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辅导讲义:11.1杠杆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暑假辅导讲义:11.1杠杆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11.1 杠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月______日 等第___________
【知识讲解】
一、杠杆
1、杠杆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将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硬:表示形变很小的意思
棒:形状不限,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2、杠杆的五大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图中的O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2
注意:
①作用点:动力、阻力的受力物体均为杠杆,因此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②方向: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可以使杠杆朝相反的方向转动;
③力的作用线:在力的示意图中,用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线就是线段所在的直线;
3、力臂的画法
①力臂: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它的作法是:过支点O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长就是力臂。当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O时,力臂为零。
②画法:一找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定距(力臂的长)。
典型例题:手机自拍已成一种时尚。如图所示是使用自拍杆辅助手机进行自拍时的示意图,将自拍杆看作一个轻质杠杆,O点是支点。请在图中画出:
(1)施加在A点最小的动力F1(2)力F2的力臂L2
【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动力的力臂最大时,动力是最小的。
【解答】解:当AO之间的连线作为力臂时,力臂是最大的,此时的动力最小;力F2是由重力产生的,故阻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O点做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力臂。
故答案为:如上图。
【点评】力臂的画法:①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或做缓慢地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①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从杠杆上方便地读出或测量出力臂,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其力臂与杠杆是重合的,可在带有刻度的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长度,便于实验操作;
②实验时,我们一般选取杠杆的中央位置作为杠杆的支点,杠杆的支点通过杠杆的重心,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量对实验结论的影响,不影响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F1l1=F2l2
上面的式子被称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的。注意:力的单位用N,力臂的单位只要统一就可以了。
典型例题: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___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解析】【解答】解:(1)如图,杠杆的右端上翘,所以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设一个钩码为G,一格的长度为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4G×2L=2G×nL,解得:n=4,故应该将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4﹣3=1格;(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产生影响且力臂不在杠杆上,不便于测量力臂,不便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但可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①③正确,故选B.
【答案】(1)右;(2)1;(3)B.
【分析】(1)调节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这时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且便于测量力臂。
三、杠杆原理的应用
1、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
特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费距离。
实例:撬棒、铡刀、瓶起子、扳手
(2)费力杠杆
特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省距离。
实例:镊子、理发剪刀、筷子、笤帚、船桨、钓鱼竿等
(3)等臂杠杆
特点: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实例:天平
典型例题:如图的常见器具都应用了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托盘天平 B.独轮车 C.筷子 D.船桨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
A、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B、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巩固练习】
1.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
2.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cm,阻力臂是30cm,当用60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N的物体.
3.某杠杆匀速提起重物,动力等于重力的四分之三,这个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_______.
4.一根重为1000 N的均匀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微微抬起它的一端所需的最小作用力是______N.
5.如右图所示,AB是一根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甲、乙两个物体,杠杆平衡.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1.5 kg,乙物体的质量为4.5 kg,AB长2m,则支点O应距A点_______m.
6.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_杠杆.
7.如图所示,用一个小小的弹簧秤,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他用了一根10m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秤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9.54 m和0.06 m,若弹簧秤指示着20 kg的重量,则大象和铁笼共重约_______t.
8.用剪刀剪东西时,如果用剪刀的尖部去剪就不易剪断,而改用剪刀中部去剪就容易些,这是因为( )
A.增大了动力  B.减小了阻力  C.减小了阻力臂  D.增大了动力臂
9.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上放两支蜡烛(粗细忽略不计),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直尺AB将( )   
A.始终保持平衡   B.蜡烛燃烧过程中A端逐渐上升,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恢复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A端逐渐下降 D.不能保持平衡,B端逐渐下降
10.有一架不等臂天平,把物体放在左盘测得m1=350 g,放在右盘测得质量,m2=360 g,则物体的质量是 ( )
A.710 g B.10 g C.355 g D.300 g
11.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20 N及30 N的重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使两端都减少5 N,则(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13.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4.同学们利用杠杆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每个钩码质量均相等,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3个钩码,需在B处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之后在A、B两处各增加1个钩码,杠杆将_______________(选填“不动”、“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
(2)图丙所示,小南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他的操作不便于测量______的大小。
(3)图丁所示,小南在A、C两处分别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此天平是利用_________杠杆原理制作而成。
15.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16.在左下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O为支点).
17.有一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右上图所示,靠在台阶边,为了使它滚上这个台阶,在圆柱体边缘上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施力才能用最小的力使圆柱体刚好离开地面 在图上标出这一点,并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18.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 kg的铁球放在不计重力的木板OB上的A处,木板左端O处可自由转动,在B处用力F竖直向上抬着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长1 m,AB长20 cm,求F的大小.
19. 一根长2.2 m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 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0 N的力,求:
(1)木料重多少?(2)木料重心的位置.
参考答案:
F1L1=F2L2;几分之一;  2. 200; 3. 4∶3;   4.500; 5.1.5;
6.C;B;省力; 7. 3.18; 8.C; 9.A; 10.C; 11.B; 12.C; 13.C;
14.右;4 ;逆时针旋转;力臂;等臂; 15.如图所示; 16-17.如图所示;
18. 78.4 N;   19.(1)1100 N (2)距细端1.36 m11.1 杠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月______日 等第___________
【知识讲解】
一、杠杆
1、杠杆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将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硬:表示形变很小的意思
棒:形状不限,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2、杠杆的五大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图中的O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2
注意:
①作用点:动力、阻力的受力物体均为杠杆,因此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②方向: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可以使杠杆朝相反的方向转动;
③力的作用线:在力的示意图中,用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线就是线段所在的直线;
3、力臂的画法
①力臂:即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它的作法是:过支点O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线段长就是力臂。当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O时,力臂为零。
②画法:一找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定距(力臂的长)。
典型例题:手机自拍已成一种时尚。如图所示是使用
自拍杆辅助手机进行自拍时的示意图,将自拍杆看作
一个轻质杠杆,O点是支点。请在图中画出:
(1)施加在A点最小的动力F1
(2)力F2的力臂L2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或做缓慢地匀速
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①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从杠杆上方便地读出或测量出力臂,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其力臂与杠杆是重合的,可在带有刻度的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长度,便于实验操作;
②实验时,我们一般选取杠杆的中央位置作为杠杆的支点,杠杆的支点通过杠杆的重心,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量对实验结论的影响,不影响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字母表示可以写成:F1l1=F2l2
上面的式子被称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的。注意:力的单位用N,力臂的单位只要统一就可以了。
典型例题: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________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三、杠杆原理的应用
1、杠杆的分类
(1)省力杠杆
特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省力费距离。
实例:撬棒、铡刀、瓶起子、扳手
(2)费力杠杆
特点: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费力省距离。
实例:镊子、理发剪刀、筷子、笤帚、船桨、钓鱼竿等
(3)等臂杠杆
特点: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实例:天平
典型例题:如图的常见器具都应用了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托盘天平 B.独轮车 C.筷子 D.船桨
【巩固练习】
1.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
2.如果使用撬棒的动力臂是100cm,阻力臂是30cm,当用60N的动力时,能撬动重______N的物体.
3.某杠杆匀速提起重物,动力等于重力的四分之三,这个杠杆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_______.
4.一根重为1000 N的均匀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微微抬起它的一端所需的最小作用力是______N.
5.如右图所示,AB是一根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甲、乙两个物体,杠杆平衡.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1.5 kg,乙物体的质量为4.5 kg,AB长2m,则支点O应距A点_______m.
6.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视为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此时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__杠杆.
7.如图所示,用一个小小的弹簧秤,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他用了一根10m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秤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9.54 m和0.06 m,若弹簧秤指示着20 kg的重量,则大象和铁笼共重约_______t.
8.用剪刀剪东西时,如果用剪刀的尖部去剪就不易剪断,而改用剪刀中部去剪就容易些,这是因为( )
A.增大了动力  B.减小了阻力  C.减小了阻力臂  D.增大了动力臂
9.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上放两支蜡烛(粗细忽略不计),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直尺AB将( )   
A.始终保持平衡   B.蜡烛燃烧过程中A端逐渐上升,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恢复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A端逐渐下降 D.不能保持平衡,B端逐渐下降
10.有一架不等臂天平,把物体放在左盘测得m1=350 g,放在右盘测得质量,m2=360 g,则物体的质量是 ( )
A.710 g B.10 g C.355 g D.300 g
11.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20 N及30 N的重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使两端都减少5 N,则(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 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
13.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14.同学们利用杠杆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每个钩码质量均相等,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3个钩码,需在B处挂__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之后在A、B两处各增加1个钩码,杠杆将_______________(选填“不动”、“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
(2)图丙所示,小南将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他的操作不便于测量______的大小。
(3)图丁所示,小南在A、C两处分别挂等重的载物盘制作了一个天平,此天平是利用_________杠杆原理制作而成。
15.如图所示,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16.在左下图中画出杠杆平衡时作用在B点最小的力和这个力的力臂(O为支点).
17.有一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右上图所示,靠在台阶边,为了使它滚上这个台阶,在圆柱体边缘上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施力才能用最小的力使圆柱体刚好离开地面 在图上标出这一点,并画出此力的方向和力臂.
18.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 kg的铁球放在不计重力的木板OB上的A处,木板左端O处可自由转动,在B处用力F竖直向上抬着木板,使其保持水平,已知木板长1 m,AB长20 cm,求F的大小.
19. 一根长2.2 m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料,一端放在地面上,抬起它的粗端要用680 N的力;若粗端放在地上,抬起它的另一端时需要用420 N的力,求:
(1)木料重多少?(2)木料重心的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