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一导入有人曾说,《三国》是一部智书,“智慧”的“智”;《水浒传》是一部怒书,“愤怒”的“怒”。如果让你概括《红楼梦》,你觉得是一部什么书?别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和《金陵十二钗》《红楼梦》1-5回二背景知识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次南巡,曹寅接驾四次。曹雪芹过了一段富贵少爷的生活。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二背景知识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着重叙述了贾家荣、宁两府逐渐衰败的过程,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矛盾,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现存的版本,可分为两个,一个是仅流传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砚斋评语的脂评系统(抄本系统);另一个是经过程伟元、高鹗整理补缀的、删去所有脂砚斋评语的,并续写完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统(刊本系统)。三课堂任务任务一:阅读前五回的内容,梳理宁荣两府人物关系。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荣国公贾源-贾代善(贾母)史老太君贾 敷贾 敬(炼丹)贾 赦(邢夫人)贾 政(王夫人)贾 敏(林如海)贾珍(尤氏)贾惜春-贾蓉(秦可卿)贾链王熙凤-巧姐儿贾迎春贾 珠(李纨)贾元春(入宫)贾宝玉贾 环贾探春-林黛玉三课堂任务任务二:细读《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片段,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人物性格。四细读文本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条、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语言描写+侧面描写:放诞无礼装扮:奢侈俗气外貌:不怒自威四细读文本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她‘凤辣子’就是。”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说着,便用帕拭泪。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他人评价:泼辣语言描写:善于言辞,八面玲珑神态描写:表演大师语言描写:精明能干善于弄权四细读文本任务二:细读《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片段,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人物性格。四细读文本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心理:敏感谨慎语言:细心谨慎寄人篱下多虑外貌:体弱多病四细读文本王夫人因说:“……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西江月》二词,批这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眼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条,系着一块美玉。侧面:混世魔王似傻如狂行为乖张离经叛道外貌:英俊多情四细读文本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亦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就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语言、动作:顽劣任性追求个性追求平等挣脱束缚三课堂任务任务三:细读《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的片段,选择其中的一则判词进行赏析。四细读文本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宝珠、宝蟾、平儿、娇杏、瑞珠。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鸳鸯、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四细读文本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一首是说晴雯的。 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就说如“光风霁月”;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 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是说晴雯虽身为丫鬟,却从不肯低三下四地奉迎讨好主子,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这样的性格是她不幸命运的根源。 3.风流灵巧招人怨——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份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定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 4.寿夭——短命夭折。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十六岁。 5.多情公子——指贾宝玉。四细读文本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一首是说香菱的。 1.判词的第一句暗点香菱其名。香菱本名英莲,莲就是荷,菱与荷同生池中,所以说根在一起。书中八十回香菱曾解自己的名字说:“不独菱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2.“平生遭际实堪伤”,作者直抒胸臆,毫不掩饰对她的同情。3.“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说自从薛蟠娶夏金桂为妻之后,香菱就被迫害而死了。四细读文本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一首是说薛宝钗和林黛玉的。 1.可叹停机德——“停机德”,出于《后汉书》。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过了一年就回家了。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这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2.堪怜咏絮才——“咏絮才”,用晋代谢道韫的故事: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这句说林黛玉 。3.玉带林中挂——这句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可能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的意思。4.金簪雪里埋——这句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红楼梦》片段:宝黛钗初会荣庆堂.mp4 《红楼梦》片段:王熙凤出场.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