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简介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主备人: 编号:10 评价: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
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和检测
【任务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15min) 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时间事件途径发展15世纪末—16世纪殖民扩张与掠夺17-18世纪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越来越来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大多数亚非拉被卷入资义经济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贸易网的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 表现:①商贸中心的转移: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 ;新的 形成; ②商品 的增加: ③商贸范围的扩大: 、 被纳入全球贸易范围; ④ 的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百货公司等出现和发展。 特点:此时的国际贸易与军事征服相结合,带有明显的 。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后 表现:①新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形成(世界贸易出现多个中心的格局,但中心依然是 ;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 ); ②类型丰富的工业产品,通过更快速的交通工具输送到世界各地; ③世界贸易额增长速度加快。 (3)世界贸易曲折发展--冷战结束前 阻碍因素:① 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②冷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影响; ③ ; 促进因素: 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世界贸易加速发展--冷战结束后 表现: ①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 ②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 推动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原因 根本原因: 经济: ,殖民扩张与掠夺; 的推动; 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 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立等。 科技: 的推动;(交通、通讯等); 政治: 体系的确立、国际局势稳定。
【即时训练1】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A.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 B.是基于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 C.建立起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 D.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
【任务二: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10min) 商品交流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关联 ①经济: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 和 紧密联系在一起。 ②文化: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等。 文化交流国际化 (1)茶与茶文化;(2)服饰;(3)钟表
【即时训练2】18世纪中期,“下午茶”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饮茶有益于健康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加入牛奶与糖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茶还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这体现出(  )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B.人文主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 C.经济的趋同化和一体化趋势 D.文化的本土化和多元化趋势
【巩固检测】1、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商品流”“移民流”和“汇款流”。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西南地区与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与这一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  ) 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 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 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 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 2、“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  ) A.中国闭关自守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3、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中华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这反映出(  ) A.文明交流的被动性特征 B.文化传承具有多样性 C.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 D.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