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
课程目标
学习主题 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
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 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②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和价值。
难点: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句话的不同断句。
(1)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下雨与天留人无关)
(2)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不情愿留客)
(3)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自己做不了主,主人和天留客了)
(4)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犹豫不决型的客人)
(5)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主人坚决不愿留客)
(6)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是天在留客啊!)
教师总结:在这几个断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除此之外,我们的中华文化还有哪些丰富的内涵呢?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会有所了解。
二、讲授新课
(一)中华文化根
1.活动一:阅读材料(课件展示下面材料)。
汉字又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于殷商,实际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符号,距今已达八千年。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思考:(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2)除汉字外,你还知道中华文化的哪些内容 这些文化是由谁创造的
(3)除了中华文化,你还知道哪些世界著名的文化呢
答案提示: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等。这些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古埃及文化、古罗马文化等。
教师总结: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③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2.活动二:阅读教材P60正文,分组讨论。
(1)这段文字中包含着哪三种文化
(2)这三种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答案提示:
(1)这段文字中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三种文化具有相同的血脉,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种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不同发展时期的智慧成果,它们促进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兴旺发展。
教师总结:(中华文化的价值)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3.活动三:观看视频《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课件展示),自主探究。
思考: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性是什么 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答案提示:①(文化自信的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③(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美德万年长
教师: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
4.活动四:故事分享。
(1)请分享你收集的美德小故事,并说说故事体现了哪种传统美德。
(2)你能说说传统美德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答案提示:(1)苏武牧羊——爱国;负荆请罪——贵和;徙木为信——诚信等。
(2)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教师总结: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5.活动五:(课件展示材料)第七届道德模范人物——马旭的事迹。
马旭是我国空降兵部队第一代女空降兵,服役时浴血沙场、精忠报国;年届50岁时,潜心科研,研制出“充气护踝”等发明专利,享有“军中居里夫人”美誉;60岁退休后,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到暮年时,更是将毕生积蓄1 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讨论:(1)马旭老人身上体现了哪些传统美德
答案提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师生共同归纳:(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2)结合自身实际,说说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答案提示: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做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践行者、创新者。
教师总结: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