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 题 根本政治制度课时安排 45min 课前准备 相关资料教材内容 分 析 《根本政治制度》是本教材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主要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内容,人大代表的职权以及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增强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热爱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结合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更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已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由于年龄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认识不够全面。对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如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都不甚了解。本节课将通过教材,结合案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识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2、通过学习,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理解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3、通过学习,增强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难点:理解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活动一:情景再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在材料信息中发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审议和表决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和表决上年度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度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等。从而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栏目。 2.设计一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你所了解的我国中央国家机关有哪些? (2)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意味着什么? (3)你是否知道国家预算和决算? (4)全国人大审查和表决上年度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度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意味着什么? (5)从上述议程中,你能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 师生共同总结:(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4)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走近人大代表,认识人大代表 活动二:情景再现——人大代表的作用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以义务教育的各种免费政策为背景,让学生感受到人大代表的工作与学生自身有着密切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保证。同时,引导学生从材料信息中体会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让学生说说自己享受到的各种免费事项。 3.谈认识。其一,从政策制定过程中,谈谈对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认识;其二,补充追问经费来源,谈谈对基本经济制度作用的认识。 提示:人大代表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教师补充:这一系列免费政策的制定与有关人大代表十多年的努力有密切关系。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人大代表的职责,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依法履行职责;十多年持续关注义务教育免费等问题,不仅反映了他们身上有着深厚的教育情怀,而且是敬业这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培养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目标导学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活动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变化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建议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一是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不断巩固和完善的,具有生机和活力;二是引导学生探究人大代表构成变化对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的影响。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栏目。 2.模拟表演。指导学生模拟表演,代表总人数一定,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中,来自一线工人和农民的代表、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妇女的代表比例上升,现在就“重大事项”开会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表决。 3.让学生扮演记者,采访“人大代表”,了解他们在投票时的心理取向。 4.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对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活动四:学习中共十九大报告精神设计意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思考: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 师生共同总结:(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板书设计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大代表的职权 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同时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应结合典型案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认识。选取案例要选有针对性、学生较为熟悉的,避免简单地讲解、灌输,应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