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编制: 编号:3-5 评价: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认识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文化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成就,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印度、朝鲜、日本与美洲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和世界文化的多源发展。自学 指导 自学指导和检测【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古代印度文化 成就种姓制度 及宗教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 和婆罗门教。 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 产生了。 印度教 4世纪时,在古代 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文学 史诗《 》和《罗摩衍那》在古代印度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艺术 古代印度的艺术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 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科学 在数学方面,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影响 公元前后,古代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 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 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即时训练】1.在某地文化中,水被看作最易被“污染”、造成“不洁”的媒介。因此在所有村庄中,“贱民”不可以接近公用水井。全村活动时,烹调、取水等工作必须由高种姓承担,低种姓只能清扫垃圾。这体现的是( ) 种姓制度影响深刻 B.印度独特的水文化 C.村庄传统的生活方式 D.埃及文化落后于时代 【即时训练】2.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当婆罗门做伪证时,只判处流放;而当后三个种姓的人做伪证时,既要缴付罚金,又要处以流放。这一规定( ) A.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说明婆罗门掌握世俗统治权 C.深受罗马万民法的影响 D.有利于维护既定的等级秩序【任务二: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 古代朝鲜 文化内容 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 ,稍后有了铁器。 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 的瞻星台。 12世纪完成的《 》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与中国友 好交往 佛教、道教和 从中国传入朝鲜。 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 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1)古代朝鲜文化 (2)古代日本文化 日本神道 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都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日本 武士道 12世纪以后,随着 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文 学艺术 诗歌集《 》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大和绘和 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中国文化 对日本文 化的影响 日本古代文化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 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 和平假名。 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任务三:阅读教材完成问题】 美洲印第安文化 (1)代表:玛雅文化、 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 (2)内容 宗教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在宗教上是 。他们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他们在塔顶建起祭祀神灵的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玛雅 文明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 ”。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印加 文明印加人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 和宏大的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还制定了 和太阴历。 阿兹特 克文明阿兹特克人采用 锻造铜器,还会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3)毁灭: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巩固检测】1.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印度相关的古代文明成就是(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发明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之类的基本观念和制度有些微相似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奥的抽象观念,还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这说明印度宗教( )A.与西方其他文明区分明显 B.深刻影响了印度社会生活 C.教义抽象而富含哲理 D.教派众多而影响深远3.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4.与欧亚大陆隔绝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象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A.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5.考古学家在今中国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的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也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 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