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真题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
辽河流域出土的玉龙
黄河流域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
长江流域出土的骨耜
图1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
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2.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
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
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A.学而不厌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不耻下问
3.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这反映的是
A.国都变迁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百家争鸣
D.大一统得到巩固
4.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
称呼“巴波特”(barbot)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应缘于
A.丝绸之路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隋大运河的开通
D.郑和下西洋
·59·
5.据表1可知,《齐民要术》
表1
时期
农书
内容主要来源
东汉
《四民月令》
日常农事活动
北魏
《齐民要术》
收集整理的百余种古书
明朝
《农政全书》
大量引用《齐民要术》
A.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B.强调因地制宜
C.开创农书撰写的先河
D.注重工具革新
6.图2为某同学收集的诗词。其研究
的主题应是
《正月十五日夜应制》
A.对外关系的演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行政区划的变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传统节日的魅力
D.绘画技巧的成熟
图2
7.北宋时,南方主食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南宋时,南方的面食店日益增
加。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差异
B.土壤条件
C.生活水平
D.人口迁移
8.史书记载,“契丹小儿初读书,先以俗语颠倒其文句而习之”,如“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契丹儿童便念成“月明里和尚门子打,水底里树上老鸦坐”。这反映
出当时的
A.重文轻武
B.宋辽和战
C.政权更迭
D.民族交融
·60·
9.《元史·百官志》记载,由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该事件开启了中央政府对
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据此推断,下列机构在地区管辖上也起到类似影响
的是
A.吏部
B.刺史
C.澎湖巡检司
D.枢密院
10.明朝在户部设置太仓库,“专备三边军饷”,与皇室的内库有别。明神宗时,皇
室的日用、婚丧等花费远超以往,皇帝“数取太仓银入内库”。这导致明朝
A.物价不断飞涨
B.与清军作战失利
蜻子
217」.L本齿今头斤
C.官员职权范围缩小
北带炮台
额域布祥汇刻公多提督府:
消不6考食令
北并水小复灭
D.国家财政体制被破坏
威海市
11.图3体现的是
A.鸦片战争
图的
G雨尺生
⑤的以业地
消G芹
平为岸共产
B.第二次鸦片战争
出水二汗店
云古半民士怀也派区5
风林南地台
●肉山后
C.甲午中日战争
一门六成产影
组家固
产日¥训不门
3丰*-.机.点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图3
12.“白话的传播遍于全国,与1919年的学生运动大有关系”,因为此后“各地的学
生团体很快办起了约四百种白话报刊”。这表明
A.戊戌变法促进思想解放
B.君主专制制度已终结
C.五四运动助推文学革命
D.封建礼教被全面推翻
13.1924年的《真正革命歌》写道:“真正革命党人应该加入国民军,要铲除军阀,
与帝国主义死拼。我是国民军,我是国民军,打仗为救老百姓。”这表明了
A.作者的反帝反封建理念
B.军事歌曲的大范围流传
C.北伐取得辉煌战果
D.群众积极参加革命
6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