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卖油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卖油翁》这篇文章是语文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笔记小说,文章通过讲述一则短小精湛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由于文章简短且故事性较强,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文言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本文的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为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学生通过预习,在教师的引领和课文注释的辅佐之下,来理解课文内容和常见的文言虚词,明白故事揭示的道理。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理解、识记文言虚词。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3、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谦虚品质,鼓励学生学好一门技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文导入:唐代大文豪韩愈曾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意思是说知道的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那大家觉得自己掌握的最引以为荣的一项小技能是什么?(学生踊跃举手回答) 示例一:我能把土豆丝切得又快又好。 示例二:我投篮又快又准 ,一分钟能投进 20个。 示例三:我叠的千纸鹤活灵活现,好像要飞起来。教师:大家真厉害,这些老师都做不到,你们的这些技能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不是,是我们自己练出来的。教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欧阳修的《卖油翁》,看看陈尧咨和卖油翁他们各自又有什么惊人的技能。2、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唐)欧阳修、 曾巩、 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宋)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请2位同学朗读课文,2位同学起来复述大体的故事情节,教师进行点评。4、教师有节奏,有感情地泛读课文,出示重难点字词的读音,然后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纠正,然后全班齐读。咨zī 矜jīn 圃pǔ 睨nì 矢shǐ 颔hàn 忿fèn 酌zhuó 沥lì 遣qiǎn5、疏通文意,对重点的文言字词详细讲解,理清故事内容。(1)引导学生疏通第一自然段,讲解重点字词。重点字词:自矜:自夸 释担:放下担子 发矢:放箭睨:斜着眼睛看 但:只是 颔:点头重点句子:公亦以此自矜:他也因此而自以为了不起。但微颔之:只是微微点了点头。段意: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卖油翁对其不屑一顾。(2)引导学生疏通第二自然段,讲解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忿然:恼怒的样子 乃:于是,就 置:放 覆:盖 徐:慢慢地 沥:注入 遣:打发重点句子:吾射不亦精乎: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其他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补充:“尔安敢轻吾射”中的“安”用在句子当中表疑问,译为“怎么”,是文言文特殊疑问句中的一个常用词。例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木兰诗》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马说》多歧路,今安在?(哪里)《行路难》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陈涉世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除此之外,“安”还有其他的用法: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 《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曹刿论战》 段意:卖油翁用事实向陈尧咨说明道理。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分析文中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并进行对比。第二课时1、整理文中重点文言字词的用法(1)“以”“尔”的用法:以:公亦以此自矜(因为) 尔:但手熟尔(通“耳”,罢了)以我酌油知之(凭借)惟手熟尔(通“耳”,罢了)徐以勺酌油沥之(用)尔安敢轻吾射(你)(2)古今异义词:a、但手熟尔(但,只,不过。今常用义为转折连词。)b、尔安敢轻吾射(尔、吾,人称代词。尔,“你”的意思;吾,“我”的意思。现已无此义。安,疑问代词,“怎么”的意思,今常用于“安静”、“安全“讲。)c、久而不去(去,离开。今常用义为:往。) (3)词类活用:a、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看轻。)b、康肃笑而遣之(“遣”,使动用法,“使……走”,打发。)c、汝亦知射乎?(“射”,动词作名词,射术。)d、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善:形容词与动词“射”一起充当“尧咨”的谓语;擅长,善于。)e、但微颔之(颔:本义是下巴,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作动词:点头。)f、吾射不亦精乎?(射:动词“射”充当句子的主语,用作名词:射术,箭术。)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1)文中的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陈尧咨:善射、自矜卖油翁:酌油技精、不夸耀(2)卖油翁用冷静的评语和短暂而精湛的表演,让陈尧咨明白了什么道理?除此之外,你还从中悟出点什么?(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明确:a、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该自夸,不能自以为了不起。b、我们应该熟练掌握一门技术,把它学好学精,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3、合作探究、拓展延伸。(1)分角色表演,主要凸显文中人物的语言和神情。(四个小组分别派三名代表,最后评出最优秀的一个小组)(2)除了文中的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熟能生巧”的例子?(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明确:a、庖丁解牛:有个厨师名叫庖丁,他的技术非常娴熟。有一天,他正在为梁惠王宰牛,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梁惠王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看到的,都是一头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里有经络?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的力?全都心中有数。因此,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解剖了几千头牛。但是还同新刀一样锋利。 ”b、格雷格·洛加尼斯:在他争取4枚奥运会金牌的征途上,这位前美国跳水王子始终坚信这样一句格言:熟能生巧。但就是为了这个“熟”字,作为运动员,他几乎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付出了十分昂贵的代价,甚至还要承受来自他那位追求完美主义父亲训斥的压力。所以,当他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完成最后一个比赛动作后,他就发誓:“我将永远不教任何人跳水。”c、“天下第一关”题字:明朝万历年间,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因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最后,能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在题字当天,只见他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豪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原来,他工作的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惟妙惟肖的原因。(3)你还想起了哪些与课文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明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课后作业: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