁。某科学小组同学对其生理活动进行探究。
(1)多肉植物肥厚多汁是对 ▲ 环境的适应;
(2)由于与其它植物的叶片外形大不相同,小明猜测多肉植
物不会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小红马上否定了他的猜想,
原因是 ▲ ;
(3)如果在傍晚用打孔器获取一多肉植物的叶圆片 A,烘干后称重,次日凌晨在同一
叶片中取同样大小的另一叶圆片 B,烘干后称重,发现叶圆片 B较轻,主要原因
是 ▲ 。
31.(5分)在实验室放置条形磁铁的盒子里发现一根钢棒 ab,小科同学用一段细线将钢棒
悬挂起来,多次拨动钢棒,发现静止后钢棒的 a端均指向北方。小
科作出判断:该钢棒具有磁性,且 a端为 N极。你认为小科的判断
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2.(6 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钙,当摄入的钙
不足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
回答下列问题:
金钙尔奇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原料】碳酸钙 氧化镁 硫酸锌 【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
硫酸铜 维生素等 (C12H22O14Ca)0.5g
【含量】每片含钙 280mg 镁 99.7mg 【用法】口服
锌 3.08mg 铜 0.51mg等 【用量】每日 3次,一次 ? 片
【用量】每日 2次,一次 1片
(1)按金钙尔奇说明书用量服用,每日补充的钙元素质量是 ▲ 毫克;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3)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为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 3次,通过
计算说明一次应服用几片?
33.(7分)小科同学测定建筑工地石料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料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
也不溶于水),其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加入稀盐酸 100克 加入稀盐酸 100克
样品 20克 滤渣 10克 滤渣 4克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1)石料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
(2)实验过程共产生二氧化碳 ▲ 克;
(3)求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7页 共 8页
34.(7分)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的部分电路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 9
伏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R2和热敏电阻 R1组成,图乙是
热敏电阻 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工作电路由电压为 220伏的电源和阻值为 R0的电
热丝组成。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 60毫安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
被吸下来。
甲 乙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当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50欧时,恒温箱内的温度是多少
(3)要提高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填字母)
A.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电源电压
B.适当减小电磁铁线圈匝数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第 8页 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