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历史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本课知识结构古两河文明的地理环境所处大洲:亚洲所在流域: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所在区域(今):西亚所建王国(版图最大):古巴比伦古两河文明的历史进程文明线索:时间线索: 公元前3500 约前24世纪 前19-前16世纪 前10-前7世纪 前7-前6世纪古两河文明的文化成就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最早的历法:阴历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①理发师断指 ②妻儿抵债 ③租借耕牛 ④买卖奴婢 ⑤告主人者割耳⑥欠债无力偿还,可用小麦、芝麻代替 ⑦新购癫痫奴处理办法 ⑧有权民伤有权民眼,以眼还眼;有权民伤无权民眼,以钱赔偿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图1)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下部(图2)法典具体条文。材料二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材料三 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材料四 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占有总人口1/6的人享有了民主权利,才使雅典国家与古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它已在思想和传统上为后来所有类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石。——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成果。(2)据材料二,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法老当年修建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4)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古时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1)《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2)根本目的: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或:维护奴隶主利益)。地位: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3)法老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及与天上神灵的密切联系。(4)王权(君权)与神权相结合。(5)东方盛行专制制度(或:不平等、等级制度),而西方流行民主制度(或:具有相对的平等性)。【解析】(1)材料一出自《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石柱上,上部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象征统治权力权标的浮雕,下部是用楔形文字铭刻的法典全文。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3)据材料三“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法老当年修建金字塔的目的是法老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及与天上神灵的密切联系。(4)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看出,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是:王权(君权)与神权相结合。(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古时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是:东方盛行专制制度(或:不平等、等级制度),而西方流行民主制度(或:具有相对的平等性)。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国的崛起】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文明的发掘】材料二 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文明的真相】材料三 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1)汉谟拉比。史实:①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②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③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2)《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3)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4)最欠缺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合理即可,【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他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2)依据材料二“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3)根据材料三“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4)依据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的是当今法律所具有的平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历史学案 班级 姓名 日期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本课知识结构古两河文明的地理环境所处大洲:所在流域: 所在区域(今):所建王国(版图最大):古两河文明的历史进程文明线索:时间线索: 约前24世纪 前19-前16世纪 前10-前7世纪 前7-前6世纪古两河文明的文化成就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历法:最早的成文法典:①理发师断指 ②妻儿抵债 ③租借耕牛 ④买卖奴婢 ⑤告主人者割耳⑥欠债无力偿还,可用小麦、芝麻代替 ⑦新购癫痫奴处理办法⑧有权民伤有权民眼,以眼还眼;有权民伤无权民眼,以钱赔偿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图1)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下部(图2)法典具体条文。材料二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材料三 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材料四 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占有总人口1/6的人享有了民主权利,才使雅典国家与古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它已在思想和传统上为后来所有类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石。——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成果。(2)据材料二,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该法典在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法老当年修建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4)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古时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国的崛起】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文明的发掘】材料二 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文明的真相】材料三 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导学案.docx 2.导学案(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