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第2课时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第2课时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 海岸地貌和冰川地貌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海岸地貌
  (2023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月考)下图为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①地貌为(  )
A.海蚀柱  B.海蚀平台
C.海蚀崖  D.沙嘴
2.图中①②两地貌分别属于(  )
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B.海积地貌、流水地貌
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流水地貌、海蚀地貌
  (2024河北张家口期中)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见下图),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4.图中显示的由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A.岩洞  B.岩石  C.海滩  D.三角洲
  (2024河北唐山十县一中联盟期中联考)青岛崂山区“石老人”(下左图)曾经是青岛著名旅游景点之一,2022年10月3日凌晨,“石老人”胳膊、头部的石块陡然崩塌(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石老人”为(  )
A.风蚀柱  B.海蚀柱
C.海蚀拱桥  D.石柱
6.“石老人”崩塌的主要原因为(  )
A.海浪破坏力强  B.组成物质松软
C.海平面上升  D.游客攀爬踩踏
  (2024浙江温州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海蚀凹槽是指基岩海岸下部的岩石在遭受海水侵蚀后形成的凹槽。芬迪湾位于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湾,海湾附近有大片的海蚀柱群。图1示意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图2为芬迪湾好望角海蚀柱分布(a→e为陆地到海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海蚀柱的形成顺序从先到后为(  )
A.①②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8.e海蚀柱不存在海蚀凹槽的原因是(  )
A.受海水侵蚀严重,基部之上石柱坍塌
B.海蚀柱基部较低,出露海平面较少
C.终年被海水淹没,受海水侵蚀作用弱
D.海蚀柱基部光滑,海浪摩擦力较小
题组二 冰川地貌
  (2024河北邢台一中月考)下图为冰川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②表示的地貌名称是(  )
A.角峰  B.冰斗
C.冰川槽谷  D.刃脊
10.在沿海地区,冰川消融后,可演变为峡湾的冰川地貌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陕西渭南中学期中联考)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终碛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的特征是(  )
A.分选性好  B.磨圆度好
C.棱角分明  D.大小均匀
12.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反映(  )
A.气候逐渐变冷  
B.气候逐渐变暖
C.气温反复升降  
D.气候持续稳定
13.(原创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冰川运动时,能够碾碎岩石,“连根拔起”冰床底部岩块;冰川运动时,冰川削磨和刻蚀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片,由此塑造形态各异的冰蚀地貌。常见的冰蚀地貌有冰斗、刃脊和角峰。下图示意冰斗、刃脊和角峰景观。
(1)描述角峰、刃脊的地貌特点。(4分)
(2)冰斗地貌和冰蚀湖关系密切,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3)分析冰川堆积的条件,并在下面圆形区域中画出冰川堆积物示意图。(4分)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海岸地貌
1.(2024山西大同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位于钱塘江下游。浙江省是我国岛屿最多、岸线总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海岸地貌发育典型。海岸类型主要有基岩海岸和泥沙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基岩被海浪冲击会形成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下图为浙江省和海岸地貌示意图。
(1)推测图中A处的海岸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
(2)简述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柱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利影响。(6分)
(3)有观点认为海蚀柱这种地貌类型在当地正在逐渐消失,未来将不复存在。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6分)
题组二 冰川地貌
  (2024河北部分学校联考)石冰川是由冰物、岩屑组成的舌状或叶状堆积体(大体为岩屑)。因形似小型冰川且为冰川末期消融发育而来的,前坡较陡,岩石随地势缓慢移动,故称为石冰川。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石冰川移动的直接动力源是(  )
A.重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3.近年来观测到石冰川的数量显著增加的原因可能是(  )
A.地壳下降  B.全球气候变暖
C.风化加剧  D.地壳抬升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2.A 3.A 4.C 5.B 6.A 7.D 8.A
9.B 10.C 11.C 12.B
1.C 海蚀崖是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由图可知,①地貌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崖,C正确。
2.A 图中①地貌为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崖,②地貌为海浪堆积形成的海滩,A正确。
3.A 由材料“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可推知,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海浪侵蚀。
4.C 海滩为海浪堆积地貌;岩洞又称溶洞或洞穴,是流水溶蚀而成的;岩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的;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
5.B 据图可知,“石老人”是孤立在海中的石柱,是海浪长时间侵蚀岩石形成的海蚀柱,而不是普通的石柱,B正确、D错误;风蚀柱一般形成在风力强且气候相对干旱的内陆荒漠地带,A错误;海蚀拱桥形似拱桥,C错误。
6.A “石老人”位于海上,由于受到破坏力强的海浪冲击而崩塌,A正确;“石老人”由坚硬岩石构成,B错误;海平面上升会淹没“石老人”,但不一定使其崩塌,C错误;“石老人”位于海中,大多数时间被海水包围,能够攀爬踩踏“石老人”的游客较少,且岩石硬度大,不易因游客攀爬踩踏而崩塌,D错误。
7.D 根据题意,分析如下:
8.A 图中e海蚀柱深入海洋的位置最远,因此受海水侵蚀最强烈,由于长期受海水侵蚀,海蚀凹槽逐渐变深,最终切穿海蚀柱,导致基部之上的岩石坍塌,使得其不存在海蚀凹槽,A正确;读图2可知,e海蚀柱刚好处在平均高潮位之下,且该地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湾,故其出露海平面较多,不会终年被海水淹没,B、C错误;由于该地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湾,因此海浪的侵蚀较强,而海浪摩擦力较小会导致e海蚀柱受海蚀作用较小,使凹槽存在,与已知条件不符,D错误。
9.B 图中②是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围椅状的凹地,为冰斗,B正确。
10.C 图中①为角峰,②为冰斗,③为冰川槽谷,④为刃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高纬度地区,厚重的冰川能伸入海洋,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侵蚀海岸形成槽谷。冰退以后,槽谷被海水侵入,成为狭长的海湾,称为峡湾,故C正确。
11.C 终碛垄是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棱角分明,磨圆度差,无明显的层状结构,大小杂乱无章,分选性差。故C正确。
12.B 由材料可知,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结合甲、乙的位置可判定,终碛垄能够由乙到甲变动,说明冰川后退。冰川后退是气候逐渐变暖所致,B正确。
13.答案 (1)角峰:金字塔型的尖峰,周围有冰斗发育。刃脊:相邻冰斗之间的刀刃状山脊。
(2)冰斗是冰蚀作用形成的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的围椅状凹地,是形成冰蚀湖的基础条件;当气候转暖或夏季来临,气温上升,高山冰雪大量融化,水流顺山坡汇入冰斗洼地,积水形成冰蚀湖。
(3)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川中挟带的物质就会出现堆积。画图如下:
解析 (1)角峰、刃脊的特点结合图示及课本内容回答即可。(2)冰蚀湖的形成,先要形成洼地,再积水。(3)冰川堆积是在冰川融化时发生的,因此冰川堆积物大小混杂在一起,而且有棱角。
能力提升练
1.答案 (1)泥沙质海岸。理由:A处北侧为长江三角洲(河口三角洲),距钱塘江入海口处较近,泥沙较多,流水堆积作用明显,形成泥沙质海岸。
(2)海水浅,阻隔海洋运输路线,影响海上航行;阻碍大面积海水养殖,不利于养殖操作;影响近海捕捞作业;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影响观海视线;等。
(3)赞同。理由:现有的海蚀柱不断被海风、海浪等侵蚀,经长时间作用,可能会消失。
或不赞同。理由:随着海风、海浪等的不断侵蚀,海蚀崖不断后退,会形成新的海蚀柱,海蚀柱不会消失。
解析 (1)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和泥沙质海岸,图中A处北侧为长江三角洲、位于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泥沙淤积严重,形成泥沙质海岸。
(2)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柱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利影响可以从海洋运输、海水养殖和捕捞、旅游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海洋运输看,海蚀柱处海水较浅,会阻隔海洋运输路线,影响船只通行;从海洋水产养殖和捕捞看,海蚀柱会影响海洋养殖作业和近海捕捞作业的展开;从旅游景观看,由海蚀拱桥变为海蚀柱,破坏原有的旅游自然景观和观海视线等。
(3)回答赞同与不赞同均可。若赞同此观点,则可从现有海蚀柱消亡过程角度分析。若不赞同此观点,则可从新海蚀柱的形成角度分析。
2.A 由材料可知,石冰川前坡较陡,岩石随地势缓慢移动。由于坡度陡,在重力作用下,石冰川会移动,故石冰川移动的直接动力源为重力作用,故选A。
3.B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量增大,而石冰川是冰川消融发育而来的,故观测到石冰川的数量显著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与地壳下降、风化加剧、地壳抬升无关,B正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