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二课时【教材简析】《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的其中一个小部分。本文讲述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如何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得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幸福极了”,于是王葆开始联系到自己,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教学目标】1.品读关键情节,体会王葆的童真形象。2.能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并讲给同学听一听,比一比谁的故事更有趣。3.通过品读片段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王葆想得到宝葫芦的原因,体会人物的童真形象。2.能根据已有内容合理想象创编故事,并讲给同学听。【教学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2.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创编故事1.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少年王葆的生活,今天,我们继续挖掘宝葫芦的秘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指名交流。3.通过上节课的阅读,我们知道王葆之所以想要宝葫芦,是因为奶奶讲的故事。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15~16自然段,找一找奶奶讲了宝葫芦的什么故事,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得到宝葫芦,又给他带来怎样的变化。(1)小组内讨论。(2)指名交流预设一: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他想吃水蜜桃,宝葫芦立刻就变出一盘水蜜桃。 预设二:李四远足旅行,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他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一条—冲着他播尾巴,舔他的手。预设三: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葫芦。(3)想象说话出示: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葫芦。出示: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 。4.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根据我们已经知道的,把奶奶讲的故事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1)创编故事的基本元素:人物、地点、情节等。(2)模仿王葆的奶奶讲故事,小组其他成员可以模仿王葆对奶奶讲的故事提出问题,不断完善故事。(3)全班交流。板块二:品读情节,体会形象这么神奇的宝葫芦,你想要吗 难怪王葆也想得到呢。其实啊,葫芦选择主人的时候不是随便选的。1.出示自读提示:默读,你觉得王葆能得到宝葫芦吗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2.交流展示。(1)预设一:王葆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情节一:王葆的自我介绍。①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王葆来说说自己,读课文的第1~4自然段②指导朗读:“你们也许要问:“什么 宝葫芦 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读出自问自答的语气)(2)预设二:王葆是一个调皮的孩子情节二:缠着奶奶讲故事的场景:洗脚和剪指甲,课文的第6~15自然段。①出示: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②读一读,你能读出什么 ③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3)预设三:王葆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情节三:王葆的内心活动:“我”听了故事之后,产生了许多幻想,特别渴望得到宝葫芦。①出示自读提示:默读课文的第19~21自然段,你能读出一个什么样的王葆 ②指名交流板块三:想象练笔,下笔生花1.想象说话:王葆后来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你能想象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2.写一写:王葆得到宝葫芦之后……(选择一个开头,描写一个场景,注意写出王葆的内心想法、动作和语言)“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怎么样列式子……”“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1)展示交流(2)互动修改。板块四:拓展提升,读整本书大家写得都非常有意思,那么我们想的和作者一样吗 王葆后来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你们猜他开不开心 (预设:开心)可是呀,这无所不能的宝葫芦最后还是被王葆扔掉了,这是为什么呢 你们来猜猜看,好了,我们又这么多的答案,孟老师现在不告诉你,就去读一读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吧,有人的与作者是知音,英雄所见略同。课外作业读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板书】宝葫芦的秘密创编故事:人物、地点、情节阅读整本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