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上)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编制:高二历史组 编号:10 评价:___________【学习目标】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和检测【任务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朝代 制度 标准秦汉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治安情况隋唐宋 严格的考核制度 政绩明清 才能、操守和政务【即时训练】 1、“凡在外司府州县等衙门官,每三年朝觐,吏部会同本院考察。”文中对官员的考核方式属于( ) A.大计 B.京察 C.上计 D.通考【任务二:阅读教材自主完成问题】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朝代 中央监察 地方监察秦 监察史汉隋唐 御史台 监察官两宋元明清 都察院【即时训练】 2、明朝监察官员形式上受制于都察院,但在实际监察时并不受其他任何部门制约。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不用再经由吏部进行任免事由。要求官员刚正不阿,学富五车,对各项法令熟记于心;若违反相关规定,处以常人的三倍刑罚。上述规定表明明朝( ) ①监察机构受到皇权的制约 ②监察以服务于皇权为核心 ③对监察官人品学识要求高 ④监察官的职业危险系数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巩固检测】1.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簙,上报中央,称为“上计”。这一制度( )A.提供了评定官员政绩的依据 B.保证了基层社会繁荣安定C.促使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避免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2.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十三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御史台察院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3.明代在中央设都察院、六科给事中和厂卫系统,在地方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巡按御史和督抚制度作为监察机构,相互补充,纵横交错。这说明当时( )A.重视官员选拔 B.监察制度较完备C.监察效率提高 D.官场冗员繁杂4.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通过内外大臣保举,经考试合格而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 )A.监察官员选拔严格 B.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C.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D.发挥监察官员对皇权的牵制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