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必二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编制: 编号:05 评价:___________【学习目标】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和检测【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机器大生产 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________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________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特点产业工人被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2.工厂制度 (1)出现:随着工厂的出现, ____________逐渐形成。 (2)特点:(根据材料分析) (3)影响:有利于____________、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3.近代中国的机器生产和工厂 洋务派19世纪中后期,创办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近代企业,引进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民族 资本家________等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即时训练】 1.19世纪的英国人“以分钟、秒为单位”“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钟表的发明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 B.工业革命导致人们时间观念加强 C.资本家严格厂规使工人压力增大 D.工业文明已经完全取代农业文明 2.工人进厂、出厂、饮食甚至大小便都有具体的规定;聊天、吹口哨、唱歌也是禁止的。工人必须紧跟机器的运转速度进行操作,脑、眼、手、脚都要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不可有片刻松懈。工厂的制度规定( ) A.体现人力与科技的密切结合 B.有利于提高社会就业水平 C.符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要求 D.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任务二: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问题:城市工业人口猛增,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工人生活环境恶劣。 (2)解决:通过________,疏解中心城市人口,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 2. ________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交通 方式工业革命中英国的人工运河、铁路运输发展迅速作用欧美国家形成水陆运输网,促进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增加社会的________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 (1)现代化水平提高: ________日益普及,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2)眼界开阔:大量人口从乡村田园生活中走出,人们的眼界开阔了。 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 (1)原因:工厂制度及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出现以后, ________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 (2)表现:社会上层人士出行戴表,大城市中大量设有标准钟。 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原 因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对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 现西方通过________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中国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癸卯学制”,对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6.消极影响 (1)表现:①工人 过长。 ②工作与生活 。 ③传染病与职业病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结果:19世纪,旨在改善产业工人待遇的 风起云涌。 【即时训练】<情境创设>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技术革新要求工人受到更多的教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逐渐与英国开展经济竞争,工人运动也日益激烈。1870年,英国政府出台了《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进行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问题> 根据史料概括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及特点。【巩固检测】1、(2020年全国卷)有人描写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们在巴黎内部建立两座截然不同的、彼此对立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惨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围,当时悲惨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 波旁王朝的苛政 B. 资产阶级的贪婪 C. 贸易中心的转移 D. 教会统治的腐朽2、(2020江苏卷)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出现持续一周的大雾,许多人有强烈的窒息感,约有1150人在此雾中丧生,当时来伦敦的一个作家给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应该在伦敦演讲,但雾快捏碎我的心脏了。“这位作家的抱怨( )A. 源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活动 B. 揭露垄断资本主义罪恶C. 表现出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D. 是由于汽车尾气污染环境3、20世纪初,清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股份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清政府这一做法( )A. 体现了中国经济殖民地化 B. 强化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解决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