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3《做个“开心果”》 教学设计(共2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1.3《做个“开心果”》 教学设计(共2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做个“开心果”(第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让我试试看”这个中心,分为尝试做事和快乐做人两个主题。《课程标准》(2022版)在核心素养健全人格一项中明确指出“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能够感知自己的消极情绪,知道可以向老师和家人寻求帮助”,在课程内容的部分中提出,学生要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高兴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遇到问题和困难要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关心他人,乐于与同伴合作分享;尊敬父母长辈,体贴家人,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本节课《做个开心果》聚焦于快乐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体会成长的快乐,创造性的帮助家人和朋友化解消极情绪,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能体会家人、同伴等周边人的需要及心情,并能用自己的方式乐于帮助身边的人。同时,培养学生拥有愉快开朗、悦纳自我的积极心态。教材通过找家中的“开心果”帮助学生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小组中的“开心果”,进一步深化“开心果”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从而让学生学做“开心果”。那如何才能成为身边人的开心果呢?学会观察,了解身边人的需要之后采取巧妙地方式,使他们转怒为喜、破涕为笑。同时教材还创造性的利用了绘本“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将故事中的小狐狸与学生相联系,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现学生的道德成长。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学习能力强,能初步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控,但对于本节课让学生走出自我,与周边世界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难度。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经验,他们普遍已经对公共生活准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故本节课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学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状态,做身边人的“开心果”;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情况,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在班集体中,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地心理疏导和思想道德引导,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
3.目标确定 (1)知道什么是“开心果”,了解开心果就是不仅让自己快乐还能让别人快乐的人。 (2)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 (3)寻找身边的开心果。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状态,做身边人的“开心果”。 难点:了解开心果的特质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不想玩猜谜语? 白白小硬壳,含着绿核核,核核甜又脆,看你吃几颗 打一干果(开心果) 因为开心果成熟之后外壳微微张开,像咧着嘴巴在笑所以取名为开心果。这节课我们说的开心果是什么呢? 老师请来一位新朋友—小狐狸“阿狸”,我们来读读他的故事,揭秘一下开心果吧。 板书课题:做个开心果环节一:揭秘开心果教师活动 1.师: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看一下第三课的课本插图:课件出示内容:小狐狸阿狸,首先找到了妈妈……爸爸,爷爷,老师,奶奶读一读他们之间对话。 2.师:原来阿狸要找的开心果其实就是他自己,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听完这个故事你知道什么是开心果了吗? 3. 师揭示:“开心果”就是不仅能让自己快乐,也能带给身边的人快乐的人。学生活动 1.看完课本插图漫画 学生说一说 小狐狸阿狸找到的开心果就是他自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身边具体的熟悉的开心果过渡到生活中身边的开心果,利用课本插图《小狐狸找开心果》展现了开心果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到开心果就是不仅能让自己快乐,也能带给身边的人快乐的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推荐开心果(家-学校)教师活动 我们知道了真正的开心果是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经常能为身边的每个人带来快乐的人。那在你身边有这样的开心果吗?我们来一起推荐一下我们身边的开心果吧。 1.师: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学生思考后与同桌分享,说出谁是我家的“开心果”。 2.师:学校是我们学习成长的第二个家,我们最亲近的小组里或者咱们班里,谁是我们的开心果呢,小组讨论,选出自己小组推荐的开心果。 师:开心果有这么多给我们班级带来了帮助和快乐,人人都喜欢开心果!学生活动 1.学生汇报:妹妹画了个大花脸;弟弟睡在了小纸箱;哥哥总是乐于分享;姐姐的好多小红花...... 2.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开心果”之二是寻找小组或者班级里的开心果。让学生找到开心果以后,再分析开心果身上的品质,明白开心果为什么会带给别人开心,从而进行学习,让自己也做一个开心果。通过评选开心果环节,让孩子们尝试为他人带来欢乐,增强成就感,激发学生去做个“开心果”环节三:真假“开心果”教师活动 开心果有这么多给我们班级带来了帮助和快乐,人人都喜欢开心果!但是身边也会存在一小部分喜欢做恶作剧的朋友,他们是否是真正的开心果呢? 1.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辨真假“开心果”,创设情境演一演。 场景一: 课件展示桃桃同学在明明同学身后贴“我是猪”的小纸条,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然后指着因为视力问题戴眼镜的同学大叫“独眼龙” 场景二: 在同学椅子上放刺球,开小伙伴们的玩笑,捉弄他们。 师:大家判断以上两个情景中的小朋友是真正的开心果吗? 2.总结:同学们,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喜欢戏弄他人,喜欢开他人的玩笑,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但这样的同学不应该是我们的开心果。我们应该站在被恶作剧的同学或者被开玩笑的同学角度想一想,他们的心里舒服吗?而且有些玩笑会给同学带来困扰甚至危险,所以他们是“假开心果”。希望我们的同学不做取笑他人的人,更不做开被人玩笑的开心果。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情境来演一演小演员认真表演,其他同学做好文明小听众 根据观看内容和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 他们不是真正的开心果。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场景展示直观的让学生明白,不做取笑他人的人,更不做开被人玩笑的开心果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分辨真假“开心果”。环节四:当当小法官,辨一辨教师活动 1.现在你们会分辨真假开心果了吗?咱们一起玩一个当小法官的游戏。 游戏规则: 首先了解游戏规则:小法官要评判谁是能为大家带来快乐,是真正的“开心果”。谁是捉弄别人的假“开心果”。(真的我们一起给它竖个大拇指,假的请大家摆摆手摇摇头) 开始游戏:现在我们开始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结合课件出示插图) (1)看到妈妈扫地时扶着腰说:“腰好疼。”我赶紧接过妈妈的扫把说:“妈妈,您休息吧,我来扫。” 师:这时候我们应该? (2)趁老师回头板书时,我冲着回答问题的同学做鬼脸,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学生判断) (3)看到老师抱着一摞作业,我说:“老师,我能帮您做些什么?”(学生判断) (4)看到同学带着挡着一只眼睛的矫正眼镜时,我笑着管他叫“独眼龙”。 (5)父亲到我到医院拔牙时,回家途中父亲担心地问我,牙齿还疼不疼?我说:“我不知道呢,牙齿留在医生那里了。”爸爸笑了。 (6)足球赛,菲菲因为丢了一个足球,离开球场伤心的哭了,我跑过去,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7)我和同学把小刚的日记本藏起来,急的小刚团团转。我们在一旁偷笑。 (8)我看到小明在旁边撇着嘴不开心,我灵机一动想一个笑话讲给他听。 (9)我看到妈妈打针时有些痛苦,我站在旁边主动跟妈妈说:“妈妈一会就好了。” 学生活动 了解游戏规则 学生当小法官 分辨真假开心果 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情况判断竖起大拇指或者摇头摆手 设计意图 通过事例分析当小法官行动起来,分析探讨明白有些“开心”是不文明或以伤害他人为代价的,不应该提倡,让孩子们懂得学会辨别身边的真假“开心果”。总结拓展 这一节课小狐狸阿狸带我们认识了开心果,我们知道了开心果不仅是让自己快乐,还是能让别人快乐的人。我们通过辨析真假开心果,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下一节课我们将跟随小狐狸阿狸的脚步去学习如何做一个开心果。 课下,请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幽默小故事,看看你能搜集到多少快乐!
6.板书设计 寻找开心果 揭秘开心果 推荐开心果 真假开心果 当当小法官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这一节课我们明白了开心果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的人,为下一节课如何做开心果做一些铺垫,设计两项选做作业,自由选取其中一项即可: (1)搜集幽默小故事,看看你能搜集到多少快乐! (2)回家采访爸爸妈妈,评出自己家的开心果,并说出理由,把家庭成员的生日做成记录表,并把这一天定为爱的表达日,学会表达爱意。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呈现场景,让学生进入一种情境,演一演实际感受一下。揭秘“开心果”和分辨真假“开心果”中,像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教师使用多媒体以活化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体验。让呆板的课堂活泼化,让学生处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
9.教学反思与改进 小组讨论环节时,纪律有些收不住,自己平时进行小组讨论较少,而且没有很好地去管理和组织,没有告诉学生小组讨论的规则,导致. 上课时以讨论就乱套了。所以平常上课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习惯,而不是公开课时让学生临时表现。小学生很多方面都学要培养。所以平时要严要求。不能平时上课就随意。 通过这节课,也让我反思明白了,能够在课堂上给予孩子们自己所知的知识也是我自己最大的快乐,我的学生们其实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开心果”。课堂上虽然孩子也很积极发言,但是没有得到老师的及时肯定,积极性慢慢的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以后的课堂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课堂用语,多用评价鼓励性的语言。在以后教学中也会针对不同的学生调整不同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教学生涯更加的完美!
10.学习评价设计 道德与法治科尤其是低年级的道德与法制科要体现参与性活动性趣味性,所以设计了学生在认识到“开心果”是什么之后,让他们找一找身边的开心果,推荐小组里班级里的开心果,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作业布置方面,让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自己设计一份家庭成员生日的调查表,也可以根据兴趣搜集自己喜欢的幽默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获得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行为和思维方式,学会关爱他人,学会表达爱。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做个“开心果”(第2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让我试试看”这个中心,分为尝试做事和快乐做人两个主题。本节课《做个开心果》聚焦于快乐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创造性的帮助家人和朋友化解消极情绪,教材通过找家中的“开心果”帮助学生理解“开心果”的含义,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小组中的“开心果”,进一步深化“开心果”给大家带来的欢乐,从而让学生学做“开心果”。那如何才能成为身边人的开心果呢?学会观察,了解身边人的需要之后采取巧妙地方式,使他们转怒为喜、破涕为笑。同时教材还创造性的利用了绘本“小狐狸找《开心果》”的故事,将故事中的小狐狸与学生相联系,成为连接学生生活与内心体验的桥梁,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现学生的道德成长。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学习能力强,能初步进行情绪的自我调控,但对于本节课让学生走出自我,与周边世界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难度。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经验,他们普遍已经对公共生活准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学生对于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故本节课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学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状态,做身边人的“开心果”。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使其认识到,家人成年人也有不良情绪,有需要关心的时候,当自己被他人关心时,也要留意身边的人,给他们以温暖。
3.目标确定 (1)知道什么是“开心果”,了解开心果就是不仅让自己快乐还能让别人快乐的人。 (2)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关爱他人,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人带去快乐。 培养真诚友善、热心助人的品质。 难点: 学会消除他人烦恼,做人人喜爱的“开心果”。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儿童相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播放视频《儿童相声》 师揭示: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开心果”就是不仅能让自己快乐,也能带给身边的人快乐的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做一个“开心果”。 板书课题:做个“开心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视频直观的展现了开心果是什么,让学生了解到开心果就是不仅能让自己快乐,也能带给身边的人快乐的人,激发学生的学做“开心果”的兴趣。)环节一:寻找秘籍教师活动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朋友小狐狸阿狸为什么会成为人人喜爱的“开心果”呢?你们猜一猜,他们有什么秘籍?我们也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开心果”。 秘籍一:做好自己 1.师:我们先来看看好朋友阿狸是如何做人人喜爱的“开心果”。(课件出示图片) (1)看到你快乐的唱歌,妈妈就感到很高兴。(爱唱歌) (2)看到你加油跳绳,爸爸就很开心。(爱运动) (3)看到你专心读书的样子,爷爷就很高兴。(爱读书) (4)看到你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就觉得很开心。(爱听讲) 2.师总结:对,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我们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开心果”。 第一个秘籍就是——做好自己。 秘籍二:乐于助人 1.师:那同学们这三位同学的秘籍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1)看到妈妈腰好疼。妈妈您先休息我来扫。 (2)你好,需要帮助吗? (3)老师,我能帮您做些什么? 2.师:对,他们都是在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主动帮忙。 第二个秘籍就是——乐于助人。 秘籍三:幽默风趣。 1.师:以下这三位同学的同学的秘籍又是什么呢? (1)我看到小明在旁边撇着嘴不开心,我灵机一动想一个笑话讲给他听。 (2)父亲到我到医院拔牙时,回家途中父亲担心地问我,牙齿还疼不疼?我说:“我不知道呢,牙齿留在医生那里了。”爸爸笑了。 (3)我看到妈妈打针时有些痛苦,我站在旁边主动跟妈妈说:“妈妈一会就好了。”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以上三位同学幽默风趣灵机一动,就能想出让别人开心的办法。 第三个秘籍就是——幽默风趣。 总结:相信大家都能看出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开心果”的秘籍,其实使用机智幽默、乐于助人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善于观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1.学生思考 2.学生学生小组交流回答:说一说 人人喜爱的“开心果”要做到 爱唱歌 爱运动 爱读书 爱听讲 做好自己 3.学生:乐于助人。 4.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以上三位同学共同的秘籍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5.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学生:善于观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心、责任心的新时代少年。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秘籍的过程,告诉学生爱唱歌、爱运动、喜欢阅读、认真听讲、陪伴、交友、助人为乐等做到了这些,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开心果”。环节二:学做“开心果”教师活动 出主意 师:同学们,熊熊帮帮团接到了小朋友们的求助,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出个主意吧! (1)图片一:扫地的妈妈; (2)图片二:忧愁的爸爸; (3)图片三:生气的爷爷。 (4)图片四:伤心的妹妹。 师总结:“开心果”要善于观察谁不开心,赶紧让他开心起来喔! 学生活动 1.学生:如何帮助。七嘴八舌去交流 2.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1)通过观察动作,我发现妈妈在咳嗽,她可能不舒服。然后我会让妈妈休息,倒水给她喝,并帮忙扫地。 (2)通过观察表情,我发现爸爸好像有心事,我会给爸爸捶捶肩,让爸爸放松放松。 (3)通过观察表情,我发现爷爷生气了,然后我赶紧过去给爷爷顺顺气,不要气坏了身子。 (4)通过观察表情,我发现妹妹伤心了,然后我赶紧过去给讲了个笑话,让她开心起来。设计意图 学生学会通过观察身边人的表情、动作以及语气等体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并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真诚的关心他们,让学生体会带给别人快乐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做个开心果,增强快乐的感染力。教师活动 (二)演一演 我们大家遇到以下意外情景作为“开心果”你怎么做? 展示事例: (1)有一次,妹妹打翻了牛奶; (2)有一次,妈妈找不着钥匙; (3)有一次,我帮忙照顾奶奶; 师总结:同学们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是开心果都学会了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帮助他们。很好,其实,很多人最后的笑容,不是因为某个故事或笑话,而是感受到了你的关心,是你的关心让他快乐。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情境来演一演,课堂学习热情高涨。 学会了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帮助他们。设计意图:情境辨析,学生通过观察身边人的表情、动作以及语气等体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并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真诚的关心他们。环节三:金牌“开心果”教师活动 师:人人都喜欢做个开心果,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来比试一下吧!结合课前搜集的幽默小故事,小组内分享幽默故事,看谁赢的笑声多,谁就是小组的金牌“开心果”。 接下来请小组分享课前搜集的幽默小故事,争做金牌“开心果”。 教师相机引导。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烦恼少不了,老师希望你们在积极排解自己不良情绪,做个“快乐鸟”的基础上,也能够留意身边亲人、朋友,发现他们的不快,懂得关心、关爱他们,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做个人人喜爱的“开心果”。学生活动 学生纷纷交流分享幽默小故事争做金牌“开心果”。学生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通过通过寻找金牌“开心果”让学生找到开心果以后,再分析开心果身上的品质,明白开心果为什么会带给别人开心,从而进行学习,让自己也做一个开心果。通过评选开心果环节,让孩子们尝试为他人带来欢乐,增强成就感,激发学生去做个“开心果”。总结拓展这一节课小狐狸阿狸带我们一起学做“开心果”,我们了解了做人人喜爱的“开心果”需要具备的做好自己、乐于助人、幽默风趣的品质,都懂得了开心魔法。我们不仅做一只快乐鸟,让自己快乐,也要做一个开心果,为他人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带动身边的人开心起来吧。 请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你发现他们有了不开心的事情 你打算怎么使用学到的方法关心帮助他,完成“察言观色送温暖”用你的真诚、爱心温暖身边的人。
6.板书设计 做好自己 做个“开心果” 乐于助人 善于观察 幽默风趣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察言观色送温暖 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你能发现他们有了不开心的事情吗 你打算怎么关心帮助他?结合本课所学完成调查报告。 不开心的人我的做法结果
设计意图: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别人大家都会成为一名开心果。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图片直观呈现场景,开始让学生由相声进入一种情境,演一演实际感受一下。情境辨析,学生通过观察身边人的表情、动作以及语气等体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并能够根据他们的需要真诚的关心他们。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由“自己快乐”进阶到“让他人快乐",成长为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儿童。课堂上首先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关心他人,让他人快乐。如今的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一点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在今后的课堂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使其认识到,家人成年人也有不良情绪,有需要关心的时候,当自己被他人关心时,也要留意身边的人,给他们以温暖。
10.学习评价设计 道德与法制科尤其是低年级的道德与法制科要体现参与性活动性趣味性,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经验,他们普遍已经对公共生活准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学生对于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和谐相处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积极、阳光的心理意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本课承接上一课内容,让学生养成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做一个大家的“开心果”。 本节课的重点则在于让学生学做人人喜爱的“开心果”,学会体察身边的人的情绪状态,探讨做身边人的“开心果”的具体方法。进一步设计了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做人人喜欢的“开心果秘籍”到进入情景做“开心果”,通过演一演让学生体会带给别人快乐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做个开心果,增强快乐的感染力。同时承接第一课时分享幽默笑话形式来评选金牌“开心果”从而使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在作业布置方面,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学生能发现他们有了不开心的事情,打算怎么关心帮助他,学生结合本课所学完成调查报告,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用心观察,细心体会,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别人,潜移默化学生的品格养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