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雾在哪里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作者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孩童的语言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想象充满童真童趣。课后练习题第一题: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课后练习题第二题: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两题指向的思考点正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五句话虽然都是雾的自言自语,但语气有所不同。因此先引导孩子在自读自悟中提取关键信息,了解“雾把什么藏起来了”;再通过划找关键语句,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与顽皮,以读促悟。文章的结构有共同点,插图前后照应,通过对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使学生能够从充满想象的故事中感受“雾”的有趣。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习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引导学生体会雾的淘气,落实语文要素。识字写字方面,结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特点,以随文识字的方式落实生字,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关键笔画,添加辅助线的方式,减少了教师说的时间,增加了学生书写的时间和空间。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我是什么》一课,了解“水”在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形态,“雾”这一自然现象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故在认识理解“雾”这一形象上比较容易。但让学生读好雾说话的语气,仿照课文表达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借助表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雾”的形象,从而为学生仿照课文说话搭建支架,再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的生活乐趣,落实语文要素。教学目标1.利用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在情境中认识“雾”、“淘”等9个生字;通过观察生字结构,找准关键笔画,写好“论、切、于、久”4个生字。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又可爱又淘气的特点。3.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句式说句子,让学生体会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利用图片、结合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在情境中认识“雾”、“淘”等9个生字;通过观察生字结构,找准关键笔画,写好“切、论、于、久”4个生字。学习难点:划找关键语句,知道雾把什么藏起来了;通过表演朗读,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体会雾的淘气。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板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借题识字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提问:“雾”是个生字,你是怎么认的?2.认读生字,发现规律。这个字下面一个服务的“务”,加个雨字头它还读“雾”,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雾?出示:雪、露、霜。师:这些字都是带有雨字头的,你发现了吗?带有雨字头的字一般是表示什么?过渡:带有雨字头的都是表示天气现象的,它就是一种天气现象,今天故事当中的雾作者称它为雾孩子,咱们来读一读。出示: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齐读)二、初读课文,寻找“雾孩子”淘气的理由1.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故事的作者说他是个淘气的孩子,你觉得他哪里很淘气?(指名回答)2.自读课文,提取信息。雾到底都干了些什么淘气的事儿呢?接下来,请大家打开课本第88页,一边读课文,一边把淘气的雾孩子说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来。组织汇报:(1)我要把大海藏起来。(第三自然段)(2)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第四自然段)(3)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第六自然段)(4)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第七自然段)(5)我要把自己藏起来。(第八自然段)3.扮演“雾孩子”,深入体会“雾孩子”的淘气。(1)根据雾说的话,提取信息:提问:雾孩子都藏了什么?(随机板书)预设:大海、天空、太阳、海岸、自己。(2)这个淘气的雾孩子藏了这么多东西,我还发现它藏了一样东西,我找出了这样一段话。出示:第六自然段。师:请你自己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找找雾孩子,还把哪些东西也藏起来了,赶快读,赶快找。谁来说?(指名回答)预设: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行人和小猫。师:真厉害,全部找到了,原来雾孩子真的够淘气,它把那么多东西都藏起来了。但是现在那么多东西中,我只能选择一个词语把它贴到黑板上去,你觉得应该贴哪个词要说理由的?你们商量一下应该贴哪个词?预设:城市。师:为什么要贴城市?预设:因为城市里有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还有行人和小猫。学习生字:梁。4体会“同时”、“连同”。过渡:看,老师把“城市”写在了“海岸”的旁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我告诉你们秘密就藏在这段话里面,赶紧再去读一读,看看老师为什么要贴在这个位置上,再去读读这段话。预设;因为他要把海岸藏起来,同时要把城市、房屋、街道、树木、桥梁,还有行人和小猫藏起来。师: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叫“同时”。原来雾孩子是同时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的,难怪老师要把他们写在一块,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一张字也要写在一起,已经有人知道答案了,你说?预设:因为天空连同太阳被藏起来。5.变换句式,提取信息,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五题。①城市 ②大海 ③天空 ④海岸 ⑤自己 ⑥太阳雾先把 藏了起来,再把 连同 藏了起来,然后把 和 藏了起来,最后把 藏了起来。雾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三、再读文本,展开想象,学习表达1.引导朗读:雾孩子把大海、天空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呢?轻声读读第三到六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2.学习第三到六自然段。(1)引导学生交流:雾来了,大海和天空变成什么样的呢?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2)借助图片进行想象:(课件出示没有雾的大海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再出示雾来了的大海的图片)现在的景色和刚才比有什么变化?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神奇的变化。(3)抓住“霎时”,指导朗读。教师讲解:“霎时”是指特别短的时间。雾来到天空中,天空非常迅速地变暗了,所以读的时候要语速快一些。(4)发现句式,学会运用。两段话当中有两个双胞胎句子,他们长得可像了,像在哪里?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他们像在哪里?过渡:你的眼睛很亮,原来两组双胞胎句子“无论……还是……都”看不见了。接下来老师要请你展开想象,我们现在就来到大海边,大海边雾来了,除了海水船只蓝色的远方看不见了,你觉得大海上还有什么也看不见了?(指名回答)师:我们说了那么多,谁能用文中的的句式说一说?(无论……还是……都……)师:谁还能用这样的句式把第三句话说一说?3.拓展谈话。(1)发挥想象,指名说雾还能来到哪里?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示句式: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看不见了。(2)全班交流。5.总结复习:雾最后把自己藏起来后,又会发生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这节课老师把学习的生字变成一首小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雾娃娃,真调皮。飞海上,来岸边。无论房屋和街道,还是树木和桥梁,甚至行人小黑猫,一切都被藏起来,真是一个淘气娃。五、指导书写“论、切、于、久”1.出示“论、切”。(1)学生观察字形,体会字形左窄右宽的共同特点。(2)教师范写“论”:提示“仑”的撇要延长到竖中线左侧,捺脚落在横中线上,撇、捺罩住下面的“匕”。学生描红,练写(3)学生自主观察练写“切”。(4)生生互评,修改。2.出示“于、久”。(1)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哪些地方。(2)教师提示书写要点:“于”两横长短不一,第二横收笔在横中线之上,竖钩的竖段要落在竖中线上。“久”第二笔横撇,横段写短,撇要舒展,第三笔捺从中心点起笔,与第二笔相交。(3)学生描红一个,练写一个。(4)班级展示,师生点评,学生修改后再练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