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绘本阅读 《脚印》:守护脚印,守望亲情,播种希望,迎接成长!教材分析《脚印》是我国儿童文学作家薛涛创作的绘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东北乡村的留守儿童的故事。大雪封路的寒冬,主人公小禧的父母回城了,在北坡的雪地上留下了两行脚印。从此,小禧默默地期盼着爸爸妈妈的早日归来,守护着爸爸妈妈留下的脚印……该书反映留守儿童生活现状,深刻关照他们的心灵世界;文字意蕴悠长,将深邃的哲理和美好的寓意寄托其中;画面独特雅致,中国传统剪纸和铅笔线描相结合,风格独树一帜。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热爱阅读,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些阅读体验和实践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语言和画面,丰富思想和情感。学生们普遍缺乏对东北乡村生活的了解,以及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了解和体验。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形式,引导学生从脚印的描写、小禧的心情、图画的发现等三个方面绘制思维导图,探寻图画和文字背后的故事,记录所思所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抓住细节展开想象,图文结合,学会阅读绘本的方法。2.通过阅读交流,绘制思维导图,理解文中脚印的描写,感受小禧的心情。3.通过对故事的深入阅读,了解留守儿童群体,懂得“守护脚印,守望亲情,播种希望,迎接成长”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抓住细节展开想象,图文结合,学会阅读绘本的方法。2.通过阅读交流,绘制思维导图,理解文中脚印的描写,感受小禧的心情。教学难点:通过对故事的深入阅读,了解留守儿童群体,懂得“守护脚印,守望亲情,播种希望,迎接成长”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观察图画1.观察封面,谈谈发现师:这节课我们来上一节绘本阅读课,一起走进绘本《脚印》。绘本中的图画往往涵盖了故事的关键信息,隐藏着许多重要的线索。现在请观察封面的图画,你看到了什么?预设1:我发现了一个小男孩和一只小黑狗,小男孩蹲着,穿着厚厚的衣服,他们好像在触摸脚印。预设2:我发现一个大大的脚印,脚印里有好多绿色,还有紫色的小花儿。2.观察环衬,谈谈发现师:我们再翻一页,这页叫“环衬”,往往预示着故事的发展。连接封面的是前环衬,连接封底的是后环衬。对比这两页,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前环衬是白茫茫一片,后环衬是绿油油一片。师:你关注到了颜色的变化,一个白茫茫,一个绿油油。预设2:前环衬是冬天,后环衬是春天。师:你关注到了季节的变化,一幅银装素裹,一幅满园春色!【设计意图:借助封面环衬图画,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谈话交流,激起阅读兴趣。】二、初读绘本,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绘本,边读边找到书中对脚印的描写,一会儿我们交流。(共9处对脚印的描写)【设计意图:初读绘本,找出脚印的9处描写,整体感知绘本内容,为品读绘本做好铺垫。】三、拼读绘本,走进脚印描写,体会小禧心情,交流图画发现(一) 出示阅读提示师:借助阅读提示,我们再来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设计意图:设置主问题,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将一次次脚印前后关联起来,去感受小禧的心理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提取信息、整体感知、总结归纳等阅读能力。】(二)借助思维导图,学习第1处脚印1.《脚印》思维导图2. 借助思维导图,学习第1处脚印师:借助思维导图,老师先来带着大家,从三个方面“脚印的描写、小禧的心情、图画的发现”,学习第1处脚印的描写。(1)脚印的描写(留下脚印)(2)小禧的心情师:这是谁的脚印?为什么留下脚印?生:这是小禧的爸爸妈妈留在北坡雪地里的脚印,他们出发去沈阳打工了。师:像小禧这样,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叫作“留守儿童”。这是本关于留守儿童的绘本故事。望着爸爸妈妈留下的脚印,小禧会是怎样的心情?生:小禧很伤心很难过,他在等待亲爱的爸爸妈妈早日归来,他在期盼童年里寥寥可数的欢聚……(3)图画的发现师:那我们再来观察这两页的图画,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在“年年有余”的红灯笼下,孩子不得不向远去的亲人挥手告别。画面没有让我们看到此时小禧的脸,也许是不忍心吧。预设2:小黑狗一路追到北坡,追着离去的长途汽车,它是在代替小禧为爸妈送行吗?师小结: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现在把第1处脚印的描写、小禧的心情、图画的发现,简要记录在思维导图上吧。【设计意图:教师引领学生学习第1处脚印的描写,通过观察图画,绘制思维导图,总结学习方法等,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2-9处脚印打好基础。】(三) 小组合作学习第2-9处脚印,绘制思维导图1.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2-9处脚印的描写,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2.小组汇报第2处脚印(1)脚印的描写(2)小禧的心情:思念父母、不再那么忧伤(3)图画的发现预设1:整个画面的色彩开始变成黄色。预设2:小黑狗一直陪伴在小禧身边。(4)师小结:分离会让人忧伤,但小孩子天性爱玩且想象丰富。你看,小禧正在雪地上琢磨着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脚印,在想象中与他们一起散步呢。3.小组汇报第3-4处脚印(1)脚印的描写(2)小禧的心情:暗自庆幸、望着脚印发呆、担忧脚印变浅(3)图画的发现预设1:在这样的小村子里,村民之间是那么的和睦友善,就像一家人。预设2:图画中的村民都是老人,说明这个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可不只小禧一个。(4)师引导:人们祈盼瑞雪兆丰年,可小禧生怕脚印被盖住!然而冬去春来,天气变暖,冰雪融化,脚印变浅。这样小小的变化,小禧都能留意到,说明什么?(小禧经常看望脚印,一直守护着脚印。)(5)师小结:这得多深的思念啊!小禧一直守望着爸爸妈妈的脚印,这让小禧牵肠挂肚,也让我们心之所系。4.小组汇报第5-6处脚印(1)脚印的描写(2)小禧的心情:播种希望、盼望父母早归(3)图画的发现预设1:小禧在播种野菊种子时特别认真,特别虔诚。预设2:野菊种子发芽了,脚印里长满了新绿。(4)师引导:脚印虽消失,但种子已播种,石子已标记,小禧坐在玉米垛上,望着远去的石子,望着更远的沈阳。你体会到什么了?(小禧特别思念父母,想让爸爸妈妈早日回来。)(5)师小结:是呀,这石子是思念,这种子是盼望。在小禧日复一日的精心呵护下,种子渐渐发芽,也为脚印增添了一抹嫩绿。5.小组汇报第7处脚印师:看似一切是那么顺利,看似希望在渐渐迫近,然而发生了什么?(1)脚印的描写(2)小禧的心情:绝望(3)图画的发现预设1:画面的色彩变成灰色的了。预设2:小禧在不顾一切地救火。(4)师引导:有没有留意到这一页图画中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色彩变成灰色的了。)(5)师小结:大片的灰色背景、黑色的人物剪影、火光映红的天空,这一切都令人感到无比压抑。这样的色调,也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小禧的痛苦和绝望。6.小组汇报第8-9处脚印师:小禧沉浸在自己的痛苦和绝望中不可自拔。幸好,他身边还有关爱他的爷爷,老人家又以自己的方式为小禧种下了希望。我们接着分享第8-9处。(1)脚印的描写(2)小禧的心情:从痛苦和绝望到感动和喜悦(3)图画的发现预设1:图画中的绿色增多了,还开出了紫色的花朵,绿色象征着新生和希望。预设2:爷爷帮助小禧一起守护“脚印”。(4)师引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不,“脚印”又长出来了,那小禧可有等来他一直所盼望的?(有,等来了他的父母)(5)师小结:小禧等来的是长出的新绿,等来的是野菊的花蕾,等来的是重生的“脚印”,等来的是小客车上那一对熟悉的身影。【设计意图:由学生迁移所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图画,绘制并展示思维导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四、悟读绘本,懂得“守护脚印,播种希望”的道理1.结合图画,交流汇报师:小禧等来了父母,他像风一样朝北坡飞去。观察这几页的图画,我们一起看看北坡都有了哪些新变化?生:我们看到了郁郁葱葱的北坡,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春色,看到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看到了蒲公英在空中飞舞,还看到了狐狸家族在奔跑跳跃……2.总结升华,懂得道理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原本已经放弃希望的小禧看到这样的变化时,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1:如果沉浸在痛苦中,就会错过很多美丽的风景,我应该振作起来。预设2:爷爷和小黑狗一直陪伴着我,我要珍惜身边的美好,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师总结:小禧守护的这份思念与希望,跟野菊花一样,最终都得到了绽放。同学们,如果你也有一份期待,一种坚持,希望你遇到再多困难,也不要轻言放弃。只要我们坚定地守护,耐心地等待,努力地前行,希望总会在前方。【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小禧的想法,懂得“守护脚印,播种希望”的道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五、推荐阅读,迁移方法推荐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关注“空巢老人”群体,尝试自制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设计意图:迁移学习方法,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其他绘本阅读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