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公民基本权利》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3.1公民基本权利并且让学生圈画知识点。 教师巡视。查学生对着课本知识点做思维导图并且给予评价。 指导学生做同步训练 课前预习和当堂训练并且完成群学活动的的材料
教材 分 析 本节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本课要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道德修养: 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法治观念: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健全人格: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责任意识:逐步增强权利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难点: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教师: 展示图片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总结出公民的基本权利。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体会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由教师的点拨顺势导入新课。
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教师展示“90后”选民首次行使投票权的材料,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的条件和公民行使选举权的意义。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问题,个别提问回答。 问题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问题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 运用选举权案例的材料,对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公民享有选举权的条件和行使选举权的意义。
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教师展示几幅关于政治自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自由,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公民的政治自由和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问题,集体回答。 问题:◆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政治自由的图片,由浅入深,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自由。
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教师展示漫画图片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我国公民监督权的内容和行使监督权应该注意的事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②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学生认真听讲思考问题何讨论,个别提问回答 问题1:◆漫画中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问题2:◆我们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关于漫画图片的材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解图的能力,让学生更加通过分析漫画总结出我国公民监督权的内容和行使监督权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学环节 (五) 师生活动 教师先后展示一名在北京站偷手机的男子被北京铁路警方刑事拘留和物质文化生活图片的材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归纳财产权的内容和重要性。 学生认真思考并讨论问题,个人回答。 问题:◆材料中偷手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最终理解财产权的内容和重要性。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