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主备人: 编号:1 评价: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和检测【任务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10min)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经济时代 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居住方式取暖方式人际关系2、原始农耕经济 农业农业起源于 、 和 ①西亚: 、 的原产地②东亚:黄河中上游种植 、长江中下游世界上最早种植 ③中美洲:是 、 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业①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②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 和 ;③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原始农业时间及空间分布:一万年前;东亚、西亚、中美洲。 原始农业的特点: ,具有多样性;独立发展, 。 农业出现的意义: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 转变为 。【即时训练】 1、史料 首先,人口的移动一定会受到地理环境或周边邻居的限制。其次,季节性资源必须是丰富而规律的。这类资源可以包括鱼、贝类、干果和植物种子,总之必须多产且源源不断。再次,人口的增长必须达到一个食物短缺、人口与食物供给失衡的程度。……导致食物生产的出现。 ——布赖恩·费根《世界史前史》 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原始农业出现的主要因素。 2、公元前3500年左右,人类开始向文明社会迈进,其最根本的经济前提是( )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奴隶制度的形成 D.文字的出现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和检测【任务二: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15min)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史料1 1926年,苏联植物学家和农学家瓦维洛夫提出了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他认为全世界至少有西南亚洲(中亚细亚)、地中海区域、东南亚洲和热带美洲高原4个作物起源中心。这些中心在古代由于山岳、沙漠或海洋的阻隔,其农业都是独立发展的,所用农具、耕畜、栽培方法各不相同,每个中心都有相当多的有价值作物和多样性的变异,是作物育种家探寻新基因的宝库。 ——瓦维洛夫《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思考:根据史料,概括古代世界食物生产的特点。 史料2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单一种植业结构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与西方不大一样。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古代东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任务三: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5min) 生产关系的变化 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 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 地位。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首领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 。 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 产生了。 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 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 的产物。【巩固训练】1、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 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2、阿兹特克村社的土地为公共所有,各家的父亲分得土地,终身耕种,死后交回村社;贵族的土地为私人所有,由土地所在地的村社农民耕种。这表明阿兹特克人( )A.家庭的主人掌握一部分土地 B.土地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C.贵族的土地由村社统一管理 D.贵族会经常吞并村社的土地3、恩格斯认为:私有制是随着“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的。但是,他同时也坦承:“至于畜群怎样并且在什么时候从部落或氏族的共同占有变为各个家庭家长的财产,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恩格斯在此给出的只是( )A.私有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B.私有制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过程C.私有制导致阶级剥削和压迫 D.私有制导致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