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8单元词句段运用专项精练(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8单元词句段运用专项精练(无答案)

资源简介

五年级下册1-8单元
词句段运用专项精练
第1单元
考点1:将一个情景的特点写清楚。P15
经典题目
1.读下面的句子,想想这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字把情景写清楚的,然后仿照例句,选一个字照样子写一写。
忙 冷 吵 静 快 辣
例句:热——八月,天真热。鸡热得耷拉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叫个不停。
2.此刻,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吓得弟弟赶紧捂住了耳朵,吓得
吓得 。(补充人或动物的表现,体现风雨雷电的可怕。)
3.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1)学一学 这句话写太阳光芒四射的情景,通过写 、 、 、的表现突出了“ ”的特点。列举多个事物的感受和表现,可以将一种情景的特点写清楚。
(2)写一写 下面的汉字一定唤醒了你吃烧烤时的生活体验,请任选一个汉字,展开想象,仿照上面的句子描述这一情景。
吵 香 辣 忙 烫 爽
我选( ):
考点2:理解对比手法并能正确运用。P16
经典题目
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春天的风柔和温暖,冬天的风凛冽刺骨。
B.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C.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D.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麻雀全身灰灰的,不像画眉那样漂亮。
B.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有的像绵羊,有的像小鸟。
C.老师在生活上对待学生很温柔,可在学习上对待学生却很严厉。
D.紫罗兰没有牡丹的华贵,但它的素雅让人迷醉。
3.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使想要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请你照样子,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突出妈妈做的饭菜很美味)
4.阅读资料你读出青松怎样的品质?仿照例句,用对比手法表现“青松”这一品质。
资料: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例句: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5.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游览过风光秀丽的漓江,但它们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我心爱的家乡的小河,那清澈的河水满载着我的童年回忆。
(1)对比阅读两段话,补全下面的表格。
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对比的事物数量不同:与家乡小河对比的事物有 、 、 ,与姑爹的小渔船对比的只有 用“√”勾选:为了使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两段话都运用了(衬托 夸张)的写法进行强调
★表达的情感不同:段强调“我”对姑爹的小渔船的 ,段强调“我”对家乡小河的 和对童年的
(2)请你仿照上面的写法,写一句话来强调某种感情。
第2单元
考点3:猜测词语大致意思。P37~38
经典题目
1.以下关于古典名著阅读方法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
B.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必须查字典或者网络查询解决。
C.借助资料了解古典名著的历史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
D.影视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典名著。
2.如何阅读古典名著呢?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阅读名著时,遇到不懂的语句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猜测语句的意思。
B.阅读名著时,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表示古代事物名称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只要懂得大概意思(属于哪一类事物)即可。
C.阅读名著时,只需要把故事读通顺就行,不用理解文字的含义。
3.下列读书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人物众多的古典名著,梳理人物关系图是个好方法。
B.在阅读四大名著时,如果遇到比较难理解的词,必须反复琢磨,弄懂为止。
C.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D.阅读时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感兴趣的地方写写批注。
4.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联系句子中店主人的行为想象画面,可以猜出“筛一碗酒”的意思是:
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了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1)运用多种方法猜测下面词语的意思。
洒家:
鲜血迸流:
破落户:
6.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对唐僧说:“我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正在这时,悟空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假尸首,举起金箍棒就打。
联系上下文可以猜测,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大致是:
考点4:根据描写猜测名著人物。P38
经典题目
1.你一定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请根据下列特点描写,写出相对应人物名字。
  特点描写 人物名字
1 仁德的,爱民如子的,特别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 刘备
2 莽撞的,粗中有细的,嗓门挺大的,睡觉是睁眼的
3 体弱的,心地善良的,多愁善感的,葬花是动情的
4 懒惰的,体型肥大的,爱占便宜的,西瓜是偷吃的
5 正直的,武艺高强的,大碗喝酒的,打虎是徒手的
2.根据描写,猜猜写的是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写一写。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3.五(3)班根据《红楼梦》编了一个剧本,剧本写好了,却在选林黛玉这个主角时产生了分歧。导演想选小星,编剧想选小丽,下面是两人的资料,你认为应该选谁?
我想选 ,她的优势是
4.语文老师展示了下面的名著卡片,请你读一读,完成下列题目。
(1)【理解词义】名著卡片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酒保:服务员 B.投军:投降 C.斟酒:倒酒 D.叩:询问
(2)【猜猜人物】根据画线部分猜测,此人是( )。
A.张飞 B.晁盖 C.关羽 D.吴用
考点5:体会人物内心。P66
经典题目
1.读下面的句子,从人物描写中体会人物心情,再选词填空。
(1)“不会。”我只好照实回答。   
(2)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   
(3)“记住了!”我连忙答应。   
2.下列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请你写在横线上。
(1)“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2)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3)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4)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3.阅读文字,完成练习。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是对孙中山的   描写,表现了孙中山   的品质。
4.读下面句子,最能体会到人物内心激动的一项是(  )
A.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B.外祖父说:“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C.只见刷子李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都啪地一响。
5.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内心,下列体会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斥完母亲,外祖父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表现了外祖父对墨梅图的无比珍爱。
B.“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表现了毛主席内心十分悲痛。
C.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表现了刘伯承很在乎手术的刀数。
D.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表现了沃克对刘伯承的敬佩。
6.从以下四种情景中选择一种情景写一段话,表现人物的内心。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 不期而遇
7.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仿照上面句子的写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希望落空、愿望实现、等待考试结果
8.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体会人物的内心,再从所给的三种情景中选择一种,照样子写一写。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一个期待落空了 要打预防针了 期末考试开始了
9.仿照例句,从“期待落空、得到心爱的礼物、困难忽然化解了”等情景中,选择一种,写岀人物的内心。
例:
①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②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考点6:体会人物不同时刻的表现。P67
经典题目
1.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表达效果,照样子写一句。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她擦了一次又一次。
2.下面的句子写出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其表达效果,照样子写一写。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怀,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表达效果:   
仿写句子: 
3.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先体会表达效果,再照样子写句子。
例:赛场上,一向自信沉着的龙一鸣,这次却双腿颤抖,手心不住地出汗,连忙深呼吸来平复心情。
考点7:学习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初试身手P77)
经典题目
1.同样的劳动,每个人干活的风格大有不同,请你根据一个熟悉的人干某个活的特点,对他(她)的动作进行描写。
2.写作时需要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请选用恰当的事例来表现你的一位家人的特点。
家庭成员 人物特点 典型事例
爷爷 手巧 用几根高粱秆、竹片,以及几张我的国画习作,不到半天就做出了一个花灯,四周还缀有纸花,漂亮极了
考点8:通过组词理解文言文单音节。P90
经典题目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是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弗能应也 呼应
C.冀复得兔 希冀
D.同世而立 树立
2.照样子,用组词的方式解释加点字。
问其故(缘故)
溺而不返( )
守株待兔( )
诲人不倦( )
考点9:结合事例,把自己时间很快或者很慢的内心体验写下来。P91
经典题目
1.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你有过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或特别慢的体验吗?请你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感受,选择下面的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①等待比赛成绩揭晓②网购了喜欢的玩具③和好朋友一起玩闯关游戏
我选择情景    (填序号): 
2.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选择一种体验写一写。
从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到2023年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几十年白驹过隙,一代一代的航天人逐梦太空,探索不止。(时间过得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处,与飞船产生了强烈共振,那26秒对于杨利伟来说却是太漫长了,五脏六腑都要被震碎了。(因为 ,杨利伟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写一写:
考点10:病句相关知识点。P91
经典题目
1.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2)温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舒服极了。
(3)商场里有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玩具。
2.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狐狸捧着肚子,竭力尽量忍着不笑出声来。
(2)课堂上,同学们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强烈的讨论。
(3)我的同桌王小亮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李老师打份得很漂亮。
(2)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3)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4)下课了,同学们高兴地、兴高采烈地跑出教室。
4.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这本书带领我们走进奇妙的童化王国。
(2)同学们来到郊外,看到了怡人的春色,悦耳的鸟鸣。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
5.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我上街买了钢笔、尺子和学习用品。
(2)地震可以震坏我们的房屋、猪圈和各种财产,但震不倒我们的意志。
(3)出席这次大会的有领导和基层员工,还有不少女同志。
(4)这家羽毛球馆可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羽毛球、球拍、球网、球鞋、水壶等羽毛球器材。
6.修改病句,选出病因分析和修改都不正确的一项(  )
A.我们要勇于改正和承认错误。“改正”和“承认”词序混淆,应该改成:我们要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B.我断定他大概就是胡老师。“断定”和“大概”自相矛盾,应该改成:我断定他是胡老师。
C.从巴塞罗那回来,写了一本书——《巴塞罗那之夏》。句子成分残缺,应该改为:从巴塞罗那回来,我写了一本——《巴塞罗那之夏》。
D.李平的学习成绩大大增加。这个句子没有毛病,意思表达完整、清楚,不必修改。
7.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将“增强”改为“增加”
B.今年秋天,近40天左右的阴雨天气一直困扰着哈尔滨市民。删掉“近”或“左右”
C.电影《封神》以其盛大的场景,震撼人心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印象深刻。将“印象”与“深刻”互换位置
D.发朋友圈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在句末加上“的心态”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数家长已严格控制并很重视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却没有很好地监管孩子阅读书写的姿势与时间。(将“很重视”与“严格控制”互调位置)
B.“粤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C.随着歼20、歼10C等新型战机在电影《长空之王》中震撼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主力武器的姿态。(把“让”去掉)
D.每到夏季,学校都会反复向学生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去游泳。(将“独自”或“一人”删除一个)
考点11:体会并能正确运用动静态描写方法。P105
经典题目
1.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
(1)在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   
(2)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    
(3)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   
(4)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   
2.按要求作答。
诗句“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描写潮起时的   (静态 动态)画面,诗句“返景入深林,   ”描写了深林幽静的   (静态 动态)画面,动静结合,是描写景物的好方法。
3.“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描写转入动态描写,静中有动,让景物充满了活力。
B.由动态转入静态描写,动中有静,把景物写活。
C.静态描写,写出月夜的美丽。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威尼斯的小艇》中,作者重点写了小艇的动态美。
B.“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写牧场宁静的同时又写了汽笛声,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
C.《金字塔》中的两篇短文运用了不同的方式来介绍金字塔,但重点相同。
D.“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在文中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5.下列句子,表达效果说法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以动衬静 D.以静衬动
6.从描写方式上看,《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主要属于(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动静结合 D.以上都不是
7.下列关于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和动态描写说法有误的一项(  )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从静态写出大榕树枝繁叶茂。
B.“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从动态写出热闹。
C.“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让天空活了起来。
D.读《鸟的天堂》中静态和动态的句子,语气和节奏没有变化,因表达的情感都是喜欢,应用同样的语气和节奏。
8.写片段。
题目:放学后的校园
要求:①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②不得使用真实姓名。
9.请从下面几个情景中选择一个,展开想象,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把情景写具体。
云低雾浓 古木葱茏 乘风破浪 晴雪初霁
考点12:围绕一种颜色描绘一个画面。P105
经典题目
1.小星在冬日来到首都北京,大雪不期而至,请你运用从课文学到的方法,帮她记录雪后故宫的美景。
考点13:运用把事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事物的方法来描写情景。P117
经典题目
1.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选择一种情景写句子。
例: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缘、穿行。
孩子来到游乐园 风筝在天空飘荡
2.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再选择一个情景写一写。
①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②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缘、穿行。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列车在山间奔驰 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 游子回到家乡
考点14:学习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P117
经典题目
1.用上先概括后举例的方式,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做家务”的想法。
2.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运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一段话。)
小狗睡觉的姿势   。
比如,    。
3.仿照下面先概括后举例的表达方法,任选一个话题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
家乡的环境越来越优美 家乡的市民越来越文明
4.读语段填空,再仿写一段话。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叫他揿电铃。
这段话先概括写大拇指   ,然后再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我也会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写一段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