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简介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主备人: 编号:1 评价: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掌握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自身特质。
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和检测
【任务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20min)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文明与文化 、 2、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①起源: 特点:分布 ;发展 ②奠基: 表现: 的出现, 的形成 ③形成发展: 秦朝: 汉朝董仲舒改造儒学:a加强中央集权 、 b加强君权 、限制君权 c稳定统治秩序 d意义: 。 魏晋时期:a 兴起, 传入,三教交汇融通。 b 盛行,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政治上:主张“ ”;社会风气上:崇尚“ ” 隋朝: 唐朝: ④理学形成,心学兴起(儒学哲学化的阶段): a理学内容: 宇宙观 人生观 方法论 b心学实质 ⑤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评价: ⑥对传统儒学的冲击与复兴: 1、鸦片战争后 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 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后 ,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 ⑦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b c d
【即时训练1】 按古人的认知,“中国”的政治地缘构成,是由夏、商、周“王畿”向四周相延伸,并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这反映了先秦(  ) 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 B.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 C.早期的文化政治认同 D.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
【任务二: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10mi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a社会关系上 b政治伦理上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 协调人与国家的关系,家国观 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 a价值观 b人生观 c处世观
【即时训练2】 《尚书》记载:“人无于水监(通‘鉴’),当于民监。”清华简《厚父》中也有“民心惟本,厥作惟叶”的记载。这体现了(  ) A.以民为本的思想 B.强化中央集权的思想 C.分封内容以人口为主 D.仁政理念已深入人心
【任务三: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5min)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 :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 :各民族共同创造,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价值 (1)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 和精神动力,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现实价值:维护着中国 的政治局面,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即时训练3】 费孝通先生指出:“多元的文化形态在相互接触中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在这里,费孝通先生强调(  ) A.儒家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 B.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的多元并存 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