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 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 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
【课程标准】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结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确立及其性质。
2.知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确立及其意义。
【基础知识】
一、南京国民政府
1.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
2.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3.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4.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湘赣边届秋收起义。
4.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1931年11月,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收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红军长征
1.1930年10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以中央根据地为重点的各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
2.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4.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知识拓展】
(1)“工农武装割据”使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右倾与“左”倾:右倾主要变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习题巩固
1.1922年中华国货维持会文牍处编的《劝用国货歌》中记述:“江西夏布好,蒙古羔羊毛。浙绸苏缎亮又牢,瓷器景德窑……薛针锦绣巧,豫鲁府绸超,雨前龙井滋味好。”1928年上海市教育局《爱用国货歌》中记述:“佛山雕刻……江浙丝产,价廉物美,远胜洋货。”这些表述意在()
A. 引导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B. 强调国货质量优于洋货
C. 倡导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D. 发展振兴传统手工业
2.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这里所指的“新的道路”是(  )
A. 武装斗争 B. 寻找革命的同盟军
C. 开展土地革命 D. 工农武装割据
3.1933年10月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大会通过《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案》。规定实行平等教育,普遍扫除文盲,普遍进行义务教育,培养革命新后代和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工农政治、军事、工业和文化教育人才。这表明,中央苏区
A. 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把马克思主义与国情相结合
C. 培养了大量革命和建设人才 D. 从传统教育中总结经验教训
4.“积极、主动、自觉地进行精神穹宇方面的建设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井冈山创业时期,共产党就结合中国国情完成了精神穹宇基本框架。”材料中的“精神穹宇基本框架”(  )
A.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C.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走向成熟 D. 克服了王明等人“左”倾错误
5.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确定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
A. 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 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D.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6.1935年,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著,因之工商凋敝,百业不振”。此次币制改革的外部诱因是( )
A. 民族矛盾日益严重 B. 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C. 世界经济危机冲击 D. 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7.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并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这主要表明( )
A.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是对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继承
B.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具有多元性和创新性
C. 制度的创新都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有利因子
D. 南京国民政府比较重视公务员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