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绘本阅读 教学设计 夏日的一天:可以闻到夏天的味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绘本阅读 教学设计 夏日的一天:可以闻到夏天的味道!

资源简介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绘本阅读 教学设计 夏日的一天:可以闻到夏天的味道!
0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口头表达( 即口语交际) 能力和书面表达( 针对中低年级也就是写话) 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说会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随着儿童文学的新样式——图画书的不断引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它在审美、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功能。图画书也逐渐进入学校教育的视野,作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的素材,成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新的生长点。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语感情景,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为进行语言训练创设最佳条件。在一步步的品读当中,提高学生的合作、辩证、想象与表达能力。
02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日本的绘本大家秦好史郎历时四年创作的绘本,带有鲜明的日本绘画特色,其中文字不多,一眨眼的工夫就能读完。可是,如果满满地去品味图画和故事,每一个人都会想起自己熟悉的“夏天的声音”、“夏天的气味”和“夏天的空气”。故事中小男孩勇敢奔跑,先后经历了很多地方,最后以小男孩捉到大锹甲回家路上的场景结束,引发无限的想象。画面充满感染力,画面背后蕴藏着深刻的话语对白。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素养,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辩证思维,并对于此类昆虫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浓厚的兴趣。但读图和文字补白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对于绘本中角色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
0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 通过阅读文本,提取地点,叙述主要故事内容;
2. 通过看封面猜想故事情节,进行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3. 通过师生共读,结合图片,体会小男孩的内心活动变化;
4. 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04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情景联想
1.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听一段音乐,请你仔细听一听这有哪些小动物的声音?
预设:青蛙、鸟、蛐蛐
2.那这是什么季节的声音?
预设:夏天
3.听到这些声音,你想起了关于夏天的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集中学生注意力,并促进学生回忆夏天,将学生带入夏日的情境中,初步感受夏日的美好,引出课题】
二、精读绘本 景中悟情
(一)初读文本
1.猜封面:
今天有一个特别喜爱夏天的小男孩来与大家分享他的一天,我们快来看,这是小男孩在做什么?请你猜一猜。
2.真的是这样吗?那请你快翻开书看一看吧!小男孩到底去做了什么?
反馈预设:小男孩要去捉大锹甲,最终捉到了大锹甲。【板书:捉大锹甲】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封面,提取有效信息,训练表达与合理猜想能力,并通过猜想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再读提取
1.小男孩为了捉到大锹甲,跑过了哪些地方?请小组同学合作找一找,并写在白板上。
小组反馈,并进行展示分享。
2.小男孩怎样去的山谷?累不累?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文本,提取地点,叙述主要故事内容,并感知自然界的美好,值得我们去探索。】
(三)师生共读
小男孩终于见到了大锹甲,他是怎样捉到的呢?请小组合作说一说,讲一讲,演一演。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读,观察图片,进行图片的补白,并试着通过演一演、讲一讲的小组合作形式,帮助彼此发现更多细节,深入体会小男孩的内心活动变化。】
三、总结探究 情景交融
讨论“多酷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
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辩证理解文本,产生对自我的认可,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为真正理解文本提供多元空间。】
四、任务布置 再创情境
那小男孩这么辛苦捉到大锹甲,他带回去会做什么呢?请你回家后搜集相关资料,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说一说。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任务,通过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与绘本故事结合,为绘本续写内容。】
0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五慧标准评价:(采用师评、生生互评、自评等多种方式)
慧耳星——耳朵灵 善倾听;
慧眼星——眼睛亮 细观察;
慧脑星——勤思考 会提问;
慧手星——巧动手 敢实践;
慧说星——大声说 会表达;
办法:得到其中任意两枚可以得到一颗学习星。按照原则进行发放:每节课发放学习星数量——10人以下每节课奖励2颗学习星,11-20人每节课奖励3—4颗学习星,21—30人每节课奖励5—6颗学习星,31-36人每节课奖励6—7颗学习星。
06
本教学设计
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本节课采用五慧评价引领,促进学生积极表达,在学生困难处激励,使学生多感官感受课堂。
2.联系我校昆虫系列探究课程,使知识进行横向拓展延伸,依据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想象。
3.学生经过初读引导,能联系实际深入其境,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位学生自主表达。
接下来说一说我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首先,绘本解读。这是日本的绘本大家秦好史郎历时四年创作的绘本,带有鲜明的日本绘画特色,其中文字不多,一眨眼的工夫就能读完。可是,如果满满地去品味图画和故事,每一个人都会想去自己熟悉的“夏天的声音”、“夏天的气味”和“夏天的空气”。故事中小男孩勇敢奔跑,先后经历了很多地方,最后以小男孩捉到大锹甲回家路上的场景结束,引发无限的想象。画面充满感染力,画面背后蕴藏着深刻的话语对白。
其次说学情。我校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有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素养,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和辩证思维,并对于此类昆虫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浓厚的兴趣。但读图和文字补白表达能力需要提高,对于绘本中角色的理解需要教师引导。
因此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文本,提取地点,叙述主要故事内容;
2. 通过看封面猜想故事情节,进行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3. 通过师生共读,结合图片,体会小男孩的内心活动变化;
4. 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