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学目标:通过搜集、讨论、梳理环境问题,发展学生围绕话题捕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认真倾听,并对同学发表的信息是否与话题相关作出判断。通过情境模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委婉,简单易行的建议。通过情境讨论,懂得我们与环境息息相关,能身体力行保护环境,并提醒和影响身边的人。教学重点:通过情境模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提出委婉,简单易行的建议。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讨论、梳理环境问题,发展学生围绕话题捕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认真倾听,并对同学发表的信息是否与话题相关作出判断。教学过程:图片对照,发现环境问题欣赏图片,对比感知欣赏“美好环境的图片”与“破坏环境的图片”导入: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红花绿草,碧水蓝天,每天我们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观山、看海、听雨、赏花,我们的环境是如此的美好。可是,垃圾围城,河水发黑发臭,我们呼吸着严重超标的空气,我们的大自然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桌交流,分享感受主播播报,交流环境问题主播播报内容为课前调查的环境问题,大众评委评选“最佳主播”。主播“表达”要求:请把你发现的环境问题说清楚,如果能说出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就更棒了。可以这样说:我发现了__________,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大众评委“倾听”要求大众评委认真倾听,评一评主播是否把问题说清楚,选出心目中的“最佳主播”。学生播报,学生评选。识图判断出示三幅图片,学生思考判断,这三幅图片是否属于环境问题。学生辨析,说明理由,教师加以引导。预设一:第一幅图是环境问题,因为他们提着大袋小袋的塑料袋,会破坏环境。教师补充资料:如果一个塑料袋污染0.06平方米的土地,如果一个人平均每天随便丢掉一个塑料袋,拥有100万人口的城市一天将丢掉100万个塑料袋,大约每天造成6万平方米土地污染。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自然腐烂需要200年以上。预设二:第二幅是环境问题,因为一次性筷子是树木做的,人民用得越多,树木砍伐得会越厉害。教师补充资料: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6000-8000双筷子。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约450亿双,耗费木材约166亿立方米。我市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约1.05亿双,耗费木材4147万立方米。预设三:第三幅图也是环境问题,这是浪费粮食,吃不完白白丢掉多可惜啊!连线现场,学提建议连线现场一出示堵车图片,聆听不同方式的表达。①“爸爸,爸爸, 太堵了,把汽车熄灭!” “不用,我们等着。”②“妈妈,车都堵城长龙了,快把车熄灭,不要当破坏环境的凶手!” “不, 不用熄灭!”③“爸爸,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把车熄灭,这样既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又可以节省原料。”“好,乖孩子,听你的!”互动辨析,对比发现。预设一:第一个建议采用命令式,让人听了不舒服。预设二:第二个建议带有恐吓式,让人不容易接受。预设三:第三个建议不仅提到了怎么做,而且说出了好处,提的建议合情合理,爸爸妈妈容易接受。思考小结,领悟如何提建议思考:为什么同样是提建议,前两个建议没被采纳,第三个建议被采纳了呢?小结:提建议时要抓住亮点。第一点是针对出现这样的现象,说说可以怎么做;第二点是要说清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呈现泡泡语,明确如何建议。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灭。 做法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 好处小结:提建议时采用“做法+好处”的方式语气委婉,简单易行,让对方受用。连线现场二(1)出示现场二图片创设生活情境:放学了,教室里就剩下两个人,灯没关。当你离开时,会对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说什么?活学活用,学提建议。出示要求:甲乙同桌情境演绎。预设一:生一:你走的时候记得关灯哟,这样既节约又环保,一举两得呢。生二:放心,我会关的。预设二:生一:你走的时候记得关灯哟,我们要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哦!生二:好,让我们一起努力!针对建议,发现妙招你觉得情境二中题的建议有效吗,为什么?呈现泡泡语,学提建议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 做法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号召小结:提建议时语气要委婉,先说清楚做法,再说这样做的好处,还可以说号召。这样题的建议既简单易行,他人也容易接受。实战现场,提出合理建议出示图片,提出合理建议。出示浪费粮食的图片小组合作,说说建议代表发言,互学互评出示图片,发散思维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小组合作:(1)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组员讨论,提出简单易行的建议汇报交流,组合建议,形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