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默写1.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名言警句。(1)“树欲静而风不止, ”多用来劝诫人们及时孝敬、陪伴父母。(2)“穷则变, , ”意思是遇到问题了就要试图改变,改变了问题就可以解决,解决了就可以长久地保持下去。(3)有时候,花了很大精力做一件事,却没有如愿;而不经意做的事情,反而很顺利,得到好的结果,这真是“ ,无心插柳柳成荫”。2.按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1)《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日初出 。”一儿曰:“日初出 。”他们分别认为 。(2)《学弈》中“虽与之俱学, 。 ?日:非然也”这几句话的意思是 。3.背背填填。(1)《石灰吟》中“粉骨碎身浑不怕, ”表达了诗人 。(2)“千磨万击还坚劲, ”出自《竹石》,意思是 。(3)“人固有一死,或 ,或 。“ ,就比泰山还重……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服务》)4.根据语境,填合适的句子,或按原文填空。(1)《寒食》中“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了长安城美好的暮春景色。(2)在《江上渔者》这首诗中,“君看一叶舟, ”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3)每逢中秋佳节,远在异乡的游子会吟诵“今夜月明人尽望, ”来表达思乡之情。(4)我发现,那些比我优秀的人比我还努力,“莫道君行早,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不能懈怠。(5)我们不能只喜欢听好话,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 。“(6)春耕开始了,遇到了一场雨,爷爷不禁吟咏起杜甫的《春夜喜雨》:“ ,当春乃发生。”(7)《马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的诗句是:“ , 。”(8)郑板桥在《竹石》中用“千磨万击还坚劲, ”来表达坚定不移的秉性;于谦借“ ,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达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质。(9)时光似流水,《长歌行》中有“百川东到海, ?”的感慨;苏轼《浣溪沙》中的“谁道 ? ! ”同样感叹光阴易逝,却催人自强,老当益壮。(10)“ ,事非经过不知难。 ”它告诉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知识,凡事只有亲身实践才知道困难。(11) ,近山识鸟音。(12)读书须用意, 。(13)盈盈 ,脉脉 。(《迢迢牵牛星》)(14)穷则变, , 。(《周易》)(15)青, , 。(《荀子》(16)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7)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采薇》(18)日初出大如 ,及日中则如 ,此不为远者小而 ? (《两小儿辩日》)(19)常将有日思无日, 。5.中华文化经典积累。(1)诗词中有趣,从“儿童 归来早, 放纸鸢”中我们读到了快乐有趣的童年。我还知道其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 ”(2)诗词中有景,从“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中我们读到了五彩缤纷的春天。我还知道其他描写春天的诗句:“ , 。”(3)诗词中有志,从“ ,老大徒伤悲”中我们懂得珍惜光阴。(4)文中有理,“穷则变, , ”,古人告诉我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随机应变,这是从古至今的大智慧。(5)回想学过的古诗,任选下面其中一个主题,默写一首与所选主题相关的古诗。思乡 送别 节日我选择的主题是 ,相关的古诗: 6.运用。(1)[运用]朋友间的情谊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正所谓“ , ”。(2)[运用]“ ,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连成一片,新的一年,新的气象!(3)[运用]小明的心思成天不在学习上,我会用诗句“ , ”来劝诫他。(4)[运用]我们总是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会感到自己懂的知识真少,不得不到处查找资料。这真是“ , ”。(5)[运用]你问我四季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春,就是叶绍翁在园门外看到的“ , ”;夏,就是令杨万里赞叹的“ , ”的西湖风光;秋,就是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 ”的和谐;冬,就是柳宗元眼中“ ,独钓寒江雪”的洒脱。7.按课文内容填空。(1)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2) ,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3)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我 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 ?但不能平的, ?(5)大漠沙如雪, 。 ,快走踏清秋。(6) ,烈火焚烧若等闲。 ,要留清白在人间。(7)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8)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9)其一人 ,惟 ;一人虽 ,一心以为 ,思 。虽 , 。(10)一儿曰:“日初出 ,及日中 ,此不为 ?"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 ,此不为 ?”(11)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1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填关联词)8.根据课内所学填空。(1)小明学习不努力,我会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 , !”(2)《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 写的。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 就开始了。“ ,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选自 朝诗人 写的《 》,诗的后两句“ , ”委婉地表达了 的情感。(4)《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国作家 ,课文讲述的是 的故事。9.填一填。(1) ,一字值千金。(2)莫道君行早, 。(3)听君一席话, 。(4) ,日久见人心。(5)近水知鱼性, 。10.根据课内所学填空。(1)《马诗》中“ , ”鲜明地表达出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2)默写郑燮的《竹石》: , 。 , 。(3)《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用 的方法来开头,文章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4)《为人民服务》是 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作的演讲。(5)有意栽花花不发, 。11.默写填空。(1) ,脉脉不得语。(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 , 。”(3)《寒食》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 , 。”(4)《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12.默写。(1)寒雨连江夜人吴, 。(2)九州生气恃风雷, 。(3) ,立根原在破岩中。(4) ,可爱深红爱浅红。(5) ,要留清白在人间。(6)遥望洞庭山水翠, 。13.默写(1)我知道的描写节日习俗的古诗有《 》,这首诗写的是 节。我能写出其中连续的一句诗: 。(2)哥哥最近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不好好学习。你打算用“ , ”(填诗句)来劝说他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 ;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 。(4)《马诗》中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 , 。(5)诗人叶绍翁从一枝盛开的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这句诗是 , 。(6)月光照在地上像是一片白霜,露水打湿了盛开的桂花……这恰似诗句“ , ”描绘的情景。14.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思 而射之。(2)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这么说的依据是“ , , ?”(3)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改变它,改变它,就会使事物更加通达,通达才能使事物长久地发展下去,正所谓“, , , ”。(4)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新”的思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只有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日日更新,才能有新的进步,即“ ,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这两句话选自课文《为人民服务》,此文是毛泽东在追悼 (人名)的会议上作的演讲。(2)我们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还知道: ,莫把无时当有时。(3)《石灰吟》中暗喻面临严峻考验都能从容不迫的诗句是:“ , 。”(4)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16.根据“日积月累”填空。(1)穷则变, , 。——《周易》(2) ,日日新, 。——《礼记》(3)青,取之于蓝 。——《荀子》(4)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淮南子》17.根据语境填写诗词句。(1)老师对我的爱就像那绵绵春雨,“ , ”滋润着我的心田。(2)当我孤独一人,身在异乡,想念江南的故乡时,我不禁吟诵起:“ , ”的诗句来。(3)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爷爷高兴之余,感慨自己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我赶紧宽慰他:“ ? !”(4)江南水乡,风光旖旎。看,水面上波光粼粼,江边的山层层叠叠,真是“ , 。”(5)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正如诗句“ , ”所言。18.古诗默写。(1)《迢迢牵牛星》中反映牛郎织女相隔银河两岸只能相互对望,眉目传情的诗句是 , 。(2)《寒食》中景物描写富有动感,暗写春风的诗句是 , 。(3)《十五夜望月》中诗人不正面描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句式委婉表达的诗句是 , 。(4)《寒食》中委婉地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地句子是 , 。(5)《人日立春》中表达自己要珍惜时间,严于律己,悔过自新的诗句是 , 。19.根据内容填诗句和谚语。(1)“良药苦口利于病, 。”对于别人的忠告,我们要认真听取。(2)、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吧,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 ”。(3)“有意栽花花不发, 。”生活常常会给我们意外的惊喜。(4)我们要像生长在岩石缝中的竹子一样“ ,任尔东西南北风”。无论困难多大,都永不屈服。(5)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如同“ ,莫把无时当有时”中说的一样。20.填空题。(1) ,松间沙路净无泥。(2)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中有款款的送别深情,“ ,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中有凛凛的浩然正气,“ ,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有铮铮的刚劲风骨,“ ,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有殷殷的虔诚祝祈,“我劝天公重抖擞, ”。(3)唐诗之美潜于细雨中,“随风潜入夜, ”;唐诗之美站在柳梢头,“ ,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诗之美立在长亭外,“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诗之美映在寒山中,“停车坐爱枫林晚, ”;唐诗之美系于钓竿上,“ ,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诗之美融于美酒中,“葡萄美酒夜光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子欲养而亲不待(2)变则通;通则久(3)有意栽花花不发2.【答案】(1)大如车盖;沧沧凉凉;远者小而近者大、近者热而远者凉(2)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不如那个人学得好。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3.【答案】(1)要留清白在人间;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志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2)任尔东西南北风;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韧挺拔,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也不动摇。(3)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4.【答案】(1)春城无处不飞花(2)出没风波里(3)不知秋思落谁家(4)更有早行人(5)忠言逆耳利于行(6)好雨知时节(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8)任尔东西南北风;粉骨碎身浑不怕(9)何时复西归;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0)书到用时方恨少(11)近水知鱼性(12)一字值千金(13)一水间;不得语(14)变则通;通则久(1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6)西出阳关无故人(17)杨柳依依;雨雪霏霏(18)车盖;盘盂;近者大乎(19)莫把无时 当有时5.【答案】(1)散学;忙趁东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红胜火;绿如蓝;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少壮不努力(4)变则通;通则久(5)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6.【答案】(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爆竹声中一岁除(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孤舟蓑笠翁7.【答案】(1)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4)赤裸裸;赤裸裸地回去吧;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5)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6)千锤万凿出深山;粉骨碎身浑不怕(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8)人民利益;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9)专心致志;弈秋之为听;听之;有鸿鹄将至;援弓缴而射之;与之俱学;弗若之矣(10)大如车盖;则如盘盂;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沧沧凉凉;如探汤;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1)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12)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8.【答案】(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老舍;腊月的初旬;腊七腊八;冻死寒鸦(3)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思念(4)美;马克·吐温;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9.【答案】(1)读书须用意(2)更有早行人(3)胜读十年书(4)路遥知马力(5)近山识鸟音10.【答案】(1)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倒叙(4)毛泽东(5)无心插柳柳成荫11.【答案】(1)盈盈一水间(2)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12.【答案】(1)平明送客楚山孤(2)万马齐喑究可哀(3)咬定青山不放松(4)桃花一簇开无主(5)粉骨碎身浑不怕(6)白银盘里一青螺13.【答案】(1)寒食;寒食;寒食东风御柳斜(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年年有余;吉祥幸福(4)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14.【答案】(1)专心致志;鸿鹄将至;援弓缴(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5.【答案】(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张思德(2)事非经过不知难;常将有日思无日(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4)轻烟;薄雾;被初阳蒸融了16.【答案】(1)变则通;通则久(2)苟日新;又日新(3)而青于蓝(4)不必法古;不必循旧17.【答案】(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8.【答案】(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5)从今克己犹应及;颜与梅花俱自新19.【答案】(1)忠言逆耳利于行(2)子欲养而亲不待(3)无心插柳柳成荫(4)千磨万击还坚劲(5)常将有日思无日20.【答案】(1)山下兰芽短浸溪(2)劝君更尽一杯酒;粉骨碎身浑不怕;千磨万击还坚劲;不拘一格降人材(3)润物细无声;碧玉妆成一树高;莫愁前路无知己;霜叶红于二月花;路人借问遥招手;欲饮琵琶马上催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