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下图示意美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据图判断,美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A. 地形以山地为主,呈南北走向 B. 地势由东、西部向中部逐渐升高C. 地势南北两边高,中间较低 D. 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2. 美国的地形对气候的主要影响是( )A. 西部低缓的山地,不能阻挡西风进入内陆,使内陆地区降水较多B. 东部山地高耸,不利于夏季的东南风进入中部平原,导致中部平原干燥少雨C. 中部是贯穿南北的大平原,冬季时北方的冷空气长驱南下,多暴雪灾害D. 中部平原,地形封闭,不利于夏季的暖湿气流进入,气候干燥读东亚简图,回答下面小题。3. 图中有关于A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全年降水小于M国 B. 该国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C. 当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业 D. 该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木材出口是国民经济支柱4. 下列有关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B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韩国 B. C国家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地势西高东低C. 甲海域为著名的海域日本海 D. D国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破火山口是指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由于后期受自然或人工的破坏而成为的不完整的火山口,多数破火山口都是火山喷发之后火山锥下方空虚陷落而形成的。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部分破火山口区面积,该区域由成列环状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其喷发多属小型爆炸,产生的火山灰可以达到4500到9000米的高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图中火山带的直接成因是( )A.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B.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拉伸C.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张裂拉伸6. 图中区域火山喷发时能( )A. 造成珊瑚死亡 B. 诱发洪灾发生 C. 毁灭特大城市 D. 威胁空中航线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构知识体系,拓展地理思维,提升动手能力。阅读玲玲绘制的世界某地区“知识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根据“树”上信息判断该地区为( )A. 北美洲 B. 欧洲西部 C. 亚洲西部 D. 大洋洲8. 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该地区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该地区牧草(饲料)丰富得益于的气候特征( )A. 全年分干湿两季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C. 全年高温干燥 D. 全年温和湿润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峰会于2015年7月8日至9日在距离俄罗斯首都1300km处的乌法市(Ufa)举行,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9. 关于“金砖五国”首都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在②的西北方向 B. ②在③的西南方向C. ③在④西北方向 D. ②在⑤的东南方向10. 图中“金砖五国”比例尺最大是( )A. 俄罗斯 B. 巴西 C. 南非 D. 中国11. “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地昼长大于⑤地 B. ④地附近河流正进入枯水期C. 摩尔曼斯克海港开始解冻 D. 巴西高原草木葱绿一个地区的大气受热过程往往影响该地区的气温分布及其变化。如图为非洲北部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图示区域正值的月份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3. 该月份,甲、乙两地气温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沿岸流经寒流 B. 海洋调节作用差异 C. 海拔高低不同 D. 植被存在季节变化14. 图中大气保温作用最弱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被当地称作“山背风”,多指梅雨后的冷空气活动。图示区域太平洋一侧水稻种植常受到“山背风”的影响造成水稻减产,而日本海一侧反倒从中受益,粮食增产。日本消费水平高并且对市场影响大。新培育的水稻品种有抵抗“山背风”影响的能力,产量高而稳定,但不被民众接受。继续种植传统水稻以满足市场需求,需将水稻种植由初夏种植提前到春季种植。下图为“‘山背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下列有关日本“山背风”与水稻生产的推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受“山背风”影响较大的时间约在水稻的育苗季节B. 该地新品种水稻不被接受的原因可能是产量较高C. 种植传统水稻提前播种是为了提高复种指数D. 乙地粮食增产,得益于“山背风”改善了该地的热量条件16. “山背风”对日本东岸的主要影响有( )①气温下降 ②光照减弱 ③降水减少 ④浓雾多发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7. 日本( )A. 国内交通运输以航空主B. 人口集中在南部和北部C. 农业生产多用大型机械,集约程度高D. 住宅多采用轻质环保材料下图示意南美大陆局部区域1月与7月平均气温差值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M点和N点的数值差最大可能为( )A. 14℃ B. 16℃ C. 20℃ D. 22℃19. 造成M、N两地1月与7月平均气温差值不同的主要因素为(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洋流 D. 地形图为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工业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 图中描述的主要农作物是( )A. 小麦 B. 水稻 C. 棉花 D. 茶叶21. 图中表示印度传统麻纺织工业区的是( )A. a B. b C. c D. d2013年8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 此次航行过程中( )A. 甲—乙段布满浮冰 B. 乙—丙段偶遇企鹅C. 丙—丁段天气炎热 D. 丁—戊段常遇大雾23. 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的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A. 土耳其海峡 B. 巴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霍尔木兹海峡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被称为“上帝的荒野”、“众神的领地”。这里降水季节差异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图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和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卡卡杜国家公园的雨季及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南半球夏季——西北季风控制 B. 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C. 南半球冬季——东南信风控制 D. 南半球冬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5. 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多样独特,与此关联性最小的是( )A. 气候类型多样 B. 地理位置相对封闭C. 地貌类型多样 D. 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但灌溉农田比例小。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发展灌溉农业,但推广缓慢。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 促使该国发展灌溉农业的根本原因是( )A. 河流湖泊多 B. 降水总量少 C. 降水变率大 D. 土地面积广27. 限制该国灌溉农业推广的自然因素是( )A. 土壤 B. 地形 C. 水源 D. 灾害28. 该国难以大规模引进灌溉农机具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资金不足②劳动力不足③基础设施落后④市场需求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中国——中亚峰会是2023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中国和中亚五国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的峰会。下图为中亚简图。完成下面小题。29. 中亚地区( )A. 气候温暖湿润 B.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 均为发展中国家 D. 石油、天然气资源贫乏30. 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是因为其( )A. 盛产白金 B. 盛产玉石 C. 盛产白纸 D. 盛产棉花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岛上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较大。乌斯怀亚是火地岛地区的行政中心和港口。当地传统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下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 下列关于乌斯怀亚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狭管效应影响,风力较大 B. 板块生长边界,抗震性好C. 气候冬冷夏热,降水丰沛 D. 地处港口,进口木材便利32. 某日北京时间10:00时,马丁正在乌斯怀亚观赏“落日的海湾”,该日当地的昼长约为( )A. 11小时 B. 13小时 C. 21小时 D. 19小时二、综合题(共52分)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德国、西班牙和丹麦是欧洲主要生猪养殖和猪肉出口国,养殖技术居世界前列,其养殖饲料由农作物加工而成。2018年德国转变传统猪粪处理方式(贮存池堆肥,腐熟6~9个月还田),推出发酵床技术,在猪舍铺撒干草及添加催化剂,促使粪污在猪舍直接分解后还田。2020年,“非洲猪瘟”在德国蔓延,其养猪业受巨大冲击。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及2017~2020年上述三国猪肉出口值柱形统计图(单位:10亿欧元)。材料二:世界气象组织建议日最高气温超过32°℃,且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过程为高温热浪。2017年以来,欧洲乃至全球频繁遭受热浪袭击。下表为德国汉诺威2022年7月17~23日天气统计资料。日期 17日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22日 23日最高温℃ 25 31 37 38 34 31 33最低温℃ 9 14 18 22 18 16 20阴晴状况 晴 晴 多云 晴 晴 晴 多云风向 西北 西南 东南 西南 西南 西 西北风力 1级 2级 2级 3级 3级 2级 1级(1)2022年7月17日~23日期间,汉诺威发生热浪的时段是____。(2)说明德国生猪养殖中可能遭遇来自热浪的挑战。(3)说出2017~2020年德国猪肉年出口值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与传统粪污处理方式相比,简述德国推行发酵床技术的积极影响。3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里巴斯全国由33个大小岛屿组成,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和全球最大的环礁(环状珊瑚岛),塔拉瓦是该国的首都。历史上,基里巴斯盛产磷酸盐,现已被开采殆尽。基里巴斯大部分陆地仅能生长椰子、香蕉等少数作物,渔业资源是其主要经济来源。目前,基里巴斯是联合国认定的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下图为基里巴斯政区图。(1)下图示意环礁形成的三个阶段,据图说明环礁的形成过程。(2)分析基里巴斯是世界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原因。(3)中国与基里巴斯合作开发当地的渔业资源,分析各自的优势和收获。3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南极科考站——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沿岸的难言岛,岛上岩石裸露,风雪交加。秦岭站的建设采用了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在中国先定做加工构件,再运到现场安装),能够实现短暂窗口期的快速施工。材料二:罗斯海的南部边界为罗斯冰架(冰架的底部为空腔),是一大片漂浮的冰川。近年来罗斯冰架消融、崩离明显。材料三:下图为秦岭站位置示意图。(1)从气象角度简析南极科考站建设的困难。(2)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秦岭站采用模块化建设的出发点。(3)分析罗斯冰架近年来消融、崩离原因。武强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2题答案】【答案】1. D 2. C【3~4题答案】【答案】3. A 4. D【5~6题答案】【答案】5. A 6. D【7~8题答案】【答案】7. B 8. D【9~11题答案】【答案】9. B 10. C 11. A【12~14题答案】【答案】12. A 13. B 14. A【15~17题答案】【答案】15 D 16. D 17. D【18~19题答案】【答案】18. D 19. A【20~21题答案】【答案】20. B 21. A【22~23题答案】【答案】22. D 23. C【24~25题答案】【答案】24. B 25. A【26~28题答案】【答案】26. C 27. B 28. B【29~30题答案】【答案】29. C 30. D【31~32题答案】【答案】31. A 32. D二、综合题(共52分)【33题答案】【答案】(1)19日到21日(2)气温偏高,猪舍降温成本提高;水资源消耗量大增;生猪食欲、免疫力下降,生长减缓甚至死亡;加剧病菌繁殖,诱发猪瘟;农作物减产,影响饲料供应。(3)减少。热浪灾害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产量下降;非洲猪瘟使德国猪肉市场竞争力降低;其它国家猪业生产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加剧。(4)在猪舍内降解,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劳动力成本;缩短粪肥处理时间;保障动物健康;节省贮存池等处理空间;带动相关技术发展。【34题答案】【答案】(1)第一阶段(A阶段),岛屿的沿岸,珊瑚礁环绕海岸并与陆地相连,形成岸礁;第二阶段(B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礁则继续向上生长,其外侧则因为海水环境良好,饵料多,氧气充足,比内部增长得快,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二者之间形成水域,岸礁演变为堡礁;第三阶段(C阶段),岛屿完全沉没到海平面以下,珊瑚礁继续向上生长,最终环绕潟湖形成环礁。(2)群岛国家,陆地面积小且分散,且距大陆逼远(地处偏远),对内对外联系不便;矿产资源枯竭,收入减少;以渔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规模小,利润低,收入少且不稳定;农业发展条件差,产值低。(3)各自的优势:中方有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基方热带海域面积大,渔业资源丰富,有资源优势;各自的收获:中方渔获量增加,经济收益增加;基方可将渔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35题答案】【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终年严寒;位于极地东风带,常年风力强劲;多暴雪,不利于科考站建设。(2)夏季时间短,采用模块化建设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模块化建设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施工现场恶劣天气(暴风雪、严寒等)的影响。(3)气候变暖,南极气温上升,冰川消融;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暖海水进入冰架底部空腔,加剧消融;风力强劲,破坏冰架稳定性;冰架的底部空腔,易受海浪侵蚀;冰山受重力作用崩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