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设计职点迷津勇敢追梦一、课标解读:【内容要求】中国情教育板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教学提示】以“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为议题,学会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做好生涯规划,强化作为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学业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能以积极态度对待自己面对的各种挑战,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学业质量描述】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政治认同、责任意识)。二、教材分析:七八九年级均有关于梦想、职业准备的相关内容,基于对【学业质量标准】的分析,确定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大概念,融入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复习内容:七上少年有梦、七上发现自己、八上服务社会、建设美好祖国、九上中国人中国梦、九下多彩的职业等。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以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但也对七年级和八年级所学知识有所遗忘,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面对新中考,在能力和素养方面的提升存在一定困难。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同伴职业选择进行评价的议学活动,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能够结合个人实际进行职业选择。2.通过分析朱赟德的职业选择理解劳动的价值,并结合图示关系的议学活动,理解个人职业梦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树立政治认同。3.通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五、学习重难点:1.重点:通过分析朱赟德的职业选择理解劳动的价值,并结合图示关系的议学活动,理解个人职业梦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树立政治认同。2.难点:通过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六、活动设计:导入。教师活动:提供新闻链接,引发学生思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引出总议题“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活动:阅读新闻链接,感受就业形势,树立未雨绸缪意识,理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设计意图:本课探讨的起点,基于真实情境,从失业率入手,引导学生明白早做职业规划的迫切性,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俗语出发,引导学生明白早做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未雨绸缪的意识。子议题一:如何选择职业。议学活动一:各抒已见话职业。教师活动:1.对课前的职业生涯初规划进行统计,呈现统计结果,并选择典型代表分享职业梦想和选择理由。2.引导学生互评并引导学生提炼职业选择的要素。学生活动:1.选择代表分享自己的职业梦想和选择理由;2.同学互评,评价同学所确定的职业梦想是否适合他。3.组内分享并互评,明确或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设计意图:通过呈现课前职业生涯规划初稿,以学定教,通过对同伴职业选择合理性进行评价的议学活动,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能够结合个人实际进行职业选择,从而突破学教目标1。议学活动二:图示关系话价值。教师活动:1.提供择业榜样朱赟德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职业选择的要素;2.提供示意图的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分析个人职业梦想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活动:1.根据“择业榜样在身边”的探究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示意图展示“个人职业梦想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2.根据评价量表,对本小组的示意图作出评价。设计意图:通过是否选择骑手、农民作为梦想职业梦想的议学活动和朱赟德的职业选择故事,理解劳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同时,通过图示关系的议学活动,理解个人职业梦想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树立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也是学教目标2。学生对照如何选择职业的要素进行确认或调整,从而实现闭环,将所学内化于心。子议题二:如何实现职业梦想。议学活动三:实现梦想话行动。教师活动:1.提供“行动计划”范例,引导思考实现梦想该如何行动。2.提供本班梦想职业的资料包,如职业准备、职业职责等,引导学生结合资料包进行行动计划的完善。3.提供评价量表,从多个维度引导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活动:1.依据职业资料包和评价量表,在职业生涯规划初稿用红笔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对行动计划进行自评。2.组内可以相互帮助,给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互评。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同伴的行动计划,给出示范,引导学生思考该从哪些方面去行动从而实现梦想;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初稿的修改,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同时对照评价量表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语言表达,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梳理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从而突破学教目标3。总结提升。教师活动:分别从复习内容和职业梦想实现过程两个角度梳理思维导图和逻辑体系。学生活动:在议学单上梳理本课的收获。设计意图:大单元复习课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和系统性,对整堂课的内容、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作全方位的提升,真实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地。教后反思:优点:基于真实情境,设置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复杂任务,通过议题式教学方法,凸显“议中学”,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端正态度,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进而提升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改进:学生基础相对较好,课堂设计中可以更加大胆,课堂中关于选择“骑手”这一职业的同学在分析理由时可以深入挖掘,并提供骑手行业的佼佼者成为新的“职业榜样”,增强课堂的灵动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