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羿射九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初步学会能抓关键的词语来讲故事,做到边读边想象。3. 能感受后羿善良机智、英勇神武、机智聪明等特点。教学重难点:1. 熟练认读生字词。2. 简单了解中国神话故事 。 教学过程:一、利用表格,记住大框架1.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神话故事——(齐读课题)羿射九日。2.词语宝宝迫不及待想和我们见面了。出示词语:十个太阳 一齐 炙烤 非常艰难(起因)神箭手羿 帮助 射下 躲进大海整个世界 黑暗 留下 光明和温暖(经过)大地 重新 现出 勃勃生机(结果)一行行出示,开火车读,读准确了,太阳消失。3.上节课,同学们针对课题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羿为什么要射日?他是怎样射日的?射日的结果是怎样的?它们分别对应着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已经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了这张表格。出示表格,一边指读一边回顾。起因 经过 结果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 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最后一个。 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记住故事的大框架是记忆的第一步。我们从课文中找出了故事的关键信息,能帮助我们讲好这个故事。(板贴:找关键信息)这节课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学会把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讲清楚讲明白,讲清小细节。二、学习方法,讲清小细节(一)了解起因1.故事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默读,用眼睛看,在心里读,不出声,不指读2.学生圈画。3.交流出示:句1 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句2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4.指名读句1,引导学生抓“十个火球、炙烤”体会炎热难耐。5.(1)十个太阳在天上,带来了怎样的变化(2)点红“晒枯、烤焦、蒸干、熔化”,你有什么发现?(前一个字是动作的词,后一个词是怎么样)(3)像这样,由动作+怎么样而构成的词语,平常有接触过吗?谁来说一说?(刺痛,撞伤,轰塌,吃饱,喝足,……)(4)如果老师把这4个词语,随意交换位置,可以吗?(5)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人类的生活真的是非常艰难)板贴:炙烤 艰难(6)想象一下:人类的生活艰难还出现在什么地方?(7)朗读指导:谁能准确地读一读?我们还可以在脑子里想象着画面读一读。(板贴:边读边想象)6.是什么让世界发生这样的变化?7.交流出示: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板贴:一齐 炙烤 艰难)8.引导学生不守秩序,就会出现混乱,造成灾难。9.轮流值班,这样他们给大地带来的是光明和温暖。(板贴:轮流 光明和温暖) 10.谁能看着老师的板书,说一说故事的起因。学生看板书,练说故事起因。(二)走进经过。1.请小朋友们利用刚刚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小组合作学习课文4-6段。要求:①读。用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4-6段。②画。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画出关键词句。③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羿射日的过程。2.小组交流,反馈。3.预设: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这里的动词很有特点。随机教学“九十九座高山”、“九十九条大河”随着“嗖地一箭”第一个天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体会神箭手)(1)请同学看着这些词语,脑海里把后羿射日的过程想象出来。出示填空:他 九十九座高山, 九十九条大河, 东海边。他 一座大山, 神箭, 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 就是 。预设: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羿又伸手拔箭,准备射下最后一个太阳。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抓关键词:“慌慌张张、躲进”同学们,刚才我们把具体描写后羿射日的句子练熟了。读熟,会讲只完成了一个任务,我们还需要谈谈后羿留给你怎样的印象?预设:善良(为老百姓)、英勇、本领大、不怕困难、决定大引读地自然段,设疑组织讨论(三)看故事结尾对比读,射日前和射日后三、大胆尝试,复述好故事看着表格想大框架,再出示一开始的词语,将故事说生动。四、总结拓展,感受神奇处1.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2.拓展神话《女娲补天》,用上边读边想象的方式读,用上抓关键词来给父母讲讲。五、教学生字“炎”“类”附:板书:羿射九日找关键信息边读边想象 轮流 光明温暖 起因抓关键词句 一齐 炙烤艰难 经过 射九日留一日 结果 重现生机勃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