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世界现代史,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世界现代史,无答案)

资源简介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有一位英国的物理学家,著有划时代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研究成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2. 18.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 )
A.发明火车、发明电灯 B.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
C.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 D.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研制改良蒸汽机
3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之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应是( )
A.牛顿 B.爱迪生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4. 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推翻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达·芬奇
5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牛顿的墓旁。这主要是因为( )
A.达尔文和牛顿都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B.达尔文和牛顿一样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达尔文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经典力学
6..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令苏俄农民感到“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建立
7.1921年,苏俄面对困境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新”在何处?( )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国家干预经济
C.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无限制的发展 D.利用商品、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义
8.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1921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项政策是( )
A.新经济政策 B.《土地法令》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9.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 D.创建斯大林模式
10.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此辩论会的主题应该是(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11.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颁布新宪法
12.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模式,有人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看,成绩是辉煌的,但是从社会的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它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罗斯福新政 D.马歇尔计划
13.右边漫画主要反映了前苏联(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二战结束,持久和平到来
C.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D.工业建设成就突出
1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5.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范围广 B.时间长 C.危害大 D.全球首次
16.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提高农产品价格
C.实施产业复兴法 D.缩减农业生产
17 1932年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罗斯福的“大胆试验”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实行法西斯专政 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18.“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
19.右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祛》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它体现了美国政府( )
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
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
20.罗斯福新政早已经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典范。新政的措施中是
如何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的?( )
A.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B.将大量的农产品远销海外
C.抽调大量农村精壮劳动力进城务工
D.鼓励商人大量囤积粮食
21. 20世纪30年代,有人曾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过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得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B. 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C. 美国加入反法西斯联盟 D. 美国时入新经济时代
24.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说:“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
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美国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③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④使联邦政府的权利得到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我们对未来并不失望,因为美国人民并没有失败……让我明确地说,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总统为克服“恐惧”而采取的核心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实施《产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C.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D.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
26.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调整
C.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二、非选择题
27.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
(3)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四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英、德、法、美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35——1942年,美国政府设立的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850万名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下水道,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
(2)美国医治“感冒”的药方是什么?疗效如何?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此“药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本阶段重要知识点背诵提纲
一.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
1.牛顿的主要贡献、影响分别是什么?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主要贡献: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影响: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主要贡献、影响分别是什么?
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
主要贡献: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影响:推翻各种唯心的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爱因斯坦主要贡献、影响分别是什么?
爱因斯坦:德裔美国,现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主要贡献:提出相对论。
影响: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
4.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他们都是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们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
细心观察﹑善于思考﹑ 刻苦钻研、实事求是﹑ 敢于质疑创新等精神………
二.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目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分别是什么?
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决议。
目的: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内容:①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
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2.苏联建立时间、原则、全称、社会主义建设的人物、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时间:1922年12月; 原则:自愿和平等;
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终有15个加盟共和国。
人物:斯大林
主要成就:提前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3.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的特点、表现分别是什么?
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
经济方面表现:﹙高度集中﹚
①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②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
③片面发展重工业,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政治方面表现:﹙高度集权﹚
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
②党政不分,最后形成高度集中以及斯大林的个人独裁,简称 “ 斯大林 ” 模式。
4.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教训(启示)是 什么?
实事求是,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
三.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1.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开始的国家和部门、特点、影响最重的是国家和解决措施分别是什么?
时间: 1929年--1933 年 ; 开始国家 : 美国 。
开始部门 : 纽约证券交易所 ; 最严重的国家: 美国和德国 。
特点:①持续时间长 ②破坏性大 ③范围广 ;美国解决措施 :罗斯福实行新政 。
2.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的主要特点、主要内容、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什么?
新政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主要内容: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使银行的信用得以恢复。
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包括制定①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②规定工人有权组织工会③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
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以复兴农业。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实施“产业复兴法”。
3.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是什么?(罗斯福新政评价)
积极方面:①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
②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
不足方面: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所以新政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
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避免新的危机。
本阶段重要知识点默写
一.近代科学
1.牛顿是 物理学家。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发现了 和运动三定律, 建立了 的基本体系。著作有 ,为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达尔文是英国 家。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 年出版
了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明确提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 “ “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生物进化理论推翻了各种唯心的 和 。
3.爱因斯坦在 年,他提出 ,后来,他又在此基础上提出 。相对论的提出,为 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 的伟大革命。
二.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苏联的建立
(1)苏联建立的时间: 年 月。( 2)全称: 简称苏联。
2.新经济政策
时间: , 俄共(布)“十大”根据 的提议,通过了实行
“ ”的决议
目的:为了解决 。
内容:
(1)农业:用 税代替 制,纳税后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2)工业:除重要工矿企业由 外,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 经营。
(3)商业:废除 的配给制,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 。
意义: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3.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领导人: 。
(2)建设成就:
① 。 ② 。 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4.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1)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 的体制。
(2).表现:
经济方面:﹙高度集中﹚
①忽视 要求,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常常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②实行单一的 ;
③ ,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政治方面:﹙高度集权﹚
①严重违背 ,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
②党政不分,最后形成高度集中和斯大林的个人独裁。简称 “ ” 模式。
5.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教训是 。
实事求是,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
三.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① 时间:______ 开始国家:____ 开始部门:____ 最严重的国家:_____、______
② 特点: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③美国解决措施:_________ 。
2.罗斯福新政
(1)内容
①财政:大力 ,恢复银行信誉。
②工业:实行 法,筹划大规模 的新建,这是新政中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③农业:缩减农业产量,提高 。
(2)新政特点:全面加强国家 干预。
(3)罗斯福新政评价:
积极方面 


不足方面 

第三学习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