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五年级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五下·龙岗期中) 地球是宇宙的奇迹,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积蓄在地球表面B.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资源覆盖C.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答案】C【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 A: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积蓄在地球表面,正确;B: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资源覆盖,正确;C: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错误;土地、太阳能、水、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再生或再循环,被称为可再生资源。2.(2024五下·龙岗期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未来人类将会前往宇宙寻找新的家园,下列哪些条件是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新家园所必需的 ( )①水 ②空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稳定的气候 ⑤岩石和土壤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答案】B【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 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气候、岩石和土壤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3.(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调查发现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冰洋的浮冰面积逐年退缩主要是因为水污染B.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与人类关系不大C.固体废弃物不仅会污染河流、水源,还会污染土壤使植物无法生长平平和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A:北冰洋的浮冰面积逐年退缩主要是因为水污染,错误;北冰洋的浮冰面积逐年退缩主要是因为全球变暖;B: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与人类关系不大,错误;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C:固体废弃物不仅会污染河流、水源,还会污染土壤使植物无法生长平平和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正确。4.(2024五下·龙岗期中)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根据右图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水量很____;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是____的。 ( )A.充足;均衡 B.紧缺;不均衡 C.紧缺;均衡【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21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所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水量很紧缺;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5.(2024五下·龙岗期中)从右侧的两幅饼状图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A.淡水中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较多B.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短缺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A:淡水中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较多,错误;淡水中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较少;B: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短缺,正确;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节约用水。6.(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还查找了可以节水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不合理的有 ( )。①用淋浴代替盆浴 ②洗菜时,用直接冲洗的方式代替用盆接水③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④不太脏的水直接倒掉 ⑤农业灌溉时采用滴灌技术A.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答案】C【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①用淋浴代替盆浴,正确;②洗菜时,用直接冲洗的方式代替用盆接水,错误;洗菜时,用用盆接水的方式代替直接冲洗;③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正确;④不太脏的水直接倒掉,错误;可以二次利用;⑤农业灌溉时采用滴灌技术,正确;所以不合理的节水方法有②④。7.(2024五下·龙岗期中) 本学期学校给平平和同学们发放了不锈钢餐具替代一次性餐具,这是为了 ( )。A.垃圾减量化 B.垃圾资源化 C.垃圾无害化【答案】A【知识点】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学校给平平和同学们发放了不锈钢餐具替代一次性餐具,这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即垃圾减量化。8.(2024五下·龙岗期中) 学校提倡的光盘行动,从环境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大气污染 B.垃圾问题 C.水资源短缺【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学校提倡的光盘行动,从环境的角度看,属于解决垃圾问题中的减量化方法,所以这有利于解决垃圾问题。9.(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发现能源和环境的问题紧密相连,下面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开支,倡导使用煤炭这类燃料C.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有能源危机【答案】A【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确;B: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开支,倡导使用煤炭这类燃料,错误;使用煤炭这类燃料会污染空气,所以应该尽量使用新能源;C: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有能源危机,错误;能源在不断消耗,所以会有能源危机。10.(2024五下·龙岗期中)平平尝试用一张废报纸做一张再生纸,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撕碎→加水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B.撕碎→加水搅拌→挤压吸水→平铺→通风晾干C.平铺→撕碎→加水搅拌→挤压吸水→通风晾干【答案】A【知识点】造纸术【解析】【分析】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二、分类题。11.(2024五下·龙岗期中)请将下列垃圾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在方框中。①烂菜叶 ②废纸箱③废电池 ④易拉罐 ⑤苹果皮 ⑥旧书报 ⑦渣土 ⑧砖瓦块 ⑨塑料瓶⑩过期药品 卫生间废纸 废弃的玻璃【答案】其他垃圾:⑦⑧ 有害垃圾:③⑩厨余垃圾:①⑤可回收物:②④⑥⑨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包括废纸箱、易拉罐、旧书报、塑料瓶和废弃的玻璃等;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包括烂菜叶和苹果皮等;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和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包括渣土、砖瓦块和卫生间废纸等。三、综合实践题。12.(2024五下·龙岗期中)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为温室效应。平平做了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如右图将两支温度计中的其中一支放入密封玻璃瓶内,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在阳光下,每隔一分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将观察的数据记录下来。时间 初始温度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玻璃瓶内温度/℃ ① 26.6 27.6 28.8 29.7 30.8玻璃瓶外温度/℃ 26 26.5 27.4 28.2 29 29.5(1)请根据观察的数据推测表中缺失的数据①是 .(2)实验中使用的玻璃瓶模拟的是 .(3)比较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平平发现相同时间,玻璃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得比玻璃瓶外的 (选填“快”或“慢”)。(4)平平和同学针对能源和环境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讨论并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分析。从右图我们能发现我们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来自 ( )。A.火电 B.核电 C.太阳能及其他(5)火电是由煤燃烧发出的电,煤燃烧发电不仅要消耗淡水,还会增加大气中 等气体,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选填“上升”或“下降”)。(6)下列电能的来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化石燃料 B.地热能 C.海洋能(7)为了节约能源,减缓温室效应,请你说说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写出两条即可)① 。② 。【答案】(1)26(2)地球的大气环境(3)快(4)A(5)二氧化碳;上升(6)A(7)随手关灯;植树造林【知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试验的要求,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即放在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和密封袋外面的温度计,其他所有条件不能改变,比如温度计、光照条件、初始温度等;所以初始温度是相同的,都是26℃。(2)地球悬浮于太空中,地球的大气环境是透明且封闭的,阳光可以穿过,就相当于一个透明玻璃瓶。因此透明玻璃瓶模拟的是地球的大气环境。(3)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相同时间,玻璃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得比玻璃瓶外的快,密封袋内的温度明显比外部温度高。(4)根据题干可知,我们能发现我们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来自火电,占了将近70%。(5)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6)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类。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海洋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7)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除了开发推广新能源,我们也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应该随手关灯、使用节能LED灯、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13.(2024五下·龙岗期中)阅读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深圳河作为深港界河见证了深圳的飞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大量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深圳河污水横流、河道黑臭。环水局的工作人员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有部分小区,把排雨系统与污水管道合并到一起,导致污水通过雨水管道被排放到河里。第二,下雨使淤泥流入河内,会长期释放污染物。第三,存在乱排偷放现象,有居民往河里扔垃圾,更甚者,恶意朝河道内投入共享单车。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用了一段时间的治理后,深圳河又恢复了鱼翔浅底、水清岸绿的自然风光。深圳河从市民掩鼻而过到夏日乘凉的首选之地,从河水污浊到水质基本稳定达标、逐步提升。(1)下列不属于深圳河被污染的原因的是 ( )。A.生活污水排放B.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C.常年降雨量不足(2)平平在考察深圳河的自然水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取少量水样带回学校研究B.用嘴尝一口水的味道C.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3)下列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①在河道两侧排污口设置截污管 ②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③对污水和雨水进行分流处理 ④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扩建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4)经过一系列治理工程,如今深圳河旁人们可以徒步、骑共享单车等方式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样的出行方式有利于减少 (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5)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深圳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写出两条即可)①②【答案】(1)C(2)B(3)A(4)C(5)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随意丢弃垃圾,学会垃圾分类;【知识点】保护环境;水污染【解析】【分析】(1)深圳河作为深港界河见证了深圳的飞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大量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深圳河污水横流、河道黑臭。常年降雨量不足不属于深圳河被污染的原因。(2) A:取少量水样带回学校研究,正确;B:用嘴尝一口水的味道,错误;水已经被污染,用嘴尝一口水可能会中毒;C: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正确。(3) ①在河道两侧排污口设置截污管,正确;②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正确;③对污水和雨水进行分流处理,正确;④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扩建,正确;所以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②③④。(4)徒步、骑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所以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5)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深圳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宣传具体的保护环境知识;参加捡拾垃圾、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节约水电等能源;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四、选择题。14.(2024五下·龙岗期中)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相同数量的冰块,烧杯1捧于手心,烧杯2用酒精灯加热,模拟不同炎热程度对冰的影响,每隔1 分钟记录温度的变化。时间 温度 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烧杯1 -7℃ -5℃ -2℃ -1℃ 0℃ 0℃ 0℃烧杯2 -7℃ -3℃ 0℃ 0℃ 0℃ 2℃ 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冰需要 ( )热量。A.吸收 B.放出 C.不放出也不吸收【答案】A【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15.(2024五下·龙岗期中)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烧杯1 和烧杯2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越多,变化越快B.如果烧杯2 持续加热,那么温度会一直上升到100℃后不再上升C.如果停止加热(周围温度30℃),冰块不会继续融化【答案】C【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 A:对比烧杯1 和烧杯2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越多,变化越快,正确;B:如果烧杯2 持续加热,那么温度会一直上升到100℃后不再上升,正确;C:如果停止加热(周围温度30℃),冰块不会继续融化,错误;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所以周围温度30℃的时候,冰块会继续融化。16.(2024五下·龙岗期中) 唐代大明宫有一组宫殿依水而建,名为含凉殿,它是利用风的流动和水的蒸发来进行降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B.空气的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慢C.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答案】B【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 A: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正确;B:空气的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慢,错误;空气的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快;C: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正确。17.(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用冰敷降温时,人体将热传递给温度较低的冰敷袋,使人体冰敷部位温度下降,这属于( )方式的传递。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平平用冰敷降温时,通过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人体将热传递给温度较低的冰敷袋,使人体冰敷部位温度下降。18.(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坐在火锅旁边,感觉到脸上很热,这属于( )的现象。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 平平坐在火锅旁边,感觉到脸上很热,这属于热辐射的现象。19.(2024五下·龙岗期中) 下列示意图中(黑点表示加热点),能反映出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A. B. C.【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20.(2024五下·龙岗期中)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鸡肉煮熟所用时间最短的是 ( )。A.铝锅 B.铜锅 C.铁锅【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铜、铝、铁三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但是三者中,铜的导热性能最好,所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鸡肉煮熟所用时间最短的是铜锅。21.(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喝鸡汤时,想让鸡汤凉得快一点,可以将汤倒入 ( )。A.陶瓷碗 B.木碗 C.不锈钢碗【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不锈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木头、陶瓷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平平喝鸡汤时,想让鸡汤凉得快一点,可以将汤倒入不锈钢碗,散热快。22.(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将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了一会,勺柄也变热了。下列用箭头表示热传递的图片中,正确的是 ( )。A. B. C.【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平平将金属勺放在热汤中,温度较高的汤将热传递给了温度较低的勺柄。23.(2024五下·龙岗期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空调在室内避暑,空调一般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 B.中部 C.下部【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冷空气向下走。夏天空调四周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凉爽,所以空调应装在房间的上部。五、连线题。24.(2024五下·龙岗期中)请将下列现象与其产生的原因连线。洗完澡后镜子上有许多小水滴清晨叶片上的露珠 蒸发游完泳上岸后感到冷雨后,山上雾气缭绕 凝结地面的积水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游完泳上岸后感到冷、地面的积水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都属于水的蒸发现象。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洗完澡后镜子上有许多小水滴、清晨叶片上的露珠、雨后,山上雾气缭绕都属于水的凝结现象。六、探究实践题。25.(2024五下·龙岗期中)1978年湖北出土的曾侯乙铜鉴缶是我国考证最早的冰箱,古人曾用它制作冷饮、冰镇水果,如图1所示。平平利用模拟实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冷饮是怎样形成的。如图2所示,平平在烧杯中添加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往试管中添加适量热水,利用两只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内和试管内液体温度,将试管放入烧杯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试管与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并记录。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冰水混合物/℃ 0 4 7 9 10 13 14 15热水/℃ 40 30 ① 20 18 17 16 15(1)平平用 ( )模拟“曾侯乙铜鉴缶”,用( )模拟待冷却的饮品。A.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 B.适量热水(2)平平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试管与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的数据如表格所示。表格中①处的数据不小心丢失了,但平平记得是33℃、23℃、19℃中的一个,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33℃ B.23℃ C.19℃(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制作冷饮的模拟实验中,下列有关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和冰水混合物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B.热水温度下降,热量从热水传向冰水混合物C.冰水混合物温度升高,热量从冰水混合物传向热水(4)实验结束后,平平发现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外面有许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 )。A.烧杯中的水溅出来B.冰融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答案】(1)A;B(2)B(3)B(4)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平平用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模拟“曾侯乙铜鉴缶”,用适量热水模拟待冷却的饮品。(2)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是逐渐下降的,表格中①处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23℃。(3)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在制作冷饮的模拟实验中,热水和冰水混合物之间发生热传递。热水温度下降,热量从热水传向冰水混合物。(4)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外面有许多小水珠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26.(2024五下·龙岗期中)平平想要进一步研究在铜鉴缶外部的金属中热是怎样传递的,他做了以下实验:将一段铜棒和~~段铁棒焊接在一起(如图所示:O点左边是铜棒,右边是铁棒),每个等间距的点上都放了凝固的蜡块,然后用酒精灯在 O 点加热。(1)实验过程中,热的传递情况是 ( )。A.从铜棒传向铁棒B.从铁棒传向铜棒C.从火焰分别传向铜棒和铁棒(2)酒精灯在 O点加热,a、b、c、d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 → → 。(3)通过右边铁棒上蜡块的熔化顺序,你认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是 。(4)除了蜡块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不同材料来显示热的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粘凡士林的火柴的掉落表示热的传递B.用体温计测量材料各处的温度C.用感温油墨的颜色变化来显示热的传递【答案】(1)C(2)d;a;b;c(3)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4)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所以实验过程中,热的传递情况是从温度较高的火焰分别传向温度较低的铜棒和铁棒。(2)铜、铝、铁三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但是三者中,铜的导热性能最好,铁的导热性能最差。所以酒精灯在O点加热,a、b、c、d熔化的先后顺序是:d→a→b→。(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4)A:用粘凡士林的火柴的掉落表示热的传递,正确;B:用体温计测量材料各处的温度,错误;体温计最高显示42℃,而材料各处的温度明显超出了它的最大温度,所以应该用气温计来测量;C:用感温油墨的颜色变化来显示热的传递,正确。27.(2024五下·龙岗期中)平平打算设计一个保冷杯储存冰块,方便外出携带,因此他参考了生活中的保温瓶。(1)平平在设计时参考生活中的保温瓶,其中保温瓶上的软木塞是(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热的传导体(2)保温瓶最外层包裹了反光外壳,主要是因为它 ( )。A.可以减少热辐射 B.是热的良导体 C.可以让保温瓶美观(3)平平准备选择泡沫、棉花、铝箔纸三种材料分别包裹在塑料瓶外面,放入相同数量的冰块,冰块最先融化的是 ( )。A.包裹泡沫的塑料瓶B.包裹棉花的塑料瓶C.包裹铝箔纸的塑料瓶(4)如果你是平平,你会利用哪些材料改造塑料瓶制作一个保冷杯 (至少写出两种材料) 。(5)利用你选择的材料,绘制保冷杯设计图(用图文表示):【答案】(1)B(2)A(3)C(4)塑料、羽绒服材料(5)【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瓶的软木塞这种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利于保温瓶保温。(2)保温瓶最外层包裹了反光外壳,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进行热反射,减少热辐射,有利于保温瓶保温作用。(3)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泡沫塑料、棉花属于热的不良导体,铝箔纸属于热的良导体,因此,放入相同数量的冰块,冰块最先融化的是包裹铝箔纸的塑料瓶。(4)为了达到保温效果,我们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传递。因此,选择的材料为塑料和羽绒服。(5)为了达到保温效果,我们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传递。选择的材料为塑料杯、塑料盖和羽绒服。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把羽绒服材料裹在塑料杯子外面,羽绒服蓬松的羽毛间充满了空气,同时塑料杯子加盖,能够有效防止热传递,保温效果较好。1 /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五年级科学试题一、选择题。1.(2024五下·龙岗期中) 地球是宇宙的奇迹,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积蓄在地球表面B.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资源覆盖C.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2.(2024五下·龙岗期中)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未来人类将会前往宇宙寻找新的家园,下列哪些条件是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新家园所必需的 ( )①水 ②空气 ③适宜的温度 ④稳定的气候 ⑤岩石和土壤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3.(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调查发现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冰洋的浮冰面积逐年退缩主要是因为水污染B.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与人类关系不大C.固体废弃物不仅会污染河流、水源,还会污染土壤使植物无法生长平平和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4.(2024五下·龙岗期中)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根据右图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水量很____;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是____的。 ( )A.充足;均衡 B.紧缺;不均衡 C.紧缺;均衡5.(2024五下·龙岗期中)从右侧的两幅饼状图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A.淡水中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较多B.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短缺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还查找了可以节水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不合理的有 ( )。①用淋浴代替盆浴 ②洗菜时,用直接冲洗的方式代替用盆接水③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④不太脏的水直接倒掉 ⑤农业灌溉时采用滴灌技术A.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7.(2024五下·龙岗期中) 本学期学校给平平和同学们发放了不锈钢餐具替代一次性餐具,这是为了 ( )。A.垃圾减量化 B.垃圾资源化 C.垃圾无害化8.(2024五下·龙岗期中) 学校提倡的光盘行动,从环境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大气污染 B.垃圾问题 C.水资源短缺9.(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发现能源和环境的问题紧密相连,下面有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开支,倡导使用煤炭这类燃料C.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有能源危机10.(2024五下·龙岗期中)平平尝试用一张废报纸做一张再生纸,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撕碎→加水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B.撕碎→加水搅拌→挤压吸水→平铺→通风晾干C.平铺→撕碎→加水搅拌→挤压吸水→通风晾干二、分类题。11.(2024五下·龙岗期中)请将下列垃圾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将序号填在方框中。①烂菜叶 ②废纸箱③废电池 ④易拉罐 ⑤苹果皮 ⑥旧书报 ⑦渣土 ⑧砖瓦块 ⑨塑料瓶⑩过期药品 卫生间废纸 废弃的玻璃三、综合实践题。12.(2024五下·龙岗期中)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为温室效应。平平做了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如右图将两支温度计中的其中一支放入密封玻璃瓶内,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在阳光下,每隔一分钟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将观察的数据记录下来。时间 初始温度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玻璃瓶内温度/℃ ① 26.6 27.6 28.8 29.7 30.8玻璃瓶外温度/℃ 26 26.5 27.4 28.2 29 29.5(1)请根据观察的数据推测表中缺失的数据①是 .(2)实验中使用的玻璃瓶模拟的是 .(3)比较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平平发现相同时间,玻璃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得比玻璃瓶外的 (选填“快”或“慢”)。(4)平平和同学针对能源和环境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讨论并搜集了相关资料并分析。从右图我们能发现我们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来自 ( )。A.火电 B.核电 C.太阳能及其他(5)火电是由煤燃烧发出的电,煤燃烧发电不仅要消耗淡水,还会增加大气中 等气体,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 (选填“上升”或“下降”)。(6)下列电能的来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化石燃料 B.地热能 C.海洋能(7)为了节约能源,减缓温室效应,请你说说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写出两条即可)① 。② 。13.(2024五下·龙岗期中)阅读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深圳河作为深港界河见证了深圳的飞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大量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深圳河污水横流、河道黑臭。环水局的工作人员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有部分小区,把排雨系统与污水管道合并到一起,导致污水通过雨水管道被排放到河里。第二,下雨使淤泥流入河内,会长期释放污染物。第三,存在乱排偷放现象,有居民往河里扔垃圾,更甚者,恶意朝河道内投入共享单车。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用了一段时间的治理后,深圳河又恢复了鱼翔浅底、水清岸绿的自然风光。深圳河从市民掩鼻而过到夏日乘凉的首选之地,从河水污浊到水质基本稳定达标、逐步提升。(1)下列不属于深圳河被污染的原因的是 ( )。A.生活污水排放B.在河边随意堆放垃圾C.常年降雨量不足(2)平平在考察深圳河的自然水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取少量水样带回学校研究B.用嘴尝一口水的味道C.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3)下列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 )。①在河道两侧排污口设置截污管 ②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③对污水和雨水进行分流处理 ④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扩建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4)经过一系列治理工程,如今深圳河旁人们可以徒步、骑共享单车等方式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这样的出行方式有利于减少 (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5)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深圳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写出两条即可)①②四、选择题。14.(2024五下·龙岗期中)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相同数量的冰块,烧杯1捧于手心,烧杯2用酒精灯加热,模拟不同炎热程度对冰的影响,每隔1 分钟记录温度的变化。时间 温度 0分钟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烧杯1 -7℃ -5℃ -2℃ -1℃ 0℃ 0℃ 0℃烧杯2 -7℃ -3℃ 0℃ 0℃ 0℃ 2℃ 4℃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冰需要 ( )热量。A.吸收 B.放出 C.不放出也不吸收15.(2024五下·龙岗期中)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烧杯1 和烧杯2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越多,变化越快B.如果烧杯2 持续加热,那么温度会一直上升到100℃后不再上升C.如果停止加热(周围温度30℃),冰块不会继续融化16.(2024五下·龙岗期中) 唐代大明宫有一组宫殿依水而建,名为含凉殿,它是利用风的流动和水的蒸发来进行降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B.空气的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慢C.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17.(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用冰敷降温时,人体将热传递给温度较低的冰敷袋,使人体冰敷部位温度下降,这属于( )方式的传递。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18.(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坐在火锅旁边,感觉到脸上很热,这属于( )的现象。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19.(2024五下·龙岗期中) 下列示意图中(黑点表示加热点),能反映出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A. B. C.20.(2024五下·龙岗期中)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鸡肉煮熟所用时间最短的是 ( )。A.铝锅 B.铜锅 C.铁锅21.(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喝鸡汤时,想让鸡汤凉得快一点,可以将汤倒入 ( )。A.陶瓷碗 B.木碗 C.不锈钢碗22.(2024五下·龙岗期中) 平平将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了一会,勺柄也变热了。下列用箭头表示热传递的图片中,正确的是 ( )。A. B. C.23.(2024五下·龙岗期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空调在室内避暑,空调一般安装在房间的( )。A.上部 B.中部 C.下部五、连线题。24.(2024五下·龙岗期中)请将下列现象与其产生的原因连线。洗完澡后镜子上有许多小水滴清晨叶片上的露珠 蒸发游完泳上岸后感到冷雨后,山上雾气缭绕 凝结地面的积水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六、探究实践题。25.(2024五下·龙岗期中)1978年湖北出土的曾侯乙铜鉴缶是我国考证最早的冰箱,古人曾用它制作冷饮、冰镇水果,如图1所示。平平利用模拟实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冷饮是怎样形成的。如图2所示,平平在烧杯中添加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往试管中添加适量热水,利用两只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内和试管内液体温度,将试管放入烧杯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试管与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并记录。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冰水混合物/℃ 0 4 7 9 10 13 14 15热水/℃ 40 30 ① 20 18 17 16 15(1)平平用 ( )模拟“曾侯乙铜鉴缶”,用( )模拟待冷却的饮品。A.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 B.适量热水(2)平平每隔一段时间测量试管与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的数据如表格所示。表格中①处的数据不小心丢失了,但平平记得是33℃、23℃、19℃中的一个,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33℃ B.23℃ C.19℃(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制作冷饮的模拟实验中,下列有关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和冰水混合物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B.热水温度下降,热量从热水传向冰水混合物C.冰水混合物温度升高,热量从冰水混合物传向热水(4)实验结束后,平平发现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外面有许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 )。A.烧杯中的水溅出来B.冰融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26.(2024五下·龙岗期中)平平想要进一步研究在铜鉴缶外部的金属中热是怎样传递的,他做了以下实验:将一段铜棒和~~段铁棒焊接在一起(如图所示:O点左边是铜棒,右边是铁棒),每个等间距的点上都放了凝固的蜡块,然后用酒精灯在 O 点加热。(1)实验过程中,热的传递情况是 ( )。A.从铜棒传向铁棒B.从铁棒传向铜棒C.从火焰分别传向铜棒和铁棒(2)酒精灯在 O点加热,a、b、c、d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 → → 。(3)通过右边铁棒上蜡块的熔化顺序,你认为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是 。(4)除了蜡块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不同材料来显示热的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粘凡士林的火柴的掉落表示热的传递B.用体温计测量材料各处的温度C.用感温油墨的颜色变化来显示热的传递27.(2024五下·龙岗期中)平平打算设计一个保冷杯储存冰块,方便外出携带,因此他参考了生活中的保温瓶。(1)平平在设计时参考生活中的保温瓶,其中保温瓶上的软木塞是(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热的传导体(2)保温瓶最外层包裹了反光外壳,主要是因为它 ( )。A.可以减少热辐射 B.是热的良导体 C.可以让保温瓶美观(3)平平准备选择泡沫、棉花、铝箔纸三种材料分别包裹在塑料瓶外面,放入相同数量的冰块,冰块最先融化的是 ( )。A.包裹泡沫的塑料瓶B.包裹棉花的塑料瓶C.包裹铝箔纸的塑料瓶(4)如果你是平平,你会利用哪些材料改造塑料瓶制作一个保冷杯 (至少写出两种材料) 。(5)利用你选择的材料,绘制保冷杯设计图(用图文表示):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 A: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积蓄在地球表面,正确;B: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资源覆盖,正确;C: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错误;土地、太阳能、水、森林、地热等自然资源,在较短时间内能再生或再循环,被称为可再生资源。2.【答案】B【知识点】地球家园中有什么【解析】【分析】 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气候、岩石和土壤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3.【答案】C【知识点】保护环境【解析】【分析】A:北冰洋的浮冰面积逐年退缩主要是因为水污染,错误;北冰洋的浮冰面积逐年退缩主要是因为全球变暖;B:全球变暖主要是自然因素的影响,与人类关系不大,错误;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C:固体废弃物不仅会污染河流、水源,还会污染土壤使植物无法生长平平和同学们收集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正确。4.【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21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所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水量很紧缺;根据地理位置不同,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是不均衡的。5.【答案】B【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A:淡水中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较多,错误;淡水中可以直接使用的部分较少;B: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短缺,正确;C: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节约用水。6.【答案】C【知识点】节约用水【解析】【分析】 ①用淋浴代替盆浴,正确;②洗菜时,用直接冲洗的方式代替用盆接水,错误;洗菜时,用用盆接水的方式代替直接冲洗;③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正确;④不太脏的水直接倒掉,错误;可以二次利用;⑤农业灌溉时采用滴灌技术,正确;所以不合理的节水方法有②④。7.【答案】A【知识点】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学校给平平和同学们发放了不锈钢餐具替代一次性餐具,这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即垃圾减量化。8.【答案】B【知识点】垃圾的处理【解析】【分析】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学校提倡的光盘行动,从环境的角度看,属于解决垃圾问题中的减量化方法,所以这有利于解决垃圾问题。9.【答案】A【知识点】节约能源【解析】【分析】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正确;B: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开支,倡导使用煤炭这类燃料,错误;使用煤炭这类燃料会污染空气,所以应该尽量使用新能源;C: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有能源危机,错误;能源在不断消耗,所以会有能源危机。10.【答案】A【知识点】造纸术【解析】【分析】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是: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11.【答案】其他垃圾:⑦⑧ 有害垃圾:③⑩厨余垃圾:①⑤可回收物:②④⑥⑨ 【知识点】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生活中我们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四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包括废纸箱、易拉罐、旧书报、塑料瓶和废弃的玻璃等;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包括烂菜叶和苹果皮等;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废电池和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包括渣土、砖瓦块和卫生间废纸等。12.【答案】(1)26(2)地球的大气环境(3)快(4)A(5)二氧化碳;上升(6)A(7)随手关灯;植树造林【知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解析】【分析】(1)根据对比试验的要求,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即放在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和密封袋外面的温度计,其他所有条件不能改变,比如温度计、光照条件、初始温度等;所以初始温度是相同的,都是26℃。(2)地球悬浮于太空中,地球的大气环境是透明且封闭的,阳光可以穿过,就相当于一个透明玻璃瓶。因此透明玻璃瓶模拟的是地球的大气环境。(3)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相同时间,玻璃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得比玻璃瓶外的快,密封袋内的温度明显比外部温度高。(4)根据题干可知,我们能发现我们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来自火电,占了将近70%。(5)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6)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两类。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而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不可以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地热能、海洋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7)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除了开发推广新能源,我们也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应该随手关灯、使用节能LED灯、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13.【答案】(1)C(2)B(3)A(4)C(5)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随意丢弃垃圾,学会垃圾分类;【知识点】保护环境;水污染【解析】【分析】(1)深圳河作为深港界河见证了深圳的飞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聚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大量污水排入河流,导致深圳河污水横流、河道黑臭。常年降雨量不足不属于深圳河被污染的原因。(2) A:取少量水样带回学校研究,正确;B:用嘴尝一口水的味道,错误;水已经被污染,用嘴尝一口水可能会中毒;C: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正确。(3) ①在河道两侧排污口设置截污管,正确;②机械清淤和人工清淤相结合,正确;③对污水和雨水进行分流处理,正确;④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扩建,正确;所以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②③④。(4)徒步、骑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了有害气体的产生,所以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5)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深圳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宣传具体的保护环境知识;参加捡拾垃圾、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节约水电等能源;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14.【答案】A【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15.【答案】C【知识点】冰的融化【解析】【分析】 A:对比烧杯1 和烧杯2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越多,变化越快,正确;B:如果烧杯2 持续加热,那么温度会一直上升到100℃后不再上升,正确;C:如果停止加热(周围温度30℃),冰块不会继续融化,错误;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所以周围温度30℃的时候,冰块会继续融化。16.【答案】B【知识点】水的蒸发【解析】【分析】 A: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正确;B:空气的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慢,错误;空气的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快;C: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正确。17.【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平平用冰敷降温时,通过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人体将热传递给温度较低的冰敷袋,使人体冰敷部位温度下降。18.【答案】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 平平坐在火锅旁边,感觉到脸上很热,这属于热辐射的现象。19.【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称为热对流。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周围及上方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被加热再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使水逐渐变热。20.【答案】B【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铜、铝、铁三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但是三者中,铜的导热性能最好,所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鸡肉煮熟所用时间最短的是铜锅。21.【答案】C【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被称为热的不良导体。不锈钢属于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木头、陶瓷属于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平平喝鸡汤时,想让鸡汤凉得快一点,可以将汤倒入不锈钢碗,散热快。22.【答案】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 平平将金属勺放在热汤中,温度较高的汤将热传递给了温度较低的勺柄。23.【答案】A【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冷空气温度低,空气受热体积收缩,空气密度大,重量重,冷空气向下走。夏天空调四周的空气变冷并下降,热空气上升又被变冷,冷热空气对流使空气凉爽,所以空调应装在房间的上部。24.【答案】【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游完泳上岸后感到冷、地面的积水一段时间后就不见了都属于水的蒸发现象。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洗完澡后镜子上有许多小水滴、清晨叶片上的露珠、雨后,山上雾气缭绕都属于水的凝结现象。25.【答案】(1)A;B(2)B(3)B(4)C【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根据题干可知,平平用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模拟“曾侯乙铜鉴缶”,用适量热水模拟待冷却的饮品。(2)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水将热量传递给了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是逐渐下降的,表格中①处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23℃。(3)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在制作冷饮的模拟实验中,热水和冰水混合物之间发生热传递。热水温度下降,热量从热水传向冰水混合物。(4)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凝结时,水从气态变成液态。装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外面有许多小水珠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26.【答案】(1)C(2)d;a;b;c(3)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4)B【知识点】热传递【解析】【分析】(1)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所以实验过程中,热的传递情况是从温度较高的火焰分别传向温度较低的铜棒和铁棒。(2)铜、铝、铁三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但是三者中,铜的导热性能最好,铁的导热性能最差。所以酒精灯在O点加热,a、b、c、d熔化的先后顺序是:d→a→b→。(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4)A:用粘凡士林的火柴的掉落表示热的传递,正确;B:用体温计测量材料各处的温度,错误;体温计最高显示42℃,而材料各处的温度明显超出了它的最大温度,所以应该用气温计来测量;C:用感温油墨的颜色变化来显示热的传递,正确。27.【答案】(1)B(2)A(3)C(4)塑料、羽绒服材料(5)【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解析】【分析】(1)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保温瓶的软木塞这种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利于保温瓶保温。(2)保温瓶最外层包裹了反光外壳,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进行热反射,减少热辐射,有利于保温瓶保温作用。(3)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泡沫塑料、棉花属于热的不良导体,铝箔纸属于热的良导体,因此,放入相同数量的冰块,冰块最先融化的是包裹铝箔纸的塑料瓶。(4)为了达到保温效果,我们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传递。因此,选择的材料为塑料和羽绒服。(5)为了达到保温效果,我们选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传递。选择的材料为塑料杯、塑料盖和羽绒服。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把羽绒服材料裹在塑料杯子外面,羽绒服蓬松的羽毛间充满了空气,同时塑料杯子加盖,能够有效防止热传递,保温效果较好。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五年级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五年级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