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蟋蟀的住宅教学目标:1.知道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的过程,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2.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细致持续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3.能通过比较,体会采用拟人手法表达的好处。教学重点:能从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作者细致持续的观察,体会观察的乐趣教学难点:能理解蟋蟀的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放学回家,都会走进舒适的住宅,你们知道吗?蟋蟀也有住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齐读课题《蟋蟀的住宅》。介绍法布尔。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呢?(住宅)是的,那么看到这个关键词,你认为课文会写哪些内容?预设: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蟋蟀是怎样建设住宅的?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好,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答案。2.揭题,体会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全文采用拟人化手法展开丰富想象。3.初读课文,教师巡视。4.学习新词新字。(课件)二、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学生默读课文,理清内容。作者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哪些方面的内容?一边默读一边做旁注。2.师生交流。第2自然段是选址;5、6自然段介绍住宅的样子;7、8、9是住宅的建造过程。三、引导学习第2段。1.蟋蟀的选址与别的昆虫不同,你知道别的昆虫怎样选址的?蟋蟀又是怎样选址的吗?赶紧读一读第2自然段。方法:先括出介绍蟋蟀选址的句子,再找一找重点词标上着重号。要点:别的昆虫:临时的隐蔽所(所得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慎重选址、排水优良、温和阳光、自己挖掘。2.联系上下文理解理解词语“随遇而安”。(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小结:是啊,别的昆虫不会精挑细选,随便找个窝就住下来,这就是随遇而安。而蟋蟀和它们不一样,不肯随遇而安,一定要慎重选择。(作比较)3.齐读。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这与众不同的小蟋蟀。四、引导学习第7-9段。1.学习第7自然段:问题引入:住址选好了,蟋蟀又是在什么时间,怎样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7段,把蟋蟀工作时用的工具和做的动作找出来。反馈:前足扒、钳子搬、后足踏、用锯推铺。交流感受:蟋蟀努力,勤劳,吃苦耐劳。2.学习第8自然段:哪里可以看出蟋蟀的努力勤劳?作标记,同桌交流。交流: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作者的连续细致观察)小结:蟋蟀坚持不懈。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还体现在哪里?请仔细找一找,划一划,分享。从“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一直到“冬天”。字里行间,我们都能噶手到作者的观察是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3.学习第9自然段: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事?(整修)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整修的目的是什么?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还在不停地进行整修。长时间整修是为了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小结:看来蟋蟀真的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啊。五、小组合作,试说建设宅过程。1.现在你知道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了吗?小组内轮流说。2.代表展示。作业设计:向别人介绍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