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麻雀【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拼音、查阅工具书等,识记6个生字,会写13个常用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等方法,理解“挓挲”等词语的意思。2. 通过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运用表格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老麻雀身上爱的力量。3. 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把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等内容写清楚的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老麻雀的无畏。【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把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感受母爱。【教学过程】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1)板书课题,齐读。(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字词:牙齿 庞大 愣住 嗅了嗅掩护 搏斗 拯救 挖掌 嘶哑巢里 幼儿 呆呆地 无可奈何联系上下文理解“挓挲”“愣住”“无可奈何”①“挓挲”本义:张开;伸开。文中指∶老麻雀张开全身羽毛,抵抗猎狗的攻击。②“愣住”本义:通常表示较强烈的状态,达到心理上的木然或惊讶。文中指:猎狗被老麻雀一系列举动与勇气吓到,不敢进攻了。③“无可奈何”本义: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文中指:刚出生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不停拍打小翅膀,试图起飞回巢。发现规律:第一排是关于"猎狗"的词语,第二排是关于"老麻雀"的词语,第三排是关于"小麻雀"的词语。引出课文三个主要人物。(板书)2.归类识字,读准字音。集中识记偏旁与人体部位有关的生字。(1)左右结构∶嗅 躯 掩 护 搏①间架结构∶左窄右宽。②重点指导写"躯",身字旁撇不穿头。(2)上下结构∶呆 齿 ①对比"某""嗅",口字部在上比在左稍宽大。②重点指导写"齿",下部框内是"人",不是"×"。(3)学写易错字"幼"。3.师范写,生练写。【设计意图∶归类识字能提高识字效率,针对学生写字易错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降低错误率。】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表达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麻雀小麻雀、猎狗之间发生了什么事。(1)借助事件关联三角图,用一个词概括三者所做的事。(2)对照事件关联三角图,简要括文章主要内容:猎人打猎回家,猎狗攻击掉下巢的小麻雀,老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最后猎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选择后退。2.根据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1)默读思考,批注交流。(2)明确表达顺序:起因(1-3),经过(4、5),结果(6、7)【设计意图: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写清楚”事情的方法,首先要知道“写清楚”什么,那就是事情的过程,分起因、经过、结果。通过抓主要人物与主要事件,用图示呈现三者之间发生的事,并简单概括,从而明白将事情写清楚,得有人物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评价老麻雀、猎狗的性格特点。思考:根据老麻雀、猎狗所做的事,用一两个词概括二者性格特点。老麻雀: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猎狗:凶恶残忍、震惊退缩4.质疑:评价老麻雀的词意思都差不多,但评价猎狗的词意思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明确∶老麻雀从始至终的表现是一致的,但猎狗在看见小麻雀和老麻雀后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因此,评价词有所不同。【设计意图:文章不长,读完之后麻雀和猎狗的形象很鲜明,学生能很快概括出它们的特点。接着通过比较评价词语的不同,过渡到课后习题2,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猎狗攻击与退缩的。】三、对比读写猎狗的语句,了解写清楚行为变化的方法1.找出描写猎猫前后变化的句子。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向后退。概括两句话内容。(1)第一句写的是猎狗凶恶残忍的进攻。(2)第二句写的是猎狗被吓得退缩的行为。3.了解作者写清楚猎狗进攻的方法。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清楚猎狗的进攻的 思考∶猎狗的进攻分几步?四步∶走近—嗅—张嘴—露牙。思考∶从这四步看出猎狗怎样的心理?迫不及待但又小心翼翼。这四步能不能换位置?明确∶不能。"走近"和"嗅"是试探,猎狗要先确定落下的是柔弱的小麻雀,才好作进一步攻击的打算。接着,先张嘴才能露牙,显示猎狗急切想要吃掉小麻雀的心理。想象画面读,体会猎狗心理。小结:作者通过描写狗身体、鼻子、嘴巴、牙齿先后不同的动作,把猎狗先试探后攻击的行为写得细腻而生动。让我们看到一个步步为营、凶恶的猎狗形象。过动作播写写清楚的、卷们还要知道怎么写好动作描写,郫技是分限每一个都位的动作,且要注意动作的顺序与连费性、才能真正写杆动作描写。【设计意图:猎狗的进攻是通过动作描写写清楚的,我们还要指导怎么写好动作描写,那就是分解每一个部位的动作,且要注意动作的顺序与连贯性,才能真正写好动作描写。】4.了解作者写清楚退缩的方法(1)思考作若是怎么写清楚猎狗的退缩的。①神态描写:愣住 ②心理描写∶没料到 ③动作描写∶后退(2)小结∶从猎狗的排态到心理再到动作的细微变化,都被作着准确地捕捉到了,让我们读出了猎狗此时内心的畏惧和退缩。(3)想象画面读,体会猎狗内心的畏惧和退缩。5.对比前后动作描写,发现表达不同。(1)思考∶猎狗的进攻与退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①作者主要通过动作描写写出猎狗的进攻:猎狗的退缩,不仅有动作描写,还有神态、心理描写。②作者通过描写4个身体部位的动作,来呈现猎狗的进攻,而退缩只写了身体往后退。③猎狗的进攻速度比退缩速度快。猎狗靠近小麻雀时是"慢慢地",而后退却是"慢慢地,慢慢地",可见猎狗完全被老麻雀的行为震住了。(2)小结∶两句话虽然字数不多,但看似简洁的细节描写,却把猎狗前后行为的变化写得入木三分,甚至仅仅是一个"慢慢地"的叠加,都能体会到猎狗不同的心理状态,可谓高超。【设计意图:习作单元的教学不仅要知道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写。作者写退缩不仅运用动作描写,还有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方法更丰富。通过动作的前后对比,品读“慢慢地”,感受措辞的精准才能彰显猎狗的内心,塑造了猎狗前后不同的两种形象。】结课,布置作业1.结语:老麻雀的什么行为震慑住了一只凶恶的猎狗?作者又是怎么把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行为写清楚的?2.小练笔: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描写猎狗前后变化的写作手法,写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前后行为的变化。(50-1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