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三年级科学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我会选(一):本题共10分。每小题列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
1. 土壤肥沃程度主要取决于( )含量的多少。
A 黏土 B. 水 C. 腐殖质
2. 各种矿物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制作豆腐时通常会用到( )。
A 石英 B. 石膏 C. 石墨
3. ( )享有“纸寿千年”之美誉
A. 牛皮纸 B. 宣纸 C. 瓦楞纸
4. 下列材料中,不同类的是( )。
A. 水泥 B. 棉花 C. 沙子
5. 新装的房子里甲醛超标,对我们的身体不好,这些甲醛不可能来自于( )。
A. 新装修木地板 B. 新加装的洗脸盆 C. 新买的绿色植物
6. 夏天自行车轮胎不能冲太多气是因为防止( )受热膨胀,导致爆胎。
A. 轮胎 B. 轮胎中的空气 C. 轮毂
7. 一粒种子能不能发芽就是看它的( )是不是健康的。
A 种皮 B. 胚 C. 子叶
8. 沙漠植物仙人掌的刺是它的( )。
A. 根 B. 茎 C. 叶
9. 蚕在第( )次蜕皮后,身体变得透明,开始吐丝结茧。
A. 2 B. 3 C. 4
10. 通常人们利用( )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
A. 百叶箱 B. 雨量器 C. 风向标
二、我会选(二):本题共10分。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
11. 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含沙量最少的是( ),小麦适宜种植在( )中。
①沙质土 ②黏质土 ③ 壤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12. 植物繁殖后代的办法多种多样,落地生根靠的是( ),在花园里种花靠的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靠的是( )。
①根 ②茎 ③叶 ④种子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④① D. ③①②
13. “中国天眼”的工程师是( ),京张铁路的工程师是(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程师是( ),赵州桥的工程师是( )。
①李冰父子 ②李春 ③詹天佑 ④南仁东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二、我会判断:本小题10分,正确在括号内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
14.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矿产资源。( )
15. 使用农药和化肥对植物的生长有好处,对环境也没有什么坏处。( )
16. 人们将普通玻璃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后,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会变高。( )
17. 小麦磨成面粉有新的物质生成。( )
18. 当温度降到 0℃及以下时会结冰,体积变大,所以水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9. 有些水禽把巢建在水面上,很容易被水冲走一点也不安全。( )
20. 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善待环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
21. 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能说话的就是生物。( ))
22. 操场上的国旗往北飘扬,说明刮的是北风。( )
23. 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这是描述的当地天气变化。( )
三、科学实验:本小题共10分,每空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24. 在探究温度计秘密的实验过程中,通常会将烧瓶里的水染成红色,是为了________,放入热水中,液柱会________,放入冷水中,液柱会________,实验现象说明液体具有________。
25. 在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现在两个相同盘子里放入相等数量的种子,第一个盘中的种子放置在________,第二个盘中的种子放置在________,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________,这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实验。
26. 仔细观察下图实验操作,这是验证________中成分的实验,通过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杯底的沉淀物分成了________层。
四、科学阅读:本题共10分,每空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丝绸文化是人们在丝绸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丝绸文化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延伸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丝绸对促进人类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有多条,主要由以下三条:
北方丝绸之路形成时间早、覆盖范围广、沟通国家多、影响力较大。随着汉武帝的西进政策而成为通途大道。汉武帝于建元三年派张骞率领百余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取道陇西,通往西域。随后张骞的多次出使,使以丝绸为代表的丝绸文化以及中华文明迅速向西传播,直达罗马帝国,北方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成为沟通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欧洲和中国的一座桥梁。
后改乘船舶,一直延伸到欧洲的罗马帝国。这条丝绸之路始于何时尚待考证,史料记载汉武帝元符元年,张骞出使大夏后建议开通这条四川到印度的西南丝路。中国大量的蜀锦就是从这条丝绸之路输出。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行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和阿拉伯地区。其发展到清初达到极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东方的朝鲜、日本等国、在地理位置上距离中国最近,丝绸文化的发展与回流都要早于其他国家。其特点与中国的丝绸文化极其相近。这些国家的丝绸文化中,日本的丝绸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仔细阅读以上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27. 人们在_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就是我们常说的丝绸文化。
28. 丝绸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有多条,主要的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3条。
29. 张骞算的上是中国国代丝绸之路的“代言人”,他率领使团从_________出发,取道_________,通往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三年级科学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我会选(一):本题共10分。每小题列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
1. 土壤肥沃程度主要取决于( )含量的多少。
A. 黏土 B. 水 C. 腐殖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层土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2. 各种矿物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制作豆腐时通常会用到( )。
A. 石英 B. 石膏 C. 石墨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岩石和矿物的性质和特点可推知它们的用途。石膏易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凝聚效果的物质,可以用来点豆腐。
3. ( )享有“纸寿千年”之美誉。
A. 牛皮纸 B. 宣纸 C. 瓦楞纸
【答案】B
【解析】
【详解】 宣纸的着墨较好,通常用做书画用纸等。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4. 下列材料中,不同类的是( )。
A. 水泥 B. 棉花 C. 沙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棉花、沙子、木材和石料等,属于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水泥、纸、铁、玻璃、塑料等,属于人造材料。A符合题意。
5. 新装的房子里甲醛超标,对我们的身体不好,这些甲醛不可能来自于( )。
A. 新装修的木地板 B. 新加装的洗脸盆 C. 新买的绿色植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装饰、装修材料中常含有甲醛。甲醛含量超标时,人们一般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感觉不舒服。新装的房子里甲醛超标,对我们的身体不好,这些甲醛有可能来自于新装修的木地板和新加装的洗脸盆。新买的绿色植物不可能有甲醛。
6. 夏天自行车轮胎不能冲太多气是因为防止( )受热膨胀,导致爆胎。
A. 轮胎 B. 轮胎中的空气 C. 轮毂
【答案】B
【解析】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天自行车轮胎不能冲太多气是因为防止轮胎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爆胎。
7. 一粒种子能不能发芽就是看它的( )是不是健康的。
A. 种皮 B. 胚 C. 子叶
【答案】B
【解析】
【详解】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四部分,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一粒种子能不能发芽就是看它的胚是不是健康的。
8. 沙漠植物仙人掌的刺是它的( )。
A. 根 B. 茎 C. 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仙人掌身上的刺就是它的叶子。仙人掌是生长在干燥、炎热的大沙漠中的植物,为了能在沙漠中活下去,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刺,而且又尖硬,这样身体里的水分就跑不出去了。
9. 蚕在第( )次蜕皮后,身体变得透明,开始吐丝结茧。
A. 2 B. 3 C. 4
【答案】C
【解析】
【详解】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脱去旧皮之后,蚕的生长就进入到一个新的龄期,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4次。蜕皮前,蚕不吃食物,身体变得透明,开始吐丝结茧。
10. 通常人们利用( )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
A 百叶箱 B. 雨量器 C. 风向标
【答案】B
【解析】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B符合题意。
二、我会选(二):本题共10分。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里。
11. 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含沙量最少的是( ),小麦适宜种植在( )中。
①沙质土 ②黏质土 ③ 壤土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植物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土壤的可分为沙质土、粘质土和壤土。渗水能力最强的是沙质土,含沙量最少的是黏质土,小麦适宜种植在壤土中。
12. 植物繁殖后代的办法多种多样,落地生根靠的是( ),在花园里种花靠的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靠的是( )。
①根 ②茎 ③叶 ④种子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④① D. 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是用种子繁殖后代,在园艺和农业生产,人们利用植物可以通过根、茎或叶等器官直接产生新植株的性质帮它们繁殖。植物繁殖后代的办法多种多样,落地生根靠的是叶,在花园里种花靠的是种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靠的是根。C符合题意。
13. “中国天眼”的工程师是( ),京张铁路的工程师是(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程师是( ),赵州桥的工程师是( )。
①李冰父子 ②李春 ③詹天佑 ④南仁东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工程师的称谓,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学其中一个范畴持有专业性学位或相等工作经验的人士。南仁东是“中国天眼”的总工程师。京张铁路的工程师是詹天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工程师是李冰父子,赵州桥的工程师是李春。D符合题意。
二、我会判断:本小题10分,正确在括号内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
14.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矿产资源。( )
【答案】√
【解析】
【详解】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矿产资源。
15. 使用农药和化肥对植物的生长有好处,对环境也没有什么坏处。( )
【答案】×
【解析】
【详解】化肥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农业生产有好处也有坏处。化肥的利: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的弊:对农作物的损害和环境的污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6. 人们将普通玻璃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后,玻璃强度和安全性会变高。( )
【答案】√
【解析】
【详解】玻璃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玻璃分类:平板玻璃、磨砂玻璃、压花玻璃、夹丝玻璃、钢化玻璃。人们将普通玻璃利用特殊工艺制成钢化玻璃,以增加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
17. 小麦磨成面粉有新的物质生成。( )
【答案】×
【解析】
【详解】有些物体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但是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小麦磨成面粉的过程中,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8. 当温度降到 0℃及以下时会结冰,体积变大,所以水不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答案】×
【解析】
【详解】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冬天,当温度降到 0℃及以下时会结冰,体积变大。水在4度以上热胀冷缩。
19. 有些水禽把巢建在水面上,很容易被水冲走一点也不安全。( )
【答案】×
【解析】
【详解】水雉等水禽是建造水面浮巢的高手,利用羽毛和水草在水面建造起轻巧而又富有韧性的巢,这些巢大多附着在莲、芦苇等植物上,不容易被水冲走。题目说法错误。
20. 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善待环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类的生存依赖于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环境。所以善待环境就是善待我们自己。题目说法正确。
21. 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能说话的就是生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生物的特征包括生长、繁殖、应激和新陈代谢,其中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像植物、动物这样的生物一般有需要食物,能生长、死亡、呼吸,对刺激有反应等特征。能说话的不一定是生物,比如,机器人能说话,它是非生物,题目说法错误。
22. 操场上的国旗往北飘扬,说明刮的是北风。( )
【答案】×
【解析】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看到国旗往北飘,风向是国旗飘的反方向,应该是南风。
23. 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这是描述的当地天气变化。( )
【答案】×
【解析】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分布具有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春旱是对气候的描述。
三、科学实验:本小题共10分,每空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24. 在探究温度计秘密的实验过程中,通常会将烧瓶里的水染成红色,是为了________,放入热水中,液柱会________,放入冷水中,液柱会________,实验现象说明液体具有________。
【答案】 ①. 便于观察 ②. 上升 ③. 下降 ④. 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析】
【详解】一般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的,温度计受热,液泡中的液体体积膨胀,液柱上升;温度计遇冷,液泡中的液体体积收缩,液柱下降。在探究温度计秘密的实验过程中,通常会将烧瓶里的水染成红色,是为了便于观察,放入热水中,液柱会上升,放入冷水中,液柱会下降,实验现象说明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5. 在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现在两个相同盘子里放入相等数量的种子,第一个盘中的种子放置在________,第二个盘中的种子放置在________,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________,这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实验。
【答案】 ①. 有光地方 ②. 无光的地方 ③. 有光的环境下的种子发芽了 ④. 对比
【解析】
【详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比实验中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相同。在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我们现在两个相同盘子里放入相等数量的种子,第一个盘中的种子放置在有光的地方,第二个盘中的种子放置在无光的地方,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有光的环境下的种子发芽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
26. 仔细观察下图实验操作,这是验证________中成分的实验,通过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杯底的沉淀物分成了________层。
【答案】 ①. 土壤 ②. 两
【解析】
【详解】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仔细观察下图实验操作,这是验证土壤中成分的实验,通过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杯底的沉淀物分成了两层。最底层是沙砾,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
四、科学阅读:本题共10分,每空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丝绸文化是人们在丝绸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丝绸文化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延伸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丝绸对促进人类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有多条,主要由以下三条:
北方丝绸之路形成时间早、覆盖范围广、沟通国家多、影响力较大。随着汉武帝的西进政策而成为通途大道。汉武帝于建元三年派张骞率领百余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取道陇西,通往西域。随后张骞的多次出使,使以丝绸为代表的丝绸文化以及中华文明迅速向西传播,直达罗马帝国,北方丝绸之路逐渐形成,成为沟通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欧洲和中国的一座桥梁。
后改乘船舶,一直延伸到欧洲的罗马帝国。这条丝绸之路始于何时尚待考证,史料记载汉武帝元符元年,张骞出使大夏后建议开通这条四川到印度的西南丝路。中国大量的蜀锦就是从这条丝绸之路输出。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行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和阿拉伯地区。其发展到清初达到极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渠道。东方的朝鲜、日本等国、在地理位置上距离中国最近,丝绸文化的发展与回流都要早于其他国家。其特点与中国的丝绸文化极其相近。这些国家的丝绸文化中,日本的丝绸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仔细阅读以上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27. 人们在_________和_________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就是我们常说的丝绸文化。
28. 丝绸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有多条,主要的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3条。
29. 张骞算的上是中国国代丝绸之路的“代言人”,他率领使团从_________出发,取道_________,通往_________。
【答案】27. ①. 丝绸生产 ②. 生活实践 ③. 物质财富 ④. 精神财富
28. ①. 北方丝绸之路 ②. 南方丝绸之路 ③. 海上丝绸之路
29. ①. 长安 ②. 陇西 ③. 西域
【解析】
【分析】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的使者、商人开始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又把西亚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东西交通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27题详解】
根据题目第一段第一句可知丝绸文化是人们在丝绸生产和生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至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28题详解】
根据题目中第一段最后一句和剩下三段的开头句可知丝绸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有多条①北方丝绸之路形成时间早、覆盖范围广、沟通国家多、影响力较大②汉武帝元符元年,张骞出使大夏后建议开通这条四川到印度的西南丝路③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行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和阿拉伯地区。
【29题详解】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可知汉武帝于建元三年派张骞率领百余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取道陇西,通往西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