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2024年春新版)-【名师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2024年春新版)-【名师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课堂精品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选择性必修三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
预习提纲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2、超前思维的含义。
3、超前思维的表现。
4、超前思维的思想条件。
5、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6、超前思维的特征。
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为什么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探究与分享
①诸葛亮通过对时局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从而认识和把握了豪杰并起的发展态势。
②诸葛亮运用合理的推理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进而推理得出“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进而推理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③诸葛亮还运用推理和想象为刘备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2.超前思维的含义
①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过去:把握规律)
②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现在:认清现实)
③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未来:判断推测)
①从客体看: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
②从主体看: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例如:诸葛亮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了豪杰并起的发展态势,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进而推理得出“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进而推理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这表明诸葛亮运用合理的推理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诸葛亮还为刘备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礼记.中庸》中说:“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a),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说话之前有准备,就不会陷入理屈词穷的地步;做事之前有准备,就不会困惑;行动之前有准备,内心就不会痛苦;走路之前有准备,就不会走投无路。
3.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
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
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称为“先知先觉”。
【相关链接】中医讲究“治未病”
安身立命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好先手棋。
只有“先觉”才能“先知”,“先觉”是“先知”前提,超前思维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灰犀牛” 一般是指那些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当人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时,往往会忽视很多小的风险。但是,当众多小问题积累至临界点,就会引爆灾难。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超前思维本质的理解。
——要有超前意识,要有远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4.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超前意识”
本质: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含义:超前意识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基本品质:善于反思、勇于质疑
作用: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说:“前浆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疑”既有对答案确定性的怀疑,也有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质疑。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
阐释了“疑”与“问”的意识对培养超前思维的重要性。有“疑”才会有追问,有追问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才会有超前思维。
相关链接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回顾邓小平同志当初的设想,他的思维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邓小平早在1987 年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属于超前思维。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的特征。邓小平的超前思维建立在对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把握之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探究与分享
(1)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
(2)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
(3)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重在过程,体现了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
多年前,马斯克就对脑机接口技术非常看好,认为它会在改进人机交互体验、帮助人们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2016年,他出资成立了Neuralink公司,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及其商业化。随后的几年中,Neuralink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布重大的研究成果:2019 年,Neuralink推出了第一个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采集大脑活动的电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信号传导到终端设备;2020年,Neuralink 公布了一款硬币大小、电池供电的 N1 芯片,并将其植入猪的大脑,成功采集了其大脑的电生理信号;2021年,Neuralink展示了将电极植入猴子的大脑,并让猴子玩“Mind Pong”游戏的录像。2023年5月25日Neuralink宣布,马上会启动其首个人体实验。这意味着,该公司将脑机接口技术商业化的进程会进入加速阶段。材料给你的启示?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1)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观念的对象。
(2)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
(3)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
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重在结果,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例: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力量大为削弱,当时笼罩着一种悲观的气氛,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测,事实证明,毛泽东的预测是对的。材料说明?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1)原因:
①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客观方面)
②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主观方面)
例如:卡尔罗 德贝内德蒂是意大利企业家。在他领导奥利维蒂公司时,微型电脑刚刚流行。为了赶上这一新潮流,他成立了一个研究实验室,加紧研制家庭和办公型微型电脑。当研制快要成功时,美国IBM公司兼容式微型机抢先一步上市了,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畅销。面对致命打击,卡尔罗作出决断:放弃即将完成的研究。他重新组织力量,在IBM电脑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性价比高得多的兼容机,并获得了成功。材料说明?
(2)应对措施/要求:
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预测不准)
关系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
区别 含义
侧重点
联系
超前思维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超前思维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把握上。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方向的随机性,需要人们创造有利的条件。
超前思维的探索性和预测性特征决定了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这就决定了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
总结:超前思维的特征
试分析下列材料分别体现了超前思维的哪一特征。
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文章《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中写道:“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材料三: 购买股票是一项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股票价格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炒股时节雨纷纷,中国股民欲断魂”,有些股民在遭遇股价下跌时,心痛却无奈。但也有专家指出,炒股不是赌博,而是严肃的投资活动。尽管看起来股价波动纷乱复杂,但它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的规律。投身经济活动的实践,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成为股市的弄潮儿。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超前思维有何特征?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
1、客观依据: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思维的能动性
2、含义:多角度、全方位+发展状态+未来发展趋势
3、表现:“先知先觉”
4、思想条件——超前意识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1、探索性
2、预测性
3、不确定性
课堂小结
1、准确预测是地震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尽管目前人类对地震预测还做不到十分精准,但广大地震工作者依然在困难中坚守探索规律,不断积累,努力前行。这告诉我们( )
①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超前思维离不开实践和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④人类能够不断地接近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2、最聪明的人总能在事情或者说危险的事情发生之前,通过对眼下形势的分析得出未来即将发生什么事从而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决策以避开风险。这体现的道理有( )
①人们可以利用思维的间接性预测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
②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根据事物发展的状况对事物作出前瞻性判断
③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超前思维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决策
④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3、能源危机和科技发展,促使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攀升,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0%。这一判断( )
①属于超前思维 ②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假想
③不具有现实根据 ④把握了事物发展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课堂练习
4、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的客观原因有( )
①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②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可能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③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
④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解析] ②是不确定性的表现,而不是原因;④是启示,不是原因;①③符合题意,故选A。
课堂练习
5、《菜根谭》中说:“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从思维方式角度理解,这体现出超前思维具有( )
A.探索性 B.预测性 C.能动性 D.不确定性
B
课堂练习
8
7
6
5
4
3
2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